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

2016-03-15 04:56宁剑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

宁剑玮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探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

宁剑玮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执政和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独有的主要本质特征,我国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已有数十年历程。建国后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首先进入了初期的教育萌芽阶段,由党、政府共同根据建国后背景开始大范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探索出符合国情的教育模式;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历经“左”倾影响及十三届三中全会后的再次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迎来又一次稳定、长期的健康发展机遇,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是我国建国以来持续开展的一项意义重大的全民、全社会思想建设和理念传播工作,从萌芽到当今历经建国初期、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共三大重要阶段的发展,成果斐然,也有很多有用的经验教训,21世纪新形势下的我们应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以往经验教训总结反思,结合当下形势进一步推动教育工作稳定、高效开展。

一、建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萌芽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下的党风整治

建国初期的十年间,党和国家都面临着全新的环境挑战,部分党内成员不明确政策方向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影响到了建国后的领导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部分干部目光短浅、命令主义、官僚主义,思想偏激,十分危险,加之党内人员在解放后迅速膨胀,改造教育问题较为突出和迫切。

1950年4月,中央号召党内人士与人民群众积极和坦诚批评、自我批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1951年初,中央政治局再次通过会议明确提出建党和整治党风同时进行,力争让所有党内人士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并逐步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入和贯彻到执政工作中。

我党在面对着国内、国际全新格局之时,果断号召党内人士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逐渐将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七届二中全会后,全党都在认真和系统开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工作,1951年开始的三年间,推出三卷《毛泽东选集》。195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同为党内人士学习;一些重要会议以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均不断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践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关联,指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教育方法,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下的高等学府知识分子培养塑造

建国后正值大学改造潮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就很好地结合进来,引导高校建立并完善起了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率先在开国大典后几日颁布了《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将《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等作为必修课程,快速在大学生中传播新时期政治学、近代革命运动史、社会发展简史知识以及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这些课程在数月之后逐渐在全国各地高校开展,后陆续增添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国革命史等课程,并在实际教学中结合院校、地区以及学制特点进行了调整。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范围开始着手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工作。毛泽东明确提出通过一步步的旧社会文化事业、学校教育事业的人才教育工作而引导知识分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周恩来还引导知识分子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实践、社会生活观察实践等途径服务人民。

这段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教育工作主要有两大核心,首先是对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和颠覆,引导知识分子转变观念、立场,再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下转变阶级观,分清敌我,不再盲目,积极接受新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群众树立形势意识和任务意识

结合土地改革、经济建设、社会改造情况融入马克思主义理念,肃清错误思想,让所有群体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在土地改革同时提倡勤俭节约,1953年正式提出发展为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坚定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线路的拥护,推动党过渡期总路线任务的实现,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摸索实践

(一)揭露“左”倾错误

“文革”结束后,有诸多问题摆在党和国家面前,很多难题亟待解决、很多冤假错案有待分辨,举国上下百业待兴,我党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解决群众和党内人士对毛泽东思想的疑问,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并打破了以往对人们思想的禁锢。邓小平提出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并于1978年5月开始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进一步大范围宣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正确性,解放全民思想,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后续开展提供了便利。

(二)引领全国上下拨乱反正

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翟凯再次批判了以往的错误方针和思想,鼓励和肯定了实事求是、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严正批判“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口号;1979年开始正式将主要目标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筹划之上,提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党规党政,注重法制、民主建设;确立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方针,调整遴选中央领导成员,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及组织、政治路线。

(三)坚定全党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实践的方向

“左”的错误被纠正过程中,社会、思想界还是发现两类错误的倾向:一是仍然有部分群众坚持“文革”思想,对三中全会之后的发展线路存在质疑,没有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二是社会上少数人紧抓毛泽东、我党以往的错误攻击其他党内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制度。

中共中央1979年1月至4月在北京召开理论务虚会,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支持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执政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严正批判了反对及怀疑四项基本原则的活动与思想,依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批评纠正了“两个凡是”思想,进一步指明了党的宣传、理论工作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起航

在确立党的工作思想、重视经济建设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又是党内人士以及高校人才的重要任务。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明确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鼓励人民群众用于面对和解决各种矛盾,全党与高等人才抓紧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毛泽东思想,鼓励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应用到实处,为推动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做贡献。

各地高校在重新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同时,对教育工作总结反思,并于1978年6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30余所高校参加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组织优秀教师及专家共同编写出新的国际共运、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等4门马列主义理论课统一教材,并在次年开学投入教学使用,之后又有更多教材编写、修改投入使用。在这段新时期当中,各地学生都在旗帜鲜明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下逐渐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树立起了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联合各地学校培训师资队伍、编写改革教材、寻求教育方法、提升教育质量。

三、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快速发展创新

(一)党内人士及领导干部学习制度化、系统化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就是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在深刻研究和反思后,党中央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及党内人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制度,并下发专门通知,引导、督促各级干部积极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探索实践中。

党中央还号召领导干部在认真学习探索的基础上转变工作作风、梳理良好的党风党纪。还经常针对领导干部开展党风教育以及“三观”、“四自”教育,整治脱离实际、腐败等重大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课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社会生活、时代发展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发生着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创新十分必要。这样的时期,党中央提出: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要紧贴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重点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以此为重点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四个如何认识”即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如何认识国际环境与国际政治斗争;“两个统一起来”即必须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社会不同群体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与信念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的实践性相统一。这些具有实用性、时代性的研究课题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一步强化和改革,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格局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结合时事热点和重要话题开展丰富、多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促使思想文化的渗透植入,帮助高校人才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要点原则,学会联系实际,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走过了较为漫长曲折的一段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快速多元发展,始终注重党员、领导干部和高校人才的重点教育学习和实践引导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与革新始终是引领社会主义正确发展的关键。

[1]李秀军,刘洋.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J].学术探索,2014,(8):26-30.

[2]蓝波涛.论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课题[J].学术论坛,2013,36(5):29-32,59.

[3]白显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现实必要性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8-32.

[4]金莹.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客观认知状况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4):155-160.

[5]陈以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十一次学科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124-127.

[6]陆建兰,李宪伦.思想政治教育故事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识形态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5):89-91.

[7]张耀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史研究的开拓性力作——读石云霞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110-111.

[8]查少刚.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理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45-49.

[9]马绍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17-20.

[10]李艳,郭凤志.文化边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发展的理性自觉[J].思想教育研究,2012,(7):32-36.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