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旗:为科研,两次捡回一条命

2016-03-16 06:48余蓉
发明与创新 2016年1期
关键词:青藏铁路中南大学科技进步

文/余蓉



田红旗:为科研,两次捡回一条命

文/余蓉

编者按:备受关注的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于前不久揭晓,湖南省7位专家当选。其中,国防科大邓小刚教授和湖南大学谭蔚泓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中南大学田红旗教授、湖南大学陈政清教授和罗安教授、国防科大廖湘科教授、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教授当选工程院院士。

这是历届增选中湖南省当选两院院士最多的一次,是湖南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目前,湖南两院院士增至58位。

新晋院士走过了怎样的科学历程?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谈起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平和谦逊地说:“这只是对我以前的工作的一个肯定。以后,我还会继续脚踏实地做科研。”

说到郑健龙最广为人知的科研成果,莫过于他和团队研发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它采取物理技术控制膨胀土湿度变化,同时利用刚度补偿技术提升路基刚度,从而使路堤保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这一技术成功治愈了公路修建中遇到膨胀土“逢堑必滑,有堤必塌”这一“公路癌症”,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膨胀土,顾名思义就是在干湿环境下,急剧膨胀缩小的特殊土壤,在我国广西、内蒙古、四川等省区普遍存在。传统的弃土换填处置方式,不仅浪费不环保,还加大经济成本。

1992年,郑健龙着手进行膨胀土填作路基、处治成路堤护坡的研究。1993年,他来到比利时道路研究所访问学习,经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一年后,他带着丰硕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拒绝了比利时的挽留回到国内。为了做实地考察、实验工程,他领着团队几乎走遍了国内在建的膨胀土地区高速公路。

2004年6月,郑健龙带着团队来到广西南友高速公路某段考察时,脚下一不小心踩空,幸好身边人员及时把他拉住,仔细一看,下面是一个岩溶洞口,深不见底,当时大家吓出一身冷汗。但郑健龙稍一定神,就领着大家继续勘察。

谈起田红旗,在中南大学校园里广为流传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田红旗不怕蛇。田红旗非常勤奋,常常是晚上12点后才从实验室回家。实验室周围植被茂盛,11点路灯就熄灭了,大家都提醒她走夜路不安全,但田红旗一笑了之。

有一天晚上,田红旗又是将近12点才结束工作,摸黑往外走。很不巧,当时路上盘着一条银环蛇,又正好被她一脚踩到。这条蛇立刻就紧紧地绕住了她的腿,还狠狠地咬了她几口。田红旗心想不好,就一边往家里猛跑一边大喊救命,她爱人听到后急忙赶过来,赶紧把已近昏迷的她送到医院。

整整治疗了9个月,田红旗才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但她依然研究到深夜才回家,只是手里多了个手电筒。

第二件事是田红旗不怕风,哪怕是青藏铁路上的17级大风。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达960公里,风力风向突变,瞬变风力大,年均大风期150天左右,风环境非常恶劣。

田红旗是铁路空气动力学专家,她和团队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在青藏铁路恶劣风环境下建立安全行车指挥系统,“御风而行”。

为了取得试验数据,田红旗带着团队来到青藏铁路,经常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高原之夜,顶着寒风和雪花冰粒,在野外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风大,她就在雪地里打着钢钎,用钢绳绑住腰,坚持工作,这一干就是半年。到最后,田红旗病倒在那里,最后也是抢救回来一条命。

病愈后,田红旗立即全面投入科研工作。世界唯一的“高原铁路大风监测预警与行车指挥系统”终于建成投入,实现了铁路运输应对恶劣风灾害能力的重大技术突破,之后作为“青藏铁路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这些年,田红旗在国内开辟了“列车空气动力学”和“列车多体耦合撞击动力学”两个研究领域,其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兰新铁路、福厦铁路,以及京沪、武广等高速客运专线。

院士档案:

田红旗,女,1959年出生,河南鲁山县人,博士,现任中南大学副校长、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我国铁路空气动力学和列车撞击动力学专家。2010年“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2010年“何梁何利奖”获得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出版学术专著、编著各1部;EI、SCI收录论文42篇。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猜你喜欢
青藏铁路中南大学科技进步
“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成果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四运”给陕西带来什么?——将对陕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体育建设等生产“溢出效应”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青藏铁路
书法:人是铁饭是钢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
Application of 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 in Classroom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