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官场女性的生存图景
——兼论范小青《女同志》的创作风格

2016-03-15 09:59
关键词:范小青创作风格

陈 程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揭秘官场女性的生存图景
——兼论范小青《女同志》的创作风格

陈程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作为一部主要揭露女性官员生存境况的官场小说,范小青的《女同志》规避了传统官场小说对腐败、色情及权钱交易等黑暗面的描写,而是从女性的日常生活与切身体验入手,塑造了以万丽为主要人物的一幅性格鲜明的女官员群像。对女性心理细腻而准确的把握和官场生活点到为止的揭露,是作者行笔的重要特点。范小青对官场生活的真实刻画与女主人公情感生活的描写,使作品呈现出现实而浪漫的风格。

关键词:范小青;《女同志》;官场女性;生存图景;创作风格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0608.0911.01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08 09:11

范小青是一位多产且创作风格多变的女作家。2005年推出的《女同志》,对于当代的官场小说来说是个异数;就作家以往的写作题材而言,恐怕也是个异数[1]。然而,阅读作品仍能发现作家过去作品中惯有的创作风格。

《女同志》是一部少有的以女官员为描写对象的官场小说,同时也规避了传统官场小说对贪污腐败、权钱交易及情色等黑暗面的描写,在女性的工作、生活、服饰、语言与心理等方面构成了自身的特色。作品十分注重对女性心理的描写,尤其十分细致地刻画了知识分子万丽心灵的线性变化,这一点与男性作家阎真的《沧浪之水》十分相似。然而,善写女性的阎真在塑造了一批立体丰满的男性官员之余,也无暇顾及书中的女性人物,或许阎真本意也不在此。在他看来,真正对女性官员的塑造还应由女作家来完成。范小青的《女同志》正是以女性的笔触来为女官员写生。作品对女性官场生活的写实描写十分精彩,其中,康季平对万丽的忘我付出也颇具言情小说的味道,进而冲淡了官场小说的严肃与凝重,平添了一丝浪漫的色彩。

一、女同志群像

《女同志》以万丽为中心,并以她在官场的升迁经历为主线,勾勒出一幅错综复杂的江左女官员图。其中包括表面嘻嘻哈哈实际却让人捉摸不定的伊豆豆、年轻漂亮且气质高雅的研究生万丽、宽厚沉稳而又城府颇深的许大姐、工作踏实却过分用功的余建芳、干练果断且上进心极强的聂小妹、依靠美色左右逢源的林美玉和富有原则性的“蜘蛛精”李秋等。这些人与万丽的关系也各不相同,有上下级、对手及朋友兼帮手关系。然而,官场形势在不断变化,她们的职位也在不停变动。相应地,她们之间的利益在不停调整,关系也随之不断变化。作品塑造的女性群像,突破了一般男性作家笔下的官场小说对女性人物类型化与扁平化的塑造模式[2]。

在官场这个环境中,女官员是少数,她们在心理上自然地亲近,却在实际工作中因各种利益不得不相互竞争。陈佳刚到宣传科的时候选择跟随万丽而不是男性科长赵军,原因便是她认为都是女性,相处起来方便一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女人之间的和气也只是表面上的,暗地里却勾心斗角。余建芳给顶头上司许大姐拟定一份发言稿,暗地里自己又精心准备了一份,在大会上风头压过许大姐,结果遭到许大姐冷落,万丽却因此意外受到重用;万丽为自己违背前言把陈佳不成熟的论文拿给主任看而内疚,却没想到即便自己不拿出来,陈佳也会主动拿给领导看;伊豆豆平时与万丽交好,关系最铁,可也暗中讨好陈佳,以多方押宝;林美玉在化妆的过程中错过了面见高官的最好时机,让陈佳赢得了领导的青睐;聂小妹终于成功取代万丽在党校毕业典礼上发言,然而却因与领导大方向不一致遭到批评,反而埋怨万丽居心叵测……同为女性,她们不仅相互算计,还相互为难。金美人在餐桌上撒泼,依仗级别高资格老威逼不胜酒力的万丽喝酒,还各种挑刺。在弄哭万丽后,又迅速调整面孔,“脸上堆满了笑,上前搂住了万丽,柔声柔气地道,‘喔哟哟,喔哟哟,我的小公主,开开玩笑的,你还当真了啊’”[3]69。这一幕让人不得不慨叹女人何苦为难女人。难怪万丽会多次发问:女同志与女同志就不能友好相处吗?

文本中多次提到女人之间的“嫉妒”。较之男性,女性的敏感来得更细微更普遍,由嫉妒带来的压力也如影随形。万丽刚进机关,便给至少两名女性带来了压力:时尚靓丽的伊豆豆开始研究万丽的着装风格,并朝着她的气质路线迈进;勤奋踏实的余建芳由只看稿和背稿开始了没日没夜地写稿。才貌俱佳、气质上乘且有研究生学历的陈佳的到来也使万丽感到了不自在,一向清高的她背地里也开始做起了小动作。同样,陈佳也感到了来自万丽的威胁。陈佳对万丽直言不讳道:“无论是外在的形象还是内在的气质,无论是工作水平还是为人处世的方式,你的存在,无一处不是在给我以巨大的压力。”[3]235她们两人的内心如此相似,惺惺相惜又不得不暗自竞争,相互欣赏却又不断地给彼此制造压力。

这就是范小青笔下的官场女官员群像,同为官场的弱势群体,却不能团结起来友好相处,反而为了各自的利益不得不明争暗斗。

二、对女官员的塑造方式与隐忍的笔致

范小青对笔下女性人物的塑造也有她独特的方式,细腻又敏感,加之隐忍的行文风格,形成了《女同志》这部别具一格的官场小说。

(一)对女官员的塑造方式

与一般意义上的官场小说对宏大场面的描写不同,范小青的《女同志》从女性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入手,甚至敏锐地捕捉到她们的服饰、妆容及心理变化等不经意的细节,来塑造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文本中多次提到女性的穿着,尤其是女主人公万丽的服装:端庄大方又不失时尚,板正的西服稍加改造就能衬托她纤细的腰身与完美的身材,连着装颇具个人特色的伊豆豆也加以模仿。着装不仅是女性关注的话题,还是获取男性尤其是男性领导关注的重要媒介。文中写道在一次市里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万丽的着装:“这一走,她的服装,她轻盈的身材,就给黑压压灰沉沉的会场带来一道惹眼的亮丽。主席台上长长的一排,已经有好些领导入座了,他们在台上也注意到会场上的这点亮色,虽然不好老盯着看,但毕竟也多给了几眼,看看这个给沉闷会场带来春风的女同志是谁。”[3]47虽然万丽并未靠姿色去引诱某位领导,但美丽的外形与出众的着衣确实使她在第一时间引起了很多领导的注意。

除了服装,化妆也是女性世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首饰和镜子等更是男性作家的官场小说中不可能关注与涉及的物件。范小青以女性作家的细腻构建了一个密实而逼真的女性世界。女性爱美本是天性,但在官场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服装、妆容和首饰等女性的日常装扮都带有了功利性的目的,也足见官场对女性异化的影响。

阎真的《沧浪之水》和范小青的《女同志》都是极其重视心理描写的官场小说。不同的是,《沧浪之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只交代了主人公一人的心理变化,而《女同志》却是以全知全能的视角描述了一众女官员的小心思:对服装的相互攀比,无处不在的嫉妒心理,恶语相向后矛盾的内心波折,一时没忍住的小性子……范小青以敏感与细致的笔法还原了一众活生生的女性人物形象。

(二)隐忍的笔致

官场小说自然离不开对官场的揭露,范小青虽意不在对贪污腐败与钱权色交易等黑暗面的描写,但也不能免俗。不同的是,与对女性日常生活与心理描写所占的篇幅相比,范小青并没有用大量笔墨去展示这些阴暗面。于此,她的笔墨是吝啬的,隐忍的,然而稍加品味,便能感受到作家不动声色背后的官场世界。小说写许大姐带万丽和伊豆豆“下去”开会:“下面”的人赠送她们每人一件高档羊毛衫,还在车上放了一大袋土特产。这便是所谓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小说只是点到为止,却在故事开端就不动声色地撕开了官场这个神秘领域的冰山一角。

作品中也不乏对官场潜规则的揭露,而这种揭露是含蓄的,需要去揣摩去思考,但一个小细节的描写就把官场错综复杂的内部关系与权力博弈反映出来。以“站队”为例,《女同志》前半部分围绕市委书记平剑刚与秘书长向问这两大阵营展开。万丽被认为是向问的人,随着向问失势,她也陷入了事业的低谷。在“五艺节”闭幕式顺利落下帷幕后,平书记前来慰问大家,一看到万丽就表现出明显的好感,待想起万丽是谁后,“他的手只是在万丽那儿稍稍点了一下,就收回去了,万丽甚至连那只手上的一点点暖意也没有感受到,随着表情的淡漠,平书记的口气也立刻地淡了”[3]115。范小青的语言是感性的,但又准确凝练。在展现官场潜规则方面,作家以她节制的笔调,通过一个动作和一记眼神,就将官场的一切描摹出来了。

三、温情浪漫的风格

官场小说重在揭露和抨击官场的黑暗,而《女同志》显然意不在此。范小青在这部小说中更多探讨的是人性的内核以及在官场这个特殊环境中女官员心灵异化的痛苦过程。女性内心深处的柔弱在身不由已和不知不觉中渐渐变硬,尽管级别不断升迁,这个变化的过程却痛苦而漫长:一方面想保持善良和纯真的内心,另一方面却被现实逼迫得不得不歪曲本性。清高与操守渐趋麻木,自我警觉与反省又不时泛上心头,她们每走一步都在良心与现实间苦苦挣扎。

范小青笔下的女性人物是立体丰满的,她对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同情和理解。万丽因女儿生病毫不犹豫地放弃重要的发言机会,上进心极强的余建芳在情感面前也放下了美好的前途,即便聂小妹只是一个小人物,作者也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她受挫后的崩溃状态:“聂小妹还想回她一句什么,但张开了嘴后,突然就僵住了,好像中了疯,张着的嘴都不能动了,嗓子里发不出一点声音,眼泪却哗哗地淌下来。”[3]293聂小妹的状态不仅吓住了万丽,也让读者不禁动容。作家对每个人物都给予理解,使每个人物都真实可感,没有走向极端。

万丽与康季平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康季平近乎忘我地为万丽付出,这让人感觉不现实,颇有言情小说的味道。作为一位有家室的大学老师,似乎他在小说中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万丽的仕途。他指引万丽从一名中学老师进入政府机关,拜托自己的舅舅向问秘书长对万丽多加照顾;向问倒台后,他又将处境尴尬的万丽安排去读研究生;在万丽参加省委党校培训期间,他又费劲心思安排万丽认识省里的秘书长,以至喝酒喝到胃出血被送进了医院。不仅如此,万丽每遇到困难时,康季平都会及时出现,为她排忧解难;即便他解决不了问题,也会静心听她倾诉,帮她排解苦恼。这样的人物,与官场小说这种写实性的文体颇不相符。也有评论者从作家对康季平的人物设置上分析作家本人的女性观,认为尽管范小青在作品中塑造了万丽这个具有独立和自主意识的女性,但她很明显又不是彻底的女权主义者。万丽在机关大院中不断地妥协,她对现实的反抗也是温柔的,微不足道的[4]。然而,范小青尽情地赋予每个女性人物同情与理解,在残酷和压抑的官场环境中又处处流露出温情的色彩,那么作家又为何不能给婚姻不幸的女主人公安排一个一心为她着想的精神伴侣?作家是女性,她理解且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女性的悲哀。所以,她不想将笔下的女性都逼上绝路。这仿佛又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作家在其短篇小说的创作期曾写过一篇《飞扬的尘土》。在那个普遍书写知青为了返城而舍弃一切的年代,范小青仍然固执地让她的女主人公对爱情充满了十足的信心。在对人性的期待和对未来保持美好憧憬的层面上,范小青从未改变。

在众多的官场小说中,范小青的《女同志》是一道清丽的风景。官场中,女性不动声色的背后波涛暗涌,艰难挣扎与温柔反抗,惺惺相惜却又不得不明争暗斗……作家以她的性别优势与独特的行文风格揭开了官场女性的隐秘心理与真实的生存图景。绵密细致的笔触、逼真的女性生活细节描写以及充满生命力的女性人物群像等都迥异于男性作家笔下的官场小说,也彰显出她对女性的真切同情与理解。

参考文献:

[1]何平.范小青文学年谱[J].东吴学术,2012,(3):90-94.

[2]刘新英.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港航论坛,2007,(1):58-61.

[3]范小青.女同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4]张春红.“女同志”:悲乎?幸乎?——由万丽的成长看范小青的女性观[J].当代文学研究,2009,(2):38-42.

(责任编辑张盛男)

收稿日期:2015-12-21

作者简介:陈程(1992-),女,河南济源人,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 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6)03-0023-04

The Revelation of the Living Circumstances of Females in the Officialdom—A Concurrent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Style ofFemaleOfficials

CHEN Cheng

(College of literature,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 475000,China)

Abstract:As a novel revealing the living circumstances of the females in the officialdom,Female Officials by Fan Xiaoqing,unlike most novels of the same subject,does not describe the darkness of the officialdom,for example,corruption,pornography,the tradeoff of money and power,etc.Starting from the daily life and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females,the novel creates a group portrait of female officials with distinct personality represented by Wan Li.The novel is characteristic of exquisitely and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psychology of the female and indirectly revealing the officialdom life.The authentic depiction of the officialdom life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motional life of the heroine contribute to the realistic and romantic style of the novel.

Key words:Fan Xiaoqing;Female Officials;females in the officialdom;living circumstance;writing style

猜你喜欢
范小青创作风格
城市想象与文化焦虑
于无声处听惊雷
范小青长篇小说《桂香街》描写当代世情
张晓风散文的阅读体会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艺术特征
范小青地域文化小说研究综述
近年来底层文学创作的变化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