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行业谋发展 协同创新谱新篇

2016-03-16 03:13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实训

立足行业谋发展 协同创新谱新篇

Seeking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Industry and Developing a New Chapte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一、学校简介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1952年建校,首批“国家中职示范学校”。河北省首批中职与普通本科“3+4”衔接试点学校。占地205亩,校舍12.5万平方米,藏书15万册,在校生6000余人,其中专科以上2700人。目前,开设有采矿、矿电、机电、机械、汽修、计算机、会计、学前教育等普通中专13个专业,高职专科7个专业,初中起点“3+4”本科1个专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今年招生2925人。

二、立足行业,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我校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模式。

1、依托行业优势,与企业签订订单

我校因煤而生、伴煤而长,在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上,一直本着为煤炭行业办学的信念,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开发服务潜能、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针对煤矿建设开设了采矿技术、通风安全、矿山机电等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煤炭企业实际生产中用得上、留得住。近五年来,先后与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山西阳煤集团、山西晋辽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单位成功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数千人。

2、校企深度合作,成立冠名班

“冠名班”是将学校某专业冠以企业名号,并在人才培养与就业等方面和企业进行强强合作的一种订单式培养模式。由企业提出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校负责实施,企业负责人才的选拔和接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质量控制等,使专业教育加入了企业文化元素,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情况。这样不仅使招生就业良性互动,还使职业人才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实现了各专业均有冠名班。

3、工学结合,专业共建,联合培养

我校先后同北京昊华能源集团等企业达成专业共建、联合培养协议。教学实行工学结合,寒暑假进入企业实习。学校定期派驻老师针对企业在职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实行“驻企办学”。这样的合作,除了解决学生的实践与就业问题,还实现了校企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入学后专业方向明确,提高了就业稳定性、提升了就业质量。双方共同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各施其能,促进了人才培养资源的交流,既提高了学校实践培养的效果,降低了学校实践培养的难度,又节省了企业员工培训和考察的时间,双方得到了收益,使合作的开展更加深入、愉快。

三、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产学研合作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1、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同企业工作环境零距离

2009年,学校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5000平方米的汽修、数控、矿电地下实训基地;2011年,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近万平方米实训楼,将学校实训设备和仿真模型进行专业整合汇集一起,建成了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全部按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设计和布置,配备符合培养目标的常规设备和先进设备,并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作,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培养其企业意识。

2010年,学校开始与生产单位、大学、科研机构合作,陆续研制了采矿、矿电、机电等专业的辅助教学仿真软件。

2、夯实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素质

先后与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等26个煤矿企业构筑了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在一线岗位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如矿电专业在北京昊华能源长沟峪煤矿实习的学生,作为该公司的一名准员工,实行与现场操作和管理技术人员一样的考核标准。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熟悉了现代化生产工艺,并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充实了实际操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外,企业也通过有偿或无偿提供设备,充实校内实训基地。

3、“一教双证”的教学体系

实施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结合的“一教双证”体系。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电工等17个工种的初、中、高级鉴定资格。双证率达100%,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先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四、积极开展校校联办,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多年来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实行就业与升学并重,既有“3+2”学制的直升大专班,又有“3+3”学制的单招班,2014年我校又成为河北省首批中职与普通本科“3+4”衔接试点学校。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办学体制。

2014年,我校同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签订了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协议,涵盖所有中专专业。在教学研究方面,共同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和论证,实现专业对接、课程设置对接、课程内容对接、技能培训鉴定对接等,明确专业各自的培养目标。通过校校联办,互相取长补短,增强办学活力,提升了办学实力,升学有通道、就业有出路。

五、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早在2004年初,我校就已经同河北两大煤炭集团等部分煤炭企业进行了“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实行招生招工一体化办学,学校将课堂搬入企业,形成“厂中校”,校企双方互聘共建师资队伍,校企协同育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2015年初,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同保定长城集团、廊坊富智康集团合作,在教学环节中增加了学生企业职场体验的尝试,学生在校一年的学习后,到相关对口企业进行为期3—6个月的职场体验实习,实习结束后再回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全程派实习老师指导。学生普遍表示,自己的处理问题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能逐渐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积极探索实践中高职衔接有效的方式方法;二是着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在人力、设备资源共享等方面求突破求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教研科研投入,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难得机遇。

Shijiazhuang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School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实训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