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病因与中医治疗措施

2016-03-14 03:55阮鑫族
大科技 2016年35期
关键词:癌毒培元抗癌

阮鑫族

(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610066)

肿瘤的病因与中医治疗措施

阮鑫族

(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610066)

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也逐步深入,中医肿瘤基础理论的归纳、总结、探讨以及理论假说的提出对于临床实践、基础研究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针对中医肿瘤病因病机与治疗措施进行探究。

肿瘤;病因;中医治疗措施

中医学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经过先辈们的研究和探索,对于肿瘤的治疗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特殊的治疗方法和体系。但是总的来说,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是由于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无法从根本上了解肿瘤的病因和本质,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肿瘤治疗思路和理论体系。为了提高中医治疗肿瘤的效果,笔者对中医领域肿瘤的病因和治疗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为其他学者带来一些启发。

1 对中医肿瘤病因病机的思考

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疾病的产生是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在加上情绪的激烈变化和风、寒、暑、湿、燥、火的共同作用。但并不是所有出现这些情况的人都出现了肿瘤,由此可见肿瘤是有其他特异病因的,这就是癌毒。癌毒是由人体体内产生的,在特定条件下,由诱因诱发而成。在中医领域,癌毒属阴,可以通过内服外敷温性的药物进行缓解。而且癌毒的隐蔽性较强、初期发病缓慢,不易被发现。根据《内经》记载,癌毒在局部形成实体肿块,虽然是全身性疾病但是却在局部表现。癌毒对于人类有着极强的毒害作用,到了中晚期,能够快速损害人的身体。肿瘤形成之后,会影响经络、造成气血运行受阻,出现气滞血疲的状况。它与癌毒存在因果关系,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人类健康。此外,癌毒还具有侵袭、转移的特性,能够在宿主体内进行转移,感染其他组织。肿瘤发生的基础是身体虚弱,但是身体虚弱并非是导致肿瘤出现的主要原因。

每个人体内都可能存在癌毒,但是有的人即使身体虚弱时,但是抗癌力较强,能够抑制癌毒的作用产生肿瘤,而有的人的抗癌力较弱,一旦身体虚弱,那么肿瘤就可能发生,而且会使身体变得更加虚弱。最后,肿瘤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气血疲滞,这是肿瘤出现的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所以,总的来说,以中医的角度,肿瘤的病因是癌毒强大,且宿主身体虚弱,再加上气血痪滞才最终形成的。

2 对中医肿瘤治疗的思考

目前中医领域对于如何治疗肿瘤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效果欠佳,但是根据中医的理论,针对肿瘤的特殊病因、病理提出了以下几种治疗思想。第一种是针对癌毒的特性,采用以毒攻毒、温阳散寒及清热解毒的方式治疗。癌毒作为一种阴性强大的邪毒,采用以毒攻毒之法多是使用辛温或大热的药物治疗,但是必须要掌握剂量,依照“大毒治病,十去七八”,“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用药原则。第二种是针对肿瘤的的发病基础,身体素质而言的。肿瘤病人由于长期受到中西医抗癌药物的治疗,损伤身体,尤其是脏腑功能衰弱。此时如果再强行使用抗癌药物,可能会加速病人的死亡,因此适时地采用固本培元的药物也是治疗方法之一。

固本培元的治疗方法可以在补充病人正气的同时,防止癌毒进一步扩散,起到一法两用的特殊疗效。最后一种是针对肿瘤的病理,舒气解郁,只有舒缓气机,才能使血行、痰化、湿散、块消、腑通。这一消除肿瘤的方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舒缓气机消磨肿瘤通顺脏腑,最后再排邪排毒,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此外,治则治法也是中医中治疗肿瘤的一个研究重点,中医根据肿瘤的发生提供了不同的治疗原则,如阴阳并补法、益气养血法、益肾法、补肺法等等,这些都属于扶正固本的常见方式,应用较多的还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清热解毒的治疗方式。并以“平衡阴阳”、“权衡缓急”、“整体论治”、“扶正祛邪”作为治疗原则,强调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方式,注重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协调关系,达到最优的治疗方式。

3 手术放化疗后的中医治疗法则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水平的提升,肿瘤已经从最初的的不治之症变成了现在的可治,但是难治之症,必须结合中西医的肿瘤治疗方法,取长补短,才能提高疗效。目前,肿瘤的治疗单纯以中医治疗的病人极少,主要是经过手术或者放化疗之后在进行中医调理的病人。此时的癌毒已除或者衰弱,病人的身体状况都发生了改变,而病人的身体状况主要是身体虚弱为主,放化疗后的毒副作用明显,中医治疗以固本培元为主,减毒增效为辅。

手术过后,对于病人的身体损伤较大,脏腑功能减弱,失血、疼痛都会对病人的身体带来损耗,此时中医治疗是以调养身体,理气导滞为主,这些对于病人身体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放疗过后,射线主要对病人产生消化障碍、骨髓抑制以及热毒伤阴。此时中医治疗以养阴生津,清热解毒,凉补气血,活血化瘀滋补脏腑为主。而化疗之后,消化障碍、骨髓抑制以及炎症反应都会影响病人的身体。中医治疗主要采取固本培元的方式,对于炎症反应可以采用适当的清热解毒药剂。目前,我国独有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体系已经得到了世界上的广泛关注。

4 结语

中医肿瘤基础理论的归纳、总结、探讨以及理论假说的提出对于临床实践、基础研究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积极挖掘古代文献关于肿瘤的病证论述,对于肿瘤病因病机、转移学说的革新有着深刻的启迪性。总而言之,中医疗法在肿瘤的治疗上有着突出的优势,但是其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未来阶段下,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研究,促进中医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推广。

[1]孙玲玲,林丽珠.益气除痰方对缺氧微环境下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P4HB表达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3(05).

[2]张葛,花宝金.从炎性微环境探究中医肿瘤病机与治则治法[J].中医杂志,2012(13).

[3]杨泽民,陈蔚文,王颖芳.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患者与健康人物质能量代谢基因差异表达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2).

[4]张慈安,武峰,毛竹君,等.姜半夏乙醇提取物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内pH值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08).

R273

A

1004-7344(2016)35-0329-01

2016-12-2

猜你喜欢
癌毒培元抗癌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幸福就是跟你走
抗癌之窗快乐摄影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毒、癌毒的认识与癌症的益气清毒法防治思路*
三十年跑成抗癌明星
The influence of wave surge force on surf-riding/broaching vulnerability criteria ch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