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享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6-03-16 03:59马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政绩阶层社会保障

马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

实现共享发展的路径研究

马鑫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

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和价值归宿,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紧密相连。实现共享发展,应从五个方面进行推动:第一,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为实现共享发展夯实社会基础;第二,加强收入调节,实现阶层之间的共享发展;第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广大民众共享发展的幸福感;第四,提高官员的政绩生态比重,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共享发展实现;第五,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国内外资源的共享发展。以上五个方面是实现共享发展的社会基本前提、社会结构保证、制度保证、政治保证和国际资源保证。

共享发展;阶层;社会保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和价值归宿,也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执政理念的新提炼和新概括。在新形势下,实现全社会的共享发展,就是践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根据当前国情,实现共享发展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为实现共享发展夯实社会基础

中国贫困人口的基数是巨大的,中国政府面临消除贫困的任务无疑也是繁重的。按照世界银行划定的贫困线,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将超过2亿。能否解决贫困人口问题,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关系整个社会的未来走向,也是能否实现全社会共享发展最关键的一步。党关注占人口总数5%的贫困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时刻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问题,体现了执政宗旨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不仅要解决他们最低的生活保障问题,更要解决他们的发展问题。

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应从四个方面努力:第一,给予政策倾斜,加大财政扶持,可以在短期内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应给予贫困人群以完整的生存、工作、发展权力,提高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第二,找出各地区致贫原因,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在于减少贫困人口和消除贫困,即通过扶贫资源的有效使用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致富和提高生活质量[1]。各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千差万别,应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统一,找出每个贫困地区致贫的关键点,对症下药。第三,建立可持续的大病医疗保障制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第四,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扶持制度建设,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二、加强收入调节,实现阶层之间的共享发展

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成为阻碍实现共享发展的社会问题。这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效率和公平功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场固有的调节缺陷,即只能按照资本的逻辑进行。各个阶层通过自己拥有资本的能力维护自身的阶层地位,并促使自己向上流动。不同阶层在资本类型和数量拥有上的差异,影响了其运用资本维护自身阶层利益的能力[2]。富有阶层通过市场资本维护自身阶层地位的能力明显高于中低阶层,从而加速社会阶层分化的趋势。社会阶层分化最大的特征表现在社会成员在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的社会占有份额将保持增长状态,即富有阶层将更加富有,贫困阶层将更加贫困,社会阶层之间流动渠道将变得狭窄,最终导致两级分化。社会流动中上升的流动增长缓慢而下降的流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下降流动出现了中层“下流化”和下层边缘化趋势[3]。

实现共享发展,其实质是对社会资源的共享占有,即社会各个阶层应相对平等地、公平地占有社会资源,而不能出现太富的阶层或太穷的阶层。消除阶层分化,让各阶层不仅通过自身能力、市场机制实现自身发展,也要通过行政干预协调社会资源财富在各阶层之间的公平、公正分配,从而彰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点。

总体来说,实现各阶层的共享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限制富有阶层的过高收入。一方面要通过税收调节富有阶层的过高收入,另一方面要打击非法收入;第二,努力扩大中间阶层。关键是扩大中间阶层的数量和提高中间阶层拥有社会财富的比重。中间阶层的数量和比重,是衡量社会是否健康发展、是否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最终判断社会是否真正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指标;第三,保障低收入者收益稳步提高。应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加基层群众收入。

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广大民众共享发展的幸福感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安置、社会互助等方面。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然而,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覆盖面比较小、社会化程度低。如当前社保基金的对象仍然是国有集体企业及其职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劳动者被排除在国家保障之外;第二,有效性不足、保障水平低。当前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已不能有效满足民众的需求,加之收入差距拉大、通货膨胀等因素,社保基金的慢速增长显然无法满足民众的各项生活开支,导致看不起病、住不起房等情况发生。此外,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也差强人意;第三,社会保障运行体系成本高。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保险的社会保障基金仍采用“费”的形式,很难获得单位或者个人的强有力支持[4],等等。从民众的收入和支出比例上看,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各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抵消了由于收入增长产生的幸福感。

针对以上问题,应从制度、法律、行政等层面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加强制度整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贫困群体生存发展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现底线公平的价值理念。推进一体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解决全社会成员的基本养老问题。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应统一主管部门、出台国家政策、制定系统方案。整合这些保障资源,不仅要有制度保障,还要扩大社会成员受益面。第二,提倡社会保障领域建设主体多元化发展。“鉴于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非政府性、去政治化、公益性和自治性,社会力量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保障的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发挥他们在社会公共领域建设的积极作用”[5]。通过积极吸收或扩大社会其他主体参与到全社会保障制度中来,从而扩大资金来源、提高保障服务、扩大受益群体、丰富保障内容、加强监督反馈和完善保障体系。第三,降低社会成员承担社会保障责任,提高可支配收入。降低民众承担社会保障的成本负担,提高民众的可支配收入,使他们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福利,无疑是提高民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基于社会成员承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负担较重而物价攀升导致生活支出不断扩大的问题,应相应减少社会成员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提高其他社会主体社会保障的责任,从而有效地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可支配收入。第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社会成员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动态的、可增长性的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医疗保险中的疑难杂症、大病重病的医保范畴,提高城市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纳比例,使民众养得起老、看得起重病、有能力购房。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应有之义。

四、提高官员的生态政绩比重,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共享发展实现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占有重要位置,与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民众对生态环境强烈不满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形成了“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让老百姓看得见蓝天、呼吸得到清新空气、喝得到安全饮用水、吃得上放心食品,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健康需求,也是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共享发展理念实现的必然要求。

经过三年的努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依然任重道远。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当前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特点、人口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不是单一的、线型的解决模式。过去,基于经济发展的目标,地方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主要指标。“长期以来我国在政府政绩考核和政府官员的选拔、任用方面过分注重经济业绩,助长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失衡”[6]。在当前形势下,党和政府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纳入到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中,这是践行“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基于经济发展压力、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生态保护意识和保护责任不够强,个别地方政府在发展和就业压力下,环境保护显得比较尴尬。

提高官员的生态政绩比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一方面,转变官员政绩观念。提高生态政绩,并不意味着必须压低经济发展速度和指标。各级官员应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模式、发展新型清洁能源等方面考虑,同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7]。另一方面,构建更加完善的政绩诉求指数。修改以经济增长、招商引资、安全生产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已经迫在眉睫,将生态建设发展纳入到政绩考核中势在必行。其中,将公开环境信息、要求民众参与环境调查作为评价官员生态政绩的指标尤为重要。“通过提高环境信息公开水平,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构建‘自下而上’的压力传导机制,不失为一种推进地区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8]。

五、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国内外资源的共享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9],即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以及包容互鉴的文明观[10]。

当前国际形势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等趋势。世界很多问题,如粮食安全、生态危机、国际犯罪、恐怖主义、环境污染、气候治理、疾病流行等问题,早已超出一国或一地区的治理范围和治理能力,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任何国家脱离世界,将无法单独发展起来。人类已经进入“地球村”时代,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彼此的分歧。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经济总量第二的大国,任何世界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中国也必须参与到全球治理中才能最终解决好自身的发展问题。因此,中国要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将发展视野拓展到国际环境中,与世界各国建立“区域命运共同体”“世界命运共同体”“网络命运共同体”,将世界范围内的资金、资源、技术、人员通过市场和政府调节进行合理地流动、分配,实现地球资源的全世界共享,同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各种世界性难题。中国今天取得的各项成就,与改革开放的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只有达到足够的开放和包容,不断吸引国外各种优秀资源、与国外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国内民众世界性资源的共享发展。

中国可以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智慧。首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构建全球生态环境。如“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思想,就是强调人应该敬畏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好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其次,中国人“天下大同”的人类情怀,将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世界其他民族紧密联系起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中国传统思想,将家庭亲人等小爱推向所有人,视天下为一家,突出强调了世界的整体性、关联性,超出了国家、民族的界限。再者,中国人“中庸之道”的协调智慧,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提供经验智慧。各国各民族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发展的差异性,是实现全球共享发展的智慧之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超越地域、超越民族、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体,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转变。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世界各国不分地域、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意识形态地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有利于各国博采众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享发展。这一发展理念,既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新体现,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新尝试。然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相关国家总体上保持地区合作向前发展的态势,努力用一个阶段的成功推动下一个阶段的成功,为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向深入打开战略空间”[11]。

[1]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1).

[2]顾辉.社会流动视角下的阶层固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流动变迁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5(5).

[3]熊志强.当代青年阶层固化现象及其原因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13(6).

[4]唐法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17.

[5]李月琴,任淑华,等.依托社会力量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0).

[6]李静江,吴小荧.环境指标与政府政绩考核[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8]于文超,高楠,等.政绩诉求、政府干预与地区环境污染[J].中国经济问题,2015(5).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65.

[10]李海龙.中国外交新思路: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

[11]周方银.命运共同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元素[J].人民论坛,2014(6).

责任编辑:顾榕昌

10.3969/j.issn.1009-0339.2016.03.001

D616

A

1009-0339(2016)03-0005-04

2016-03-15

马鑫,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

猜你喜欢
政绩阶层社会保障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