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易学意蕴研究

2016-03-16 08:04郭孔生佟晓彤
关键词:易经红楼梦哲学

郭孔生 佟晓彤



《红楼梦》的易学意蕴研究

郭孔生佟晓彤

摘要:《红楼梦》不但拥有精彩的文学形式,而且拥有深广的哲学意蕴。这部文学经典的哲学视角是《易经》理论中的太极视角,哲学基石是《易经》思想中的心物一元论,所讨论的哲学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珍惜生命、为情而生的存在问题,追求的哲学境界是一种“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限自由、无限开阔的无极境界。

关键词:《红楼梦》;《易经》哲学;太极视角;哲学语言;哲学意蕴

《红楼梦》是一部不但拥有非常精彩的文学形式,而且拥有非常深广的哲学意蕴的文学经典。在长期阅读的过程中,《红楼梦》这部文学经典已经成为笔者生命中与众不同、不可或缺的一部文学圣经。

一、《红楼梦》哲学意蕴研究简述

以往研究《红楼梦》的专著与文章多如牛毛,但是基于哲学视角对《红楼梦》进行深入探讨的却并不多。最早从哲学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艺术价值并真正使红学研究脱离旧红学猜谜式附会的红学家应是王国维。之后,自1986年起,俞平伯先生多次明确地为我们指明从文学与哲学角度来研究《红楼梦》的方向。1995年,梅新林的《红楼梦哲学精神》是第一部从哲学角度解读《红楼梦》的专著。2006年,张兴德的《文学的哲学:红楼梦的第三种读法》问世。到2009年又出现了刘再复的《红楼四书》(包括《红楼梦悟》《共悟红楼》《红楼人三十种解读》《红楼哲学笔记》),这是从悟性哲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解读《红楼梦》的四本专著。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学术研究论文方面,梅新林、张兴德、刘再复三人的研究论文占了总数的90%,其他的如王博、宋子俊、余永红、杜正堂、张晓琦等人都没有形成系列研究。

在这些研究当中,梅新林和宋子俊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易经》哲学中的阴阳理论;杜正堂则偏重对易象与原型的考察;张兴德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理论;刘再复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他的悟性哲学理论,其中涉及了儒、道、释等中国哲学及基督教、叔本华哲学、尼采哲学、泛神论、马克思历史唯物论、海德格尔哲学、荷尔德林哲学等西方哲学。系统地以《易经》哲学理论作为《红楼梦》研究哲学理论基础的论文与专著,笔者尚没有看到。

本文将紧扣《红楼梦》的文本与《易经》哲理的契合点,基于《易经》哲学的视角,拟对《红楼梦》的哲学视角、哲学基石、存在论问题、哲学境界、哲学精神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分析。不过,《易经》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哲学上的奇峰与高峰;《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最高水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峰与高峰。这两座奇峰与高峰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杰作,堪称世界文化典籍的“珠穆朗玛峰”。因此将《红楼梦》与《易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一件较为浩大而艰辛的工程。梅新林曾说:“两者互观合释,更是奇上加奇,难上加难。”[1]本人学识谫陋,所以其中难免还会存在一些不够成熟的观点或看法,敬请各位时贤不吝赐教。

二、《红楼梦》的哲学视角——太极视角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不但具有伟大而深刻的思想性,而且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哲学意蕴,可以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具有深刻哲学意蕴的小说。《红楼梦》深刻的哲学意蕴不但经得起普通读者的仔细咀嚼与把玩,而且经得起哲学家的研究与推敲。笔者认为,与其他小说相比,《红楼梦》的独特性就在于《红楼梦》拥有非常独特的哲学视角。

刘再复先生曾经指出:“没有视角,就没有哲学。”[2]能称之为哲学,就一定具有某种独特的视角,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哲学视角,就是某种与众不同的观照宇宙、认识世界、审视人生的方法。哲学视角一旦发生变化,哲学的形态与内涵就会跟着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要探究《红楼梦》的哲学意蕴,首先要弄清楚贯穿于《红楼梦》这部伟大经典的哲学视角。

我国古代典籍中的很多优秀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与很强的思想性,但并不能说这些具有很强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就一定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例如,《三国演义》除了开篇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很少含有哲学的韵味;《西游记》单凭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可以讨妖降魔,根本不需要蕴含具有理性光辉与哲学光芒的智慧;《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描写“人欲”、呈现“人性”的长篇小说,它如一面镜子一样呈现着人生百态,虽是非常难得的现实主义杰作,却同样不具有哲学意蕴;《儒林外史》绝对是一部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作者对社会与人生都有非常深刻的洞察力,但这种洞察与理解多是社会伦理方面的,并没有哲学层面的探索与反思……

一种思想是否具备哲学意蕴,重点要看这种思想有没有哲学视角,没有哲学视角的思想不可能具有哲学意蕴。一种带有哲学性的思想,一定具有独特的哲学视角。思想与哲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哲学视角往往带有一种独立的、永恒的价值,缺乏哲学视角的思想往往只具有时代性、当下性的价值,而不具有永恒的价值。

在哲学视角方面,《红楼梦》里有一个大观园,所以刘再复认为《红楼梦》的哲学视角是“大观视角”,并认为这种视角与《金刚经》的天眼、佛眼,庄子的道眼、大鹏之眼非常相似,其视野都具有无限开阔的特点。刘再复先生之所以会提出这种“大观视角”,是因为他认为《红楼梦》的哲学重心在于释,特别是禅宗,因而《红楼梦》的哲学精神是看破红尘的色空观念。笔者认为,《红楼梦》的哲学重心不是释,也不是禅,而是《易经》。这是因为,如果认为《红楼梦》的哲学重心是释,是禅,并通过这个重心看《红楼梦》,那么只能看到《红楼梦》哲学精神中看破红尘的色与空这一面,却很难看到《红楼梦》哲学精神中向往红尘中的美与情的另一面。因此,《红楼梦》的哲学视角如果用《易经》的“太极视角”来表达,应该更加准确、更加恰当。

《红楼梦》开篇便在《好了歌》中说:“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引文出自曹雪芹著,周汝昌校订批点《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下不一一标注。这里要表达的是权力。在《红楼梦》四大家族中,权力最大的是王家,正所谓“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贾府之内最有实权的是王熙凤,贾府之外权力最大的是王子腾,可是,无论是王熙凤,还是王子腾,甚至是古今帝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现在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里要表达的是财富。在《红楼梦》四大家族中,财富最多、最有钱的是薛家,正所谓“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领内务府帑银,是户部挂名的皇商。但薛家当家的却是宝钗,宝钗的父亲呢?早就不在人世了。无论是薛公,还是宝钗的父亲,基本都是在财富最多的时候闭上了眼睛。可见,无论权力也好,财富也罢,娇妻也好,儿孙也罢,在人们闭眼的那一刻才猛然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好了歌》就是《红楼梦》的主题歌,其目的在于告诉人们,红尘中的一切色与相都是空与无。由此可以看出,《红楼梦》“太极视角”的阴极其实就是对红尘中色与相的看空与看破。

虽然说《好了歌》就是《红楼梦》的主题歌,但是,从整部小说来看,《红楼梦》的重心却不是“空”,而是“情”。作者在《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就告诉我们说“其中大旨谈情”,这已经非常清楚地告诉每一个读者,这本小说中,只有“情”才是“大旨”。从这个角度看,《红楼梦》其实就是一部“情书”,所以《红楼梦》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情僧录》。如果认真阅读小说文本,我们就会很清楚地发现,贯穿于《红楼梦》中的每一个动人故事背后的都是“情”。当然,除了一般的人情世情,就是一群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更是整部小说的主线。女娲补天之后,多余的那一块石头就弃落在“青埂峰”下,据脂砚斋评点,“青埂”其实就是“情根”的隐喻。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宝玉进入太虚幻境看到的第二副对联是“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说明《红楼梦》所关心的是一个充满“情”的世界。宝玉在太虚幻境中还听了《红楼梦》十四支仙曲,第一支一开始唱的就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红楼梦》通篇谈情,“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这完完全全是一个情的世界。无论是宝玉与黛玉的情,与晴雯的情,与宝钗的情,与袭人的情,还是宝玉与大观园众姐妹的情,都是各种各样的互不相同的情。《红楼梦》“太极视角”的阳极就是对红尘中美与情的向往与留恋。

三、《红楼梦》的哲学基石——心物一元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心物一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观点。“心物一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易经》。《易经》哲学最为简洁、最为凝练的表达方式就是太极图,这不但是“易道”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是中国哲学“心物一元”的出发点和归宿。

《周易·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3]255“两仪”指的就是“阴”与“阳”这两个符号,阴阳是“同出而异名”,并且都同出一元。“一元”与“一体”是有区别的,“一体”是从逻辑上说是可以分离的,“一元”是难以分开的。“一元”的实质其实就是《易经》“生两仪”的“太极”,是儒家“惟精惟一”的“仁”,是道家“抱朴守一”的“道”,是佛教“万法归一”的“佛”。在修为与境界上,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为圣贤,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为神仙,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为佛菩萨。其实,无论是圣贤、神仙,还是佛菩萨,都是儒道释三教所要把握的宇宙本质与人生真相,都可以理解为《易经》中的太极,太极即一,一即太极。所以,无论是《易经》中的阴与阳还是儒家的仁与恶,无论是道家的有与无还是佛教的色与空,其实质都是“一”,都是“太极”,都是形而上的“道体”与形而下的“世界”的和合,都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其区别仅在于人们探究宇宙万物本原的表达方式不同。

《红楼梦》中最具哲学意蕴的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挂在太虚幻境牌坊上的对联,这也是《红楼梦》“心物一元”哲学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因为天下万物都是从“无”当中产生的,而“无”是无法让人看得见的,也无法让人摸得着,更无法用语言去解释清楚,所以“无”必须借助“有”来表达,“无”也注定要成为一切“有”的开端和根源。任何物质都必须通过心灵的力量才能具有存在的意义和生气,当然,心灵也必须借助物质的形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与实现广延。这种“心物一元”的力量,最简洁的表达方式就是“无”,最经典的至高境界就是“无极”,但这个“无”并不是纯粹的虚无,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有”。

《红楼梦》的故事是从大荒山、无稽崖开始的,而“大荒”“无稽”都是“无极”状态下的“无”。《好了歌》告诉人们:红尘中的一切色与相,包括财富、功名、娇妻、儿孙,都是空与无。但是对于没有拥有过财富、功名、娇妻、儿孙的人,你与他说这一切都是“空”,都是“无”,他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红楼梦》一开篇中写到的那块石头,因为动了凡心,所以一定要到人间富贵场和温柔乡中享受一下荣华富贵,无论一僧一道怎么跟他解释说红尘中“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并且所有一切都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但都没有用,无论怎么说,这块石头都听不进去,非要下凡不可。这就是《红楼梦》的开篇。作者非常清楚,也非常明白,只有让石头亲自去富贵场、温柔乡中经历一番,才可以让其明白什么叫“空”,什么叫“无”,什么叫“色即是空”,什么叫“空即是色”,什么是“无为有处有还无”。此外,《红楼梦》在介绍“冷香丸”[4]时所透露出的语言密码也证明了同样的哲学意蕴。这些细节都是《红楼梦》非常深刻、非常了不起的在文学经典中自觉运用《易经》“心物一元”哲学思想的地方。

《红楼梦》中湘云与翠柳谈阴阳的一节,一直被认为是《红楼梦》运用了《易经》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依据。特别是湘云说的:“‘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个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一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就有一个阴生出来。”在这里,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易经》“阴阳一元”的思想表达得非常清楚。这就是《易经》哲学中的“太极视角”观,就是《易经》哲学中的“心物一元”论。纵观整部《红楼梦》文本中的细节与描述,作者不但是优秀的文学高手,而且是非常有思想的哲学高手,他把《易经》哲学中的“心物一元”论在文学经典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大观园中的每一个女子,特别是金陵十二钗,都是在太虚幻境中入了册的,这是“天人合一”的最好体现。虽然梦都是假的,但无论是宝玉做的梦,还是王熙凤做的梦,其梦里的内容却都是真之又真的,这是对“真假合一”的绝妙诠释。金陵十二钗正册秦可卿的判词说“情既相逢必主淫”,这是“情淫合一”的最好回答。林黛玉表达的是庄禅自然美,薛宝钗表达的是儒家教化美,两种美很难兼得,但是两人的判词是“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林黛玉与薛宝钗是一起出现的,这是“钗黛合一”的最好见证……整部《红楼梦》对诸如此类的极具哲学意蕴的绝妙细节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与解读,但是,如果基于《易经》哲学视角来看,这些都是《红楼梦》非常独特的“太极视角”,都是《易经》哲学“心物一元”论在《红楼梦》中非常经典的文学体现。

四、《红楼梦》的哲学问题——活着的理由

任何一种哲学,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同样,任何一种哲学,一定都会提出自己的基本哲学问题。《红楼梦》只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经典,它不同于一般的哲学论著拥有明确的哲学框架。不过,《红楼梦》深刻的哲学意蕴是谁也否认不了的。所以,王国维先生早在100多年前就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5]11到1980年,俞平伯先生也表达了从哲学角度研究《红楼梦》的观点。所以,我们只要深切地领悟《红楼梦》的哲学意蕴,就可以发现,这部伟大的文学经典所提出的基本哲学问题仍是“为谁活着”“如何活着”“活着的意义何在”“活着的理由是什么”这些问题,这也正是“存在论”的根本问题。

甲戌本《红楼梦》旨义中有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诗:“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是理解《红楼梦》旨义非常重要的一首诗。“浮生着甚苦奔忙”说的是芸芸众生辛辛苦苦奔忙一生到底为了什么。“盛席华筵终散场”带出来的是一种非常深沉的空无悲寂之感,这句话非常明确地告诉人们,所有的豪华筵席一定都要散场,所有的团圆盛会一定会成为过眼云烟。曹雪芹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独特、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既然盛筵必散,盛会必分,浮生们为什么还是那样苦苦奔忙,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如何活着”“活着的意义何在”“活着的理由是什么”等一系列的追问,说的就是哲学中“存在论”这个根本问题。

在这里,我们就以曹雪芹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所塑造的男主角——贾宝玉的思想为例,去了解《红楼梦》中提出来的“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如何活着”“活着的意义何在”“活着的理由是什么”等关于存在的哲学根本问题。

首先,从贾宝玉的生命目的看人为什么活着。贾宝玉这个生命是非常普通又非常特殊的。说他普通是因为他的前世是女娲为了补天而准备的那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中的一块,就像芸芸众生中非常普通的一个人。但是,他又是不普通的,因为不巧的是女娲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单单剩下一块没有用上。于是这块特殊的“无才补天”的灵石,就萌生了远涉洪荒、跨越天界来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体验尘世人生,一享荣华富贵的热切愿望。曹雪芹在小说中特意安排了这样的生命历程,充分地展示了作者悲切古今从仙界到尘世的生命思考。

其次,从贾宝玉的人生理想看人活着的意义。这块“无才补天”“幻形入世”的灵石,本来只是想体验一下尘世人生,享受一下荣华富贵的,但是来到人间之后,他发现了现世人生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严重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于是,这块灵石萌生了他的人生理想,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在现世人间补一补“男尊女卑”这片天。例如,他提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这些观点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惊世骇俗的女儿观,其反映的是曹雪芹对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直接挑战。

再次,从贾宝玉的“情不情”看其为“情”而活的理由。在太虚幻境之中,警幻仙姑所制的《红楼梦曲》开首就说“开辟鸿蒙,谁为情种”,这里告诉我们,《红楼梦》开天辟地第一件事就是谈情,“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另据脂批透露,《红楼梦》这部伟大经典最后有一个“情榜”,怎样的人才能排到“情榜”上?当然是有感情、有深情的人,贾宝玉就是靠“情不情”这三个字而排在榜首的。如果从贾宝玉的整个生命历程来说,其实就是从“情”到“不情”的过程。从“贤袭人娇嗔箴宝玉”、藕官“杏子阴假凤泣虚凰”、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龄官画蔷痴及局外”、“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一直到“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偷奠金钏、“俏丫环抱屈夭风流”、私探晴雯等众多环节,都说明宝玉对身边丫头所用的都是真情,对清净女儿所付出的都是关爱。从“情切切良宵花解语”“痴女儿遗帕惹相思”“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直到“多情女情重愈斟情”“情中情因情感妹妹”等众多环节,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贾宝玉在林黛玉身上所用的情之深,其表现就是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贾宝玉心中的“女神”——林黛玉就是他活着的最大的理由,在林黛玉死后,他不但可以丢下娇妻美妾,而且可以丢下父母亲人,连手都不挥一挥就走了。这是多么决绝、多么无情。不过,只有一个经历过真情、深情的人,才能走向无情,他爱过、恨过,他纠结过、无奈过,并且他不知道怎么解决这样的纠结与无奈,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这种纠结与无奈也许永远无法解决,所以他选择了离开。用贾宝玉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其弃世的决绝,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无情,不仅包括今生,也包括来世;不仅包括仙界,也包括尘世。在“无才补天”的悲号之后,他又发出“枉入红尘”的悲叹,最后甚至表现出“再不托生为人”的决绝。其中隐含着曹雪芹对活着的理由与生存的矛盾的多少纠结、多少无奈、多少痛苦、多少挣扎!

五、《红楼梦》的哲学境界——无极境界

王国维先生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5]11王国维先生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发现了《红楼梦》的语境是没有边界的宇宙语境,这就是《红楼梦》的“无极语境”。

什么是“无极”?无极就是指派生万物的本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其特点就是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边际、无穷尽,无可指名。其关键点是“无”。《周易》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3]255无极而太极,无极是0,太极是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无极之外,复无极也。”[6]10世界无边无际,所以无穷之外,还是无穷。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7]145

什么是“无极语境”?其实就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限开阔、无限自由的时空框架下的没有边界、没有穷尽的宇宙语境,相当于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宇宙语境。

站在佛教的立场看,无极语境就是《金刚经》中佛眼所见之境界;站在道家的立场看,无极语境就是《庄子》中道观所见的境界;站在庄子的立场看,无极语境就是从九万里高空俯瞰人间的大鹏之眼所看到的境界;用爱因斯坦的眼睛看,无极语境就是宇宙极境之眼所看到的境界。佛眼、道眼所见之境界,其实都是无极语境。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宝玉写了一首禅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宝玉在禅偈后还附了一首《寄生草》词注:“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疑凭来去。茫茫看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宝玉认为,如果总是想获得对方的情感印证,那么只会得到更多烦恼。真情自在心里,根本无须验证。只有不作验证,才是彻悟。只有放下一切验证的念头,回到万境归空的境界,才是真正的立足之境。宝玉已经看透了常人对于情感的疏密是非纠缠,拒绝被世俗的思想和情感主宰,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空境,即“太极境界”。

林黛玉读了贾宝玉的禅偈与词注,觉得境界不够高,便补了八个字: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可以说是《红楼梦》中画龙点睛的大手笔。这八个字才真正是《红楼梦》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和最高的哲学境界。“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正如六祖惠能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就是把贾宝玉所提到的空境彻底化,连空境都不执著,连空境与不空境都不去分别,根本不去纠缠情感的有无,已然达到了“空空”境界,即“无极境界”。所以,黛玉才会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从《易经》的无极之境来看,贾宝玉只达了一定程度的空境,林黛玉则达到了惠能的空空之境、《易经》的无极之境。空是否定,空空是否定之否定。无是否定,无无是否定之否定。无无是无的彻底化,又是经过无的洗礼之后的存在。庄子讲无,又讲“无无才是至境”。

所以,《红楼梦》所呈现的重心不是“有”的哲学,而是“无”的哲学,是“无无”的哲学,体现的是无极之至境。读《红楼梦》只读到了是非,读到了善恶,读到了好坏,读到了因果,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红楼梦》是一部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因无果的文学圣经,是一种超越了“无”的至境或存在。

六、《红楼梦》的哲学精神

《红楼梦》以《易经》为核心的哲学理论,包含着“红楼太极”“美的太极”“情的太极”“否极泰来”“盛筵必散”“登高必跌重”等《易经》哲学理论。这种以《易经》为核心的哲学智慧与儒家的中庸、庄子的齐物论、大乘佛教的中论、六祖惠能的不二法门、西方康德的二律背反(即悖论)等哲学理论完全相通。

《红楼梦》不是“有”的哲学,而是“无”的哲学,是“情”的哲学,其中包含着“无”“空”“无无”“空空”“情情”“情不情”“无有无”“无极语境”“无极至境”等内涵丰富的哲学精神。《红楼梦》所体现的是一种不但超越了“有”,而且超越了“无”的至境或存在。庄子在《外篇·天地》中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6]107“机心”即机巧功利之心,这是一种会让人产生异化的心。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有这样的发现,这是战国时代思想的制高点,也是哲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红楼梦》从《好了歌》开始,就全面展现了人们对“色”的疯狂追求,不仅包括权力、功名、财富、美色等,还包括庄子指出的人被物役异化的各种现象。曹雪芹在小说中非常具体地展现了人们被权力、功名、财富、美色、儿孙、书本、道统、科场,甚至被自我所役等各种各样的异化现象。贾宝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最为可贵的精神就是不为物役的精神,守持和回归生命本真状态的精神。《好了歌》对人生体验的了悟,就是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色相、超越感情的哲学精神。它告诫人们要从现实的色相观念、实用观念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不以社会的价值判断作为自己的判断,进而实现“无己”“丧我”,进入“心斋”“坐忘”“不争”“无为”的意境,实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红楼梦》所呈现的问题是相当复杂的,除了深刻反映了道家、儒家、佛教等哲学思想之外,还体现了悲观主义、贵族主义与死亡哲学等。

从悲观主义角度来看,《红楼梦》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从哲学角度上说,《红楼梦》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很多相通之处。在《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中,贾宝玉说:“我此时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后来,他又说:“我想这个人,生他做什么?人地间没有了我,倒也干净。”面对这个问题叔本华则说:“人最大的错误是被生下来了。”[8]486曹雪芹说:“悲苦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叔本华则说:“人生和梦都是同一本书的页子,依次连贯阅读就叫做现实生活。”[8]44-45他们都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是错误的,并且人生就是一场梦。

从贵族主义角度来看,尼采的贵族主义哲学体系认为,贵族制是造就超人的必经途径,宇宙和世界是超人驾驭的,历史的列车是强者开动的,那些上等人(贵族精英)便是强者。民主“这个依人数多少来作决定的狂热症”[9]350必须尽早予以连根拔除。世界这部大车如果要继续开动下去,就得向弱者、向下等人开战,拒绝一切为弱者、为下等人说话的哲学,包括基督的哲学,因为基督道德是奴隶道德,基督哲学是下等人哲学。在贵族社会里,贵族与平民尊卑贵贱的界线是非常严格的。曹雪芹与尼采最大的不同,就是尼采想要守持住这条界线,而曹雪芹却要打破这条界线。曹雪芹反对贵族特权,他把“中道智慧”“齐物论”“不二法门”贯彻到作品精神的内涵之中,让主人公的价值标尺完全超阶级、超等级、超性别、超尊卑,这与尼采的“超人”理念完全相反。

从死亡哲学角度来看,孔子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认为“未知死,焉知生”,《红楼梦》则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海德格尔与曹雪芹都强调:生命只有在死亡面前才能充分敞开,在死神威逼下的生命最为真实。中国古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红楼梦》中秦可卿、晴雯等临终前说的都是最真实的话,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但是,海德格尔哲学是赴死的哲学,鼓动人们积极赴死,认为赴死是一种非常悲壮的事情。其哲学精神的中心是礼赞毁灭、鼓动毁灭,在毁灭中实现存在意义。[10]193《红楼梦》中曹雪芹所呈现的是对死的感伤,主人公贾宝玉看到生命的死亡,他非常感伤,对于青春生命的死亡,他更是悲痛不已。晴雯、尤三姐、鸳鸯等均有赴死的勇敢,在赴死时全然没有畏惧,但她们也满腔悲愤,而看到她们死亡的大爱者更是悲伤欲绝。贾宝玉为晴雯之死撰写了《芙蓉女儿诔》,为鸳鸯之死痛哭了一场。贾宝玉面对死亡的痛惜,背后是对生命的极端珍惜。虽然《红楼梦》的哲学重心是无是空,但并不会让人消沉、赴死,因为蕴藏于《红楼梦》的核心精神是对生命的珍惜,是对生与爱的眷念,这是一种积极的、难得的、珍惜生命的思想。

《红楼梦》除了说“假作真时真亦假”,还说“无为有处有还无”,进入了最深层的、最纯粹的哲学问题:看透一切都是虚幻之后,人是不是应该自杀?人活着还有没有意义?《红楼梦》的回答是非常明确的:人要活着,并且要活得有意义。因为《红楼梦》拥有一种对“情谊”的大执著。《红楼梦》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他看破色相之后仍有大缅怀、大忧伤、大眼泪。即使放弃一切身外的追求,仍有“情谊”的大执著,不仅有对爱情的执著,还有对亲情的执著。不仅有对生命的珍惜,还有对生与爱的眷念。这就是在把一切假相都看穿看透之后,并没有陷入虚无,因为他发现了一种最干净、最美丽的“有”,这是无中有,无后有,或许这也正是另一意义的空空。

德国古典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歌《人,诗意地栖居》,引发了人们数百年的思考。“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活方式,诗意栖居就是“天人合一”地栖居。[11]28整部《红楼梦》所追求的“梦”,就是诗意恋情、诗意栖居和诗意生命永存永在的梦。《红楼梦》看到的是每一个“女儿”身上都蕴含着诗意生命,都拥有诗意源泉,她们不是天使,但胜似天使,并且在太虚幻境中都入了“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见到“女儿”便觉得清爽,在“女儿”的国度他的生命才充分敞亮,在“女儿”诗意生命面前,存在才觉得有光彩。这些青春少女所提供的爱,不是基督般的圣爱,但是她们用眼泪与微笑所象征的爱,不但让灵魂获得了诗意的居所,而且让时间化作了实在的虚无。

《红楼梦》不但有丰富的人性宝藏和文学宝藏,而且有丰富的哲学宝藏、思想宝藏以及精神宝藏。“易解红楼”的主要目的就是基于《易经》的视角,深挖《红楼梦》中所蕴含的无限深广的哲学精神,以及《红楼梦》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中国精神最精彩的元素、最精华的东西,从而找到蕴藏其中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梅新林.旧题新解:《红楼梦》与《周易》[J].东方丛刊,1995:1-10.

[2]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16.

[3]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郭孔生.《红楼梦》“冷香丸”中的语言密码[J].语文建设,2015(1):64-65.

[5]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庄周.庄子[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7]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13.

[8]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袁鸣.简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10]刘再复.红楼哲学笔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1]陈立基.硕人含章[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范富安)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IChinginADreamofRedMansions

GUO Kongshenga,b, TONG Xiaotongb

(a.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Jin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2,China;b.BasicCourseDepartment,GuangzhouNanyangPolytechnic,Guangzhou510925,China)

Abstract:A Dream of Red Mansions not only includes various literary forms, but also contains very profou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the masterpiece originated from Tai Chi theory that based on the thoughts of I Ching. The theory of Monism from I Ching form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the great book. In this book, all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the subjects such as cherishing life, living for love, etc. Also, the thought of pursuing the realm of self is obviously expressed in this book, i.e. the thought of unlimited freedom and unlimited open to self.

Key words:A Dream of Red Mansions; philosophy of I Ching; the perspective of Tai Chi; philosophical languag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省学校德育创新项目“中国梦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2015DYYB116);2015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红楼梦》的德育研究为例”(WHSZ15YB006)。

作者简介:郭孔生,暨南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广州 510632),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广州 510925);佟晓彤,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广州 510925)。

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2.002

文章编号:1006-2920(2016)02-0007-08

猜你喜欢
易经红楼梦哲学
《易经·序卦》探微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菱的哲学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王冬龄作品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