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差异探究——基于周窝和七都的对比思考

2016-03-16 12:24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

石 俊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差异探究——基于周窝和七都的对比思考

石俊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日趋多元化,各个城市以大众需求为依托,通过多种形式竞相发展城市音乐文化产业.衡水市武强县的周窝音乐小镇和苏州市七都镇都以乐器加工、音乐节、音乐教育、音乐工作室、音乐旅游等形式为载体,成功地实现了音乐带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从文化资源、业态比重和发展模式三要素出发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由“核心层”到“相关层”的发展模式与由“相关层”到“核心层”的模式是有区别的,并且不同的模式对两个小镇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我国其他城市发展音乐文化产业提供经验、教训.

关键词: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差异研究;周窝;七都

1 音乐文化产业资源差异分析

音乐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文化资源,好的音乐不仅可以作为艺术作品、文化产品在市场中获得经济价值,还可以作为一种无形的财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所以开发城市音乐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形象与文化品位,还可以凭借独特的文化感染力来吸引消费者.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悠扬典雅的燕子古乐,奔放灵活的河北梆子,欢快地道的昌黎三歌都是河北人民引以为豪的音乐文化,这些资源都被列为国家级和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浓郁的音乐文化底蕴之外,武强音乐小镇的成功建设离不开以河北金音乐器集团为龙头企业的乐器产品加工区.凭借乐器加工区的地理优势和乐器制造的体验创新,武强音乐小镇举办众多大型音乐盛会,例如中国吉他文化节、周窝乡村艺术节、中国武强麦田音乐节和管乐团队展演等活动.

七都镇位于苏州市,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评弹、昆曲无疑是这里最有生命力的音乐文化资源.但是对于现在的音乐文化爱好者来说,七都镇的魅力在于这里举行的迷笛音乐节.迷笛音乐节从2000年开始举办,十几年间不仅积累了独特的音乐文化,而且传递“自由”“真实”的精神更是吸引了国内数万乐迷,成为中国名副其实最富影响力的摇滚音乐节之一.2014年迷笛音乐节在太湖举办,依旧保持了超高人气和活力,累计有两万多乐迷到场参与.从简单质朴的民谣到热情奔放的摇滚,太湖迷笛音乐节以返璞归真的不插电为亮点再次将迷笛音乐节的品牌扩大,同时也依托迷笛品牌的流行元素将苏州厚重的传统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创作与传播.为了保证迷笛音乐节在七都镇的本土化发展,迷笛品牌专门在七都成立了苏州迷笛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这样既保证了迷笛音乐节与七都镇进行长久的演出合作,同时也在打造音乐品牌公园同时为七都创造了和谐的创意文化环境.

2 文化产业业态比重差异分析

2004年我国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其中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2012年国家统计局就文化及相关产业进行细微调整,但大体上依旧保持核心层、外围层及相关层的格局.周窝小镇和七都镇太湖基于不同的地域文化、资源类型而发展为音乐小镇,形成了差异化的文化产业业态,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3方面.

2.1核心层

核心层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以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对于周窝和七都镇来说,音乐是城市发展的灵魂[1].

周窝音乐小镇在发展过程中举办多种音乐盛会,例如麦田音乐节、吉他音乐节等,而且这些音乐节的表演按照分类属于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层面.但是目前此类演出针对的受众多以国内外乐器加工厂商和小镇当地居民为主,虽然较大程度上宣传了武强音乐小镇乐器生产、加工的水准,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麦田音乐节本身的局限性,对外没有发挥很好的宣传效应,所以导致这样高水准的音乐展演竟然“无外人问津”,麦田音乐节所呈现的全民狂欢也无奈成为周窝音乐小镇的汇报演出.

七都镇发展成为音乐小镇,主要是凭借有影响力的迷笛音乐品牌,迷笛音乐节已经被视为是户外音乐节的标杆.而且迷笛音乐节传递的精神就是追求真实、自由,这恰好迎合了当今90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但是迷笛音乐节是属于移植性的核心文化资源,也就是说这种文化资源会随着音乐节的不确定性而增加举办地潜在的隐患和问题.

2.2外围层

外围层是指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在以音乐为核心的小镇,旅游、节庆等服务就成为外围层的相关活动.

七都镇方圆百余平方公里都是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为了成功举办迷笛音乐节,太湖迷笛音乐公园(原格林乡村公园)重新规划,不仅可以体验到好山好水的田园风光,还可以感受格林小镇的时尚潮流.迷笛音乐节结束之后,这里又会根据当地游客的需求规划出亲子园、有机农场园、婚纱摄影基地等等.

周窝音乐小镇有中国唯一以音乐为主题的水上乐园,2014年开始对外开放营业,这里一些惊险刺激的水上项目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游玩.除了线下一些音乐节庆活动,金音乐器集团还在线上打通电子商务物流业,推动乐器产业产销零距离对接,武强音乐小镇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完成了从传统工业园区到文化产业外围层制作园区的成功转型.此外周窝音乐小镇政府在规划的时候,通过对小镇院落、街道等公共空间形态的分析,重新规划并强化了特色文化在音乐小镇空间布局中的体现,而且根据音乐人游憩交往、集会庆典等活动的分布规律,合理布局了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为当地的居民和参与节庆的游客、乐迷提供了便利服务.

2.3相关层

相关层是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对于周窝和七都这样的以音乐为核心要素的小镇,相关层多涉及乐器加工、CD制作、音响设备等设施的活动.

周窝目前有以金音乐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各种规模的乐器厂18家左右,主要经营单簧管、长笛、萨克斯、提琴四大系列80多个品种400多种风格的乐器,90 %以上出口海外.以管弦乐器和配件为主营产品的周窝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的乐器产地,这对周窝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

七都音乐小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呈现出相关层的一些生产活动,但是2014年9月,太湖迷笛音乐产业园被授予“国家音乐产业示范园区”的称号,一些以音乐为主的相关设备公司将陆续入住该园区,届时七都镇的外围层活动也将陆续展开.

综上所述,周窝小镇和七都小镇在文化产业业态比重中的差异较为明显.周窝小镇由乐器加工制作起家,在音乐品牌建设、文化核心内容方面不占优势,但在外围层及相关层中占较大比重.相反,七都小镇是在迷笛品牌的推动下而发展起来的音乐城市,因此核心层与外围层所占比重较大,而有关后期制作的相关层占比较小.

3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差异分析

3.1迷笛品牌+音乐节+粉丝经济

迷笛摇滚学校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首先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并且成为音乐节的顶梁柱;其次迷笛通过中国摇滚迷笛奖颁奖礼、迷笛校园乐队大赛等节事活动吸引了大量粉丝;最后把狂热的粉丝转换为音乐制造者和旅游消费者双重身份,给举办地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2014年迷笛音乐节在太湖的成功举行,不仅成功传播了迷笛的音乐品牌,而且把音乐文化作为核心元素自然地融入到七都镇,以太湖迷笛音乐公园为活动平台,打造集音乐教育、培训、创作、制作、表演、体验和后产品开发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园区.音乐节结束之后,这里成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区,他们在这里进行音乐创作、排练、录音、交流,成为文艺爱好阶层的艺术领地.

3.2乐器制造+休闲旅游

武强音乐集团最初只是基于乐器生产的工业聚集区,文化产业核心层盈利比值小,主要停留在手工制造阶段,并没有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外知名文化艺术中心合作,逐步实现“乐器生产—产业集群—乐器展销—教育培训—小镇建设—文艺展演—休闲旅游”的全产业链模式.武强县政府在规划音乐小镇的时候依托了武强107个民间文艺团体形成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禀赋为武强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基础.此外,河北政府也颁布相关政策法规,注重官产学一体,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既体现了政府对文化资源禀赋的宏观把握和合理分配,又调动相关的企业积极配合,实现文化产品的品牌化规模,同时不断听取高校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与建议,保证了宏观指导与微观执行,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各个维度的有效结合.目前原创数字音乐基地、音乐水世界、军歌博物馆河北音乐中学、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等项目也正在积极推动.

4 启示

4.1打造核心层文化产业

打造核心层面的文化产业首先要做到产业链的开发,这是由核心层到相关层的扩展,周窝音乐小镇以相关层面的乐器制作为突破点,在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受到一些限制.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所以即使是依赖制作而发展的文化产业也可以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进行重塑,或是在乐器加工中加入创意设计以此发挥更多文化价值.相比之下,七都音乐小镇凭借迷笛品牌的成功植入,形成了核心层面下以音乐内容为主的城市音乐发展模式,但太湖迷笛音乐节的不固定性和缺乏地方特色的现象逐渐凸显,对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才能形成竞争优势.周窝和七都在建设音乐城市的道路上也必须与举办城市的气质和特点紧密结合.张北音乐节是我国目前音乐节中具有模范价值,它在定位的时候就以张北县独特的草原景观为亮点,将摇滚热情奔放、自由不羁的特征与草原的“原生态”氛围巧妙地结合,甚至将悠扬低沉、粗放狂野的马头琴搬上了舞台,成功地把本土文化元素与时代潮流结合起来,成为音乐节的杀手锏.所以对于在建设音乐城市中,如何将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的新元素结合起来成为突破的重点.

4.2文化产业园区规划

佛罗里达曾经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指出,一个富有文化创意的城市首先是因为有了包容、互动的城市氛围,并以此吸引了更多充满奇思妙想的人们融入进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他还进一步说明城市的文化、社会环境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一些地区的发展模式也不能简单的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标,而应该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培养居民潜在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武强音乐小镇在开发的时候,政府部门除了改建80多个商业经营门店还建成了各类乐器博物馆16个以及若干个音乐体验馆以及音乐家纪念馆等公共服务性文化场所.乐器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商业化的运作,但是文化事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该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必须要坚持文化根本的原则和底线.

4.3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同化

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层次.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层次又影响商业模式的路径和方向.我国当前由低到高的发展模式依次为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文化技术开发模式、文化市场开发模式和文化环境开发模式.对于一个城市、区域或国家的决策者来说,如何有效的结合利用资源和技术,既取得经济利润又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才是最大的挑战.

河北省是一个有雄厚基础的重工业大省,在文化产业建设中难免会遇到障碍.首先,要解决居民文化素养与城市文化发展协调问题.其次,目前河北省的邢台、邯郸、廊坊等地都在积极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如何保证内部发展的多样化和竞争的差异化也是河北省各地区应该重视的问题.例如,同样位于河北省的张北县也是依托音乐发展起来的文化小镇,张北草原音乐节更是享誉海外,这就要求河北省政府在做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规划时,有效分配两个音乐小镇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做到“博而求同,专而求异”的发展模式.当户外音乐节出现扎堆现象,乐迷们的消费体验成为检验各大音乐节是否成功的重要评价标准.

中国城市文化产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不论是以微观的商业模式思考,还是从以宏观的发展模式出发,都必须注重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以实现创新升级阶段的持续发展,实现产业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相融合的模式.

4.4加强产业间互助发展

周窝和七都在建设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的道路上都依托音乐节融入了旅游产业,因为户外音乐节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餐饮业、地产业等行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也为音乐产业链条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更多机会,例如通过音乐节开发专门的旅游方案,在举办地的郊区和开发商合作宣传地产项目.2009年热波音乐节在其楼盘保利198公园举行,音乐节举办期间,借着强大的游客优势,保利198公园共接待约2.5万人参观,销售额约为5 000万元.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不仅可以为音乐节的举办场地提供最大便利,同时也为地产商的项目做了最大程度的宣传[3].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设管司.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EB/OL].[2015-03-29].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201207/t20120731_867 2.html,2012-07-31/2015-03-28.

[2] 荆婵.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初探——以武强周窝音乐小镇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3(3):100-102.

[3] 陈长华.中国大陆户外音乐节发展现状研究[J].济南:山东大学艺术学院,2013:34-36.

(责任编校:李建明英文校对:李玉玲)

Research of Differences of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Music Culture Industries——Based on Comparision Between Zhouwo and Qidu

SHI Ju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ies in recent years, Many cities are striving to develop urban music culture industries in various forms to satisfy the public entertainment. Zhouwo town in Wuqiang County, Hengshui City and Qidu town in Suzhou City have both achieved the new model of driving urban development by music in form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 festivals, music education, music studio, music travel and so on. Whil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owns, By analyzing the music resources, proportion of formats and development model, we can find that the model of “from ‘core level’ to the ‘relevant level’ is different from the model of “from the ‘relevant level’ to the ‘core level’”, and both models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Wuqiang and Qidu, and it can als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other cities in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culture industries.

Key words:city music; culture industry; research on difference; Zhouwo; Qidu

作者简介:石俊(1992-),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读硕士.

收稿日期:2015-06-25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6)01-0049-04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对城市空间的依赖与改造——以民国苏州文化产业发展为例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培育壮大县域文化产业的探讨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