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年后的“国际范儿”

2016-03-15 06:53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16期
关键词:成都中心生态

■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


——成都十年后的“国际范儿”

■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

日前,《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正式出台。这是国内首个专门就国际化城市建设编制的专项规划。根据《规划》,成都将通过“融入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三大发展路径,用十年时间,完成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创新型城市、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国际生态宜居城市的五大任务。《规划》明确了“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通过18个年度目标,勾勒十年后的成都“国际范儿”。1月14日,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市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闭幕上发表讲话称,要以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的思路引领城市发展,切实做到形态美城、业态兴城、文态活城、生态优城。

1 成都市国际化城市五 大建设任务

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

建设国际内陆型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国际性区域航空枢纽,巩固国内航空第四城的地位。

建设国际性区域铁路枢纽,巩固国内第五大铁路枢纽的地位。

建设国家区域性高速公路枢纽,发挥高速公路在对外交通的骨干地位和基础作用。

建设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 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

建设国际区域物流中心

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立足西部、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国际区域物流中心和面向亚欧的桥头堡。

着力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打造成为全国第一大国际铁路港。实施“蓉欧+”战略,稳定增加成都至国内、省内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蓉欧+”铁路班列,延伸蓉欧快铁欧洲端辐射范围,加快建设中(青白江)欧(罗兹)两端铁路货物转运中心,逐步布设沿线主要港口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分拨点,形成“一线两核多点”的网络揽货合作格局。推进实现蓉欧快铁和中亚班列“双黄金国际通道”常态化高频次双向稳定运行,完善蓉欧快铁与其他中欧班列的合作机制,打造成为开行最稳定、运行时间最短和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中欧班列。加快建设智能型国家公路物流枢纽,推动开行“成都至东盟自贸区货运直达班车”,畅通面向东盟的公路货运通道。加快建设西部多式联运运营中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促进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

构建“四园区四中心、若干物流服务站”的物流节点布局体系,推进物流园区(中心)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建设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

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

建设国际区域贸易中心

努力争创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开放模式,大力推进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培育内陆开放高地。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提高经贸合作水平

构建开放型区域合作体系

完善成渝经济区竞争与合作机制,推动形成成渝“双中心”协同有序发展态势,合力将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探索“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开放合作模式,共同构建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支撑核。

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规划·样本

着力将“大熊猫”“青城山—都江堰”打造为国际旅游品牌,率先将都江堰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地。

积极打造古蜀文化、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三国文化、诗歌文化、蜀锦蜀绣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扩大文化对外宣传交流,增强文化软实力。

构建国际旅游推广联盟,打造“互联网+”旅游境外数字化营销体系,加强全球目标旅游市场开拓。到2025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800亿元以上。

建设国际会展名城 提升世界美食之都

建设国际友好往来城市

加强与对我友好、合作潜力大、互补性强的外国城市交往,缔结20个以上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组建成都市国际咨询顾问团,为国际化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建设国际创新型城市

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搭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国际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工程: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放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鼓励高层次人才在蓉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成都科学城建设;构建部、校、市共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机制,推进国际校地联合创新建设;与世界知名大学和实验室、著名研发机构共建新型研发中心、研究院和分支机构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平台。

●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实施科技金融创新工程,知识产权强市工程,创新城市品牌塑造工程。

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全面构建生态保护体系,立足“两环两山、两网六片”的生态保护格局,将“山、水、田、林”有机统筹,保护提升两山生态屏障。

完善城市绿化建设,着力构建“一区两环、九廊七河、多园棋布”的绿地系统结构。

建设多元包容性城市 构建现代化国际化社会治理体系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实施智慧排水、智慧燃气、智慧供水、智慧电力、智慧通信、智慧市政设施等6大城市管网智能化建设,科学提高城市地下管网管理和服务水平。

2 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

3 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以“四态合一”思路引领城市发展

构建现代化城市形态

重点将把握“精品化”“宜人性”“细管理”三条原则,即拿出精雕细刻的态度,把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和每一处景观都当作艺术品来打造,努力打造一批充分展示城市风貌和特色的“城市会客厅”;按照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要求,在全市逐步推行“小街区”规制,让市民出门步行15分钟即可解决各类基本生活需求;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积极引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和先进模式,加快建设新型政企、政民互动平台和大联动中心,让市民足不出户、指头一点,就能享受优质城市服务。

发展高端化城市业态

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千亿产业集群达6个以上,为经济总量向第二个“万亿级”冲刺提供坚实支撑。

培育特色化城市文态

将深度萃取城市文化内核,将其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新建一批具有鲜明成都印记的文化地标、文化公园和文化景观,加快建成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当前,成都正在精心打造杜甫千诗碑项目。

塑造优美化城市生态

将拿出最要坚决的态度,坚持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尽最大努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修复,努力让成都蓝天常在、绿水常流。

猜你喜欢
成都中心生态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