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2016-03-15 13:55吴功德王晓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吴功德 王晓丽

摘要: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现存三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进而提出了适应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了在进行“学科大类培养,专业方向分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大类培养;专业方向分流;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88-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等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在诸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到底哪种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现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利弊分析

按“专业招生,专业培养”,这是1952年在我国广泛实施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生自入校开始就有明确的专业,甚至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按照不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人才培养,通常学生的专业很难改变。当然,目前也有高校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引入“转专业”,但要求学生成绩,门槛较高,只能满足部分学生对专业选择自由性的需求。有利的一面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国民经济中某一领域对人才需求的针对性强,注重技术实用性,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设置紧密围绕这一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毕业生的社会评价初期通常较好。有害的方面是:(1)不能满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当前,加强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课程综合,要求学科建设的内涵向加深基础和高新技术领域扩展。(2)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不能按需培养人才。由于这种培养模式的专业限定性,可能许多学生入学之初选择的是热门专业,但毕业时已成为冷门专业。(4)不利于高校内部资源整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实践针对性强,高校的专业设置往往过细,从而造成教学资源浪费,整合程度不高。

自从我国一改过去“按计划统一招生,按计划专业培养,按计划对口分配”的原则,实行用人单位和人才间的双向选择后,人才市场一直存在供需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传统教育培养的单一专门人才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形势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两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与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逐渐成为发展方向。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学生求知创新的素质和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是按照“厚基础、提高能力、因材施教、培养特色”的差异化战略来构建的符合目前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两者的共同点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好的成才环境,但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招生、管理机制和学生培养流程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是指高校仍按专业确定招生计划,新生进校后仍有明确的专业,但同一大类专业或相近专业在前两个学期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学期结束后再依据学生志愿、成绩、社会需求和学校教学资源的供给情况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学生入校后仍不能进行专业的再次选择,但可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专业方向选择的自主性。目前国内采用“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高校有:北京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

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是指在高校招生中,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入校后,低年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学生按照意愿再次选择专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虽然仍不能选择大类外专业,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大类内专业选择的自主性。采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高校较多,其中211工程院校就有40余所。总的说来,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

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于在我国广泛实施的按“专业招生,专业培养”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注重实用技术性,更注重于通识教育下的人才培养。但不同高校因培养目标不同,通识教育的目标也有差异。一些综合性大学以培养学术研究和综合管理人才为主,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在特定领域具有专精水平;因此,其通识教育更重视文理交融,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而一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更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提高专业水平。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直接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针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适合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按“专业招生”,使学生入学后即有确定的专业,为专业院系服务,这样更能获得专业院系的支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入校后对学生进行“大类培养”,具体做法是在学科大类范围内,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统一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教学,甚至打破文理科界限,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对人文、社科的学生进行数理逻辑和应用技术的教育[3]。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毕业后的长远学习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学科大类培养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分流是大势所趋。具体做法是:对高年级学生根据学生成绩、学生自愿、社会需求、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在“大类培养”的中期进行专业方向分流。首先,这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系列课程,明确主干学科。例如:苏州城建环保学院,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从事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人数最多,因此将水污染控制作为最主要的专业课[3]。其次,有利于缩小学生专业选择和就业间的差距。按“大类培养,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延迟了专业方向选择的时间,学生可以零距离地体验专业,近距离地观察市场,从而增加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这时再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与入学时相比,进一步加深了其对专业的了解,减少了选择的盲目性,为将来学生爱岗敬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次,有利于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专业方向分流”为学生提供了二次专业选择的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进一步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应注意的问题

1.专业分流的具体措施。进行“大类培养”是为了加强学科基础,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的机会,使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的需求。分流过程中要遵循社会需要与个人志愿、有条件分流与指令性分流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及低年级学业成绩选择专业方向,同时学校可进行指令性调配,使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2.专业分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对短缺与学生专业选择间可能出现供需矛盾。专业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同学科、专业间发展往往是不均衡的。有些专业较新,教学资源相对短缺,但正是这些新专业是学科交叉、交融的产物,更符合社会需要,因此学生对其有旺盛的需求,这对严重的供需矛盾影响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自主性。有些专业建设时间较长,经过历史的积淀,教学资源优越,但已不适应现在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学生对其需求较差,甚至有些过于陈腐的专业出现没有学生选择的情况,这必然会造成大量教学资源浪费,影响学校办学效益。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要正视专业发展的不均衡性。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实施,高校更加重视本校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投入力度较大,而使一些专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省甚至全国的强势和特色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专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因此,学校也要倾向那些具有发展前景而相对弱势的专业方向,加强其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满足学生专业选择的需求,为未来新的优势、特色专业提供发芽成长的土壤。

四、结语

总之,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理性的选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高校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学校定位,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考虑教学资源和办学效益,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福英.“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与“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之比较[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6).

[2]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3]姜静.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工作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4]张杰.公共管理类大类专业分流过程和实施效果——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

[5]尤玲玲.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采取的思考[J].保山学院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