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服装用材料的教学研究

2016-03-15 06:15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陈俊雷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涤纶教辅艺术类

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 陈俊雷

一、化学纤维服装用材料的教材分析

研究化学纤维教学改革的问题就应从服装专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情况;服装行业是国民生产经济中主要的产业桥梁,分为制造业、设计业、智能业和纺织类重型工业产业链的门类,是解决国人乃至世界人们着衣的问题。现服装大类专业为服装设计,所涵盖的二级学科有;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营销、服装信息化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制造等不同专业。服装材料类的教材具有针对性人才培养编著就很少,编写教材的大纲相近,这样导致了不管是什么层次的服装专业学生都可能使用同样的教科书。显然不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

教材中所涉及的化学纤维知识在撰写时基本类似,这里研究所要说明的是知识深度。比如针对高职学生的服装化学纤维教课知识应放在认识的层面,并不要求学习化学类的专业知识,这样只能加大授课难度和学生学习负担。对于艺术类学生则构成理解障碍,无法实现服装艺术造型的理解。目前服装材料教材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针对化学纤维材料教学的问题更是多样。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分析服装专业的针对性,在根据学生状况进行撰写教材。

二、化学纤维服装用材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纤维服装用材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知识理念落后、师资队伍层次不齐、实验设施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服装用化学纤维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纤维合成性质,如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粘胶纤维、醋酯纤维。这两种的纤维特性是模仿性研制,粘胶纤维具有棉花的特点,醋酯纤维具有丝绸的特点。如果教学中不进行有机实验,单靠经验描述,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些纤维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产生新的性能改变,所以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纤维实验并解释纤维的特性是化学纤维教学的一大突破。

三、艺术类学生学习化学纤维教学研究

服装专业的跨学科建设是符合了时代要求,也培养出了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给予化学纤维本身的特性研究教育教学是适合于理工类学生的,因为它具备了研究系统和反应系统。文章研究发现艺术类学生80%以上的学习化学纤维材料知识所理解的水平很低,特别是实验课程学习态度更是低落。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艺术类学生学习化学纤维材料课程需要不需要开设实验课的争论还在。是学与不学的问题,给予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不学这样的理念一直存在。花费了大量时间的实验教学没有较大的成果,是教学的失败。原因只有一个学生化学知识太低,该问题在服装材料教育界较为突出。

研究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状态并建立学生学习管理系统可以发现此类问题,在化学纤维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艺术类学生学习的思维问题。是把问题归于态度还是理解,这里要指出的是老师教学管理的问题会导致学生学习思维的动摇。如果问题是态度的问题那么至少说明这个学生的基础不存在较大的问题,还可以学习。老师就应针对这些学生精心设计材料课程,把理性的知识转化成为艺术的介质吸引他们学习。如果是理解的问题就应设计比较简单的课程,不要急于求成,课程实验一下子灌输很多知识致使学生厌学。

四、工科类学生学习化学纤维教学研究

针对服装工程类专业的化学纤维教学研究是工科类学生的主要研究对象,给予化学纤维的特点是适合于工科类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只要解决实验课程的顺利开展就是大的教学改革,为什么说在实验课中要进行顺利开展呢,其问题有二个方面。一是实验课程内容设计的问题,二是实验课程教辅指导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教师的问题。针对化纤类材料的实验是什么层面的实验要求;比如涤纶的静电性实验就是研究涤纶产生静电的原由和静电负荷最大指标值的实验,需要教师很好的进行设计课程,是基于认识性的实验还是具有创新研究性的实验。这两种教学的目标不一样所采取的实验手段是不同的,前者只是针对涤纶的理化性能指标作一概括认知,而后者就是具有进行改性涤纶的材料性能研究。可能是通过对涤纶的表面涂层实验来解决涤纶的易电性,也可能是采取涤纶与植物类纤维的交合实验来解决涤纶的静电性。所以说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于高年级学生采取创新型实验课程教学利于人才培养。对于低年级学生采取认识性实验能更好的打下基础,老师在指导实验课程是要有严格的顺序和规范,以免出现实验事故。第二问题是教辅的问题;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教辅的专业水平,二是教辅的指导能力。教辅是大学有关实验课程中第二任教师,角色很重要。是帮助主任教师完成实验课程的顺利化实验,也肩负着实验的教授。考核一个教辅老师的辅导水平取决于自身的实验次数和成功率,同时教辅责任心也很重要。教辅老师在实验课程中起到多维度的辅导作用,可能是技术层面的,也可能是非技术层面的。

工科类学生学习化学纤维教学研究除了加大纵向实验课程改革以外还要考虑到工科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欠缺,给予服装设计的理念和时代美的要求。作为学生学习思维的训练似乎可以用专业类来划分不同的思维模式,如理科思维严谨,逻辑清晰。但是艺术感觉方面认知欠缺,艺术类思维艺术感觉尚好但是对设计的逻辑混乱。这些问题是长期教育结果的问题,理科生学一些文学和艺术学利于感知思维的发展,学科的特殊性和交互性就是学科之间的取长补短。对于当时代下的人才需要是综合性的,多方面能力的考量,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老模式框架下驾驭教育,这样就是落后。

猜你喜欢
涤纶教辅艺术类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涤纶晶体结构三级红外光谱研究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