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决定效益
——以《列夫·托尔斯泰》教学为例谈教学内容的选择

2016-03-15 20:22曾文芳
湖北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肖像

●曾文芳



选择决定效益
——以《列夫·托尔斯泰》教学为例谈教学内容的选择

●曾文芳

在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一位老师主备、主讲了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列夫·托尔斯泰》。他将这篇文章确定为主题型文本,并据此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①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的崇敬、感激之情。②感知文本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表达效果。③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这位教师用课件简介了托尔斯泰的生平及著作,配乐朗读了文章的精彩段落,示范赏读了精彩语句,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质疑活动。整节课,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牵引下疲于应付,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课后,教研组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作品,无法与作者和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因而品不出托尔斯泰的伟大;二是感觉文章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很独特,很有趣,但体会不出这样描写妙在何处。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学生认识的模糊点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获,课堂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作者用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对于广大热爱托翁及其作品的读者来说,从文中读出的是满溢的崇敬赞美之情。阅读过程中,如果联想一下托尔斯泰的经典作品和他毕生的抗争,我们的内心会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然而,很多学生没有读过托尔斯泰的作品,对其十分陌生,仅仅凭借教师介绍的有限资料,学生难以对托尔斯泰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也难以品出其伟大。因此,将“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的崇敬、感激之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无疑是不当的。

那么,这篇文章中,哪些地方是学生的疑惑点、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呢?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中人物肖像的描写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文本前半部分用大量的篇幅写托尔斯泰外貌的丑陋,却没有降低其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形象的原因感到疑惑。这正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的着力点。经过教研小组的反复探讨,第二次备课时,我们把这篇文章确定为“写作型”教学文本,并据此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①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②了解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并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托尔斯泰的相关作品。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们设定了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是教师讲名人故事,学生猜人名,了解人物背景;二是要求学生初读课文,研读人物肖像,体会这样描写的妙处;三是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语句,感受文学大师深邃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四是为身边的同学描肖像画,并组织开展“猜猜他(她)是谁”的展演活动。

实际教学中,开课伊始,学生就被托尔斯泰的精彩故事吸引住了。托翁在不幸人生中勇敢抗争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为接下来走近人物做了很好的铺垫。在研读人物的肖像描写时,教师设问:“作者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你们想象中的样子吗?他面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为什么全部用贬义词?”这些问题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努力抓住文中的语句进行探究,思维深度超出了课前预期。在体会写作妙处、学习肖像描写手法时,教师采用了改句、换词、调顺序等方式引导学生品读,着力让他们自主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及欲扬先抑手法的妙处。在反复的朗读比较中,师生共同归纳出了肖像描写的几点要诀:描肖像,抓特征;细观察,序在心;巧修辞,印象深;合身份,显品性;词句间,溢感情。学生因此颇有成就感。最后的课堂练笔环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用文字为同学描画出一幅幅传神的“肖像画”。他们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以至于下课铃响了仍意犹未尽。

综观两次教学设计,第一次教师将文本确定为“主题型”文本,力图挖掘出文本的教育价值,但因学生对文本及人物的陌生,教学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教学,我们选择了“写作指导”这一核心价值,把它作为写作型文本来挖掘。教师不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如何伟大,而是着力引导他们品读语言和写法,学习本文肖像描写的精妙之处。教学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相同的文本,不同的教学选择,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正说明了“教什么”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仙桃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列夫托尔斯泰肖像
地毯肖像
叙利亚肖像
七颗钻石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肖像》
母亲的餐桌
忘记自己的人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