护理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探索

2016-03-14 21:14苏芳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训室管理系统基地

苏芳静,范 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护理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探索

苏芳静,范 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重视和突出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校将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进行了以下探索:建立护理实训基地信息化环境,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开发和应用实训教学管理系统。

护理实训基地;信息化;实训教学

重视和突出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1]。实训基地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重要场地,将其作为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是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要求[2]。我校将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软硬件建设,以适应社会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需求,培养高新技术人才。

我校在创建信息化护理实训基地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研究:建立护理实训基地信息化环境,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开发和应用实训教学管理系统。

1 护理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因此,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方法,以护理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和管理基本手段,以实践训练为基本方法,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手脑并用”的高技能人才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

国内护理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缺乏护理信息化人才和护理信息系统相关标准。为了培养顺应信息化时代的护理实用型人才,各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信息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大部分是针对某一学科的信息化应用。如徐素芳等[4~7]研究了信息技术在实训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又从高职高专院校角度出发,研究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 护理实训基地信息化建立的软、硬件

高职高专教育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特色,逐步构建适合自身特点,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信息化教学环境必须先从信息化护理实训教学开始。近年来,我校通过中央财政支持(280万元)、省级财政支持(75万元)、地方财政及学校投入(452万元),初步建立了信息化护理实训基地。

2.1 合理规划,构建虚实共存的模拟数字化医院环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我校护理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信息化护理实训基地的定位是临床仿真实训场所,既满足日常实训教学需要,又兼顾临床虚拟仿真场景。根据功能分为基础护理实训中心,共有27个护理实训室;临床护理实训中心实训室25个,方便学生在贴近临床的环境中进行实训;网络化护理示教中心,每个教室均安装有先进的示教反示教系统、投影仪、播音系统、电脑等教学设备,具有实训课堂实况转播、录播、专家点播等多种功能,为“教、学、做”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信息化护理虚拟实训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或虚构某些情景,供学生观察与操作。

2.2 引进信息化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和软件,实现实训教学设施信息化

我校十分重视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引进一批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造的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和软件,进一步改善了实训基地条件,初步建立信息化实践教学环境。(1)护理实训教学系统、设备信息化。如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网络版交互式急救医学模拟系统、高级分娩与母子急救模型、高级护理情景仿真训练系统、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综合教学系统、情景化教学与考评系统、示教与反示教系统等。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设置情景,虚拟操作,进行练习学习和考核;也可通过视频录入、上传、回放功能,检视自己的不足,为其他学生提供参考。(2)实训室情景模拟中心建设。添加了高级模拟人和配套仪器设备,为情景模拟信息化教学奠定基础,逐步实现情景模拟实训教学、虚拟操作过程,实训考核和实训监控信息化。(3)设计开发了实训教学与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实训教学进行远程录放、即时点播和科学管理,构建了虚实共存的模拟数字化医院环境,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为课题的实施奠定基础。

3 现代信息技术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训方式也从传统的验证性、演示性向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项目过渡,进一步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3.1 实训教学手段多样化,有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我校情景模拟实训中心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利用计算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材料收集、案例编写、情景设置、场景布置、护理实施、物品准备、模拟操作以及对实训进行监控,可直接进行远程录放、即时点播或现场转播,实现模拟与实操并存、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型实训教学,既保证了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又解决了实训场地有限的问题,实训效果良好。

3.2 规范实训操作流程,实现实训教学过程信息化

实训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体现在以下方面:(1)将实训课表录入管理系统,并备注相应教师,上传至局域网,学生可随时查询实训课信息。(2)实训教师可借助视频录入、上传、点播回放等多种实训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记忆,通过回放找出不足。(3)实训教师课前必须通过扫描系统设置的二维码,才能进入教室,核对实训操作的物品并提交,课后对仪器、物品等进行交接。由以往的一一对接变为信息化后的系统交接,缩短了交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4)在实训室安装摄像头,录制学生练习与考核过程,把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的错误结果反馈给学生,并将标准的实训操作过程录制下来,上传到护理实训中心网站。学生可以自主上网观看,再进入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大大提高了实训效果。

4 实训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为了提高实训管理水平,使实训室管理功能与服务功能得到提升,我校护理实训中心开发了信息化实训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4.1 远程监控

利用网络、摄像、录入、视频转播等信息技术在局域网内进行远程监控,便于了解教师上课情况和学生练习情况,考查实训教师的出勤情况以及学生上课情况。

4.2 基本信息登记现代化

录入实训中心所有仪器设备,登记使用情况及相关信息、实训课表,便于进行实训课开出率统计;登记本学期的耗材、低值耐用物品,以便随时查看及时补充;登记实训室使用情况,统计其利用率。

4.3 课堂管理现代化

利用实训教学管理系统,管理员与实训教师在课前和课后进行交接,随时了解每个实训室耗材使用情况,以便及时补充,以免影响教学进度;也可通过监控了解学生实训操作过程以及实训课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既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又提升了实训管理水平。

4.4 实训室开放管理现代化

我校护理实训中心将实训教学管理系统和“小导师制”进行整合,形成了有别于其他高职院校的开放式实训教学管理模式。实训中心管理人员在课外、晚自习和周末对开放实训室进行监控,使学生在没有教师只有“小导师”带教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提升了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团结协作能力。

5 结语

我校信息化护理实训基地的初步建设,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改变了护理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互联网覆盖不全面,学生不能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很多视频也不能及时发布到网络上,影响了学生提前学习实训内容等。因此,今后我们将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校内网络化教学平台。此外,目前我们建设的网络平台仅供校内使用,而其他高校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不能在互联网共享,各高校间资源不能共享,因此,建立国内各高校共享的专业性的网络化实训资源平台势在必行。

[1]王婷,刘海英,王波.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与共享[J].吉林医学,2011,32(19):4006-4007.

[2]常云.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3]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4]徐素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J].农业网络信息,2010(8):131-133.

[5]田朝霞.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在护理实验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2,1(9):13-15.

[6]迟延辉,禹海波,吴文林,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护理教学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36-1938.

[7]许爱军,张文金.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现状和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1(8):44-47.(*通讯作者:范真)

G482

A

1671-1246(2016)11-0086-02

猜你喜欢
实训室管理系统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我的基地我的连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