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大学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2016-03-16 12:24刘宝瀛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图书大学图书馆

李 娜,刘宝瀛

(1. 河北大学 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02;2. 衡水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地方应用型大学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李娜1,刘宝瀛2

(1. 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保定 071002;2. 衡水学院法政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地方应用型大学图书馆既是高校信息情报中心,也是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的展示中心;既是读者探索、求知、创新的家园,也是激发广大读者创新的乐园;它是校园里学生求知、潜心研究的最佳场所,也是他们接受环境熏陶、修德养性的重要教育基地.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所在地区的稀缺资源,它对地方的政治文明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素质养成、城市品位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应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引领地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应用型大学;地方应用型大学;育人功能;社会功能

刘宝瀛(1963-),男,河北景县人,衡水学院法政学院教授.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构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 月4日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同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讲到:“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要求广大青年做到:一要勤学,二要修德,三要明辨,四是要笃实.大学期间是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图书馆是服务学生的主要窗口,是学生密集出入、求知、探索、创新、研究的主要场所,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环境设施、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对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当地知识宝藏和信息集散地,是当地的稀有资源,应为当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供应.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在立足于学校教育和发展的同时,还应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需求相适应,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引领城市品位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1 育人功能

1.1使学生感受温暖的家园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宝藏,而且就自身特色的建筑体而言,也是艺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体.这里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安静幽雅的读书环境也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因此,图书馆的配套设施和装饰装修也应该体现舒适温馨,比如阅览座椅的色调和形状设计,图书馆墙体颜色及壁挂,书架的摆设,图书的分类典藏,进出学生温馨提示语言的设置,图书馆设置茶歇、冷饮,开辟教师或学生的研讨场所,资料的复印设施,文献传递,无线网络接口,馆际资源共享等等,学生进入图书馆应让他们感到有家一样的温馨,既有大家庭一样的活跃气氛,又有独居一室的安静,有超市一样琳琅满目的信息资源,又有给他们把这些信息资源装入大脑、带出馆外的便利设施.另外,要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为学生阅读提供便利.总之,图书馆给学生学习、研讨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和设施齐全的家园,使之爱馆如家.

1.2激发学生创新的阵地

大学生从中学校园进入大学校园关注最多的除宿舍、食堂外当属图书馆,而进入图书馆之初就会被优美的建筑外表所吸引,进入图书馆之后又会对馆内丰富的藏书资源产生惊讶,当他们进一步使用图书馆之后必定为其现代化的服务所震撼.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模式比如网上预约借书、现代科技查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和庞大的电子资源,这些都能够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图书情报信息情报中心为例.情报信息服务,最能反映出科技创新的节奏和步伐,对于21世纪这样一个科技迅猛发展、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互联网+”将使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式发生革命性裂变,网络信息的普及使各类信息的传播进入快车道,大数据传输几乎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对于一所高校而言,高效完备的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是建成现代化大学的基本设施,现代高校都把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而高校图书馆的情报信息中心,具备把全世界多样性的人类文明、科技进步、大量信息数据等进行对接、分析、压缩、整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数字化”的有机整体,然后向学校乃至全社会进行广泛传播.因此,图书馆在引领社会文明、思想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等方面,无一不使得学生产生对新技术的感叹和创新思维的激活.

1.3培养学生养德的基地

图书馆作为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在为学生提供学习、研讨场所的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实践的重要基地.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新的治国理政思想,首先要求图书馆必须丰富和加强德育教育资源建设,而且这些文献信息资源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深入浅出的,乐于接受的,让学生通过在知识的“殿堂”吸取营养,提高自身的德育修养.其次,良好的环境同样也会对学生的德育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正所谓环境育人.三是良好的服务和有效的管理对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也至关重要.大学图书馆是公共场所,在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各方面服务的同时,图书馆自身也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比如管理问题.现代图书馆为了方便学生借阅纸质图书,大多数图书馆的阅览室基本都是采取借、阅、习、藏一体化的开放式服务模式,这样就给图书的整序、排架带来了很大困难,如果学生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借阅和归还图书,既降低馆员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图书利用率.图书的借阅和归还过程很大程度地体现了学生的素质高低,有的不按规定将图书按次序归位,造成其他后续同学无法借阅该藏图;有的违规用图书馆图书和自己图书抢占座位,人走书在;有的把自己喜欢的文章从图书或期刊上撕下来带出图书馆;有的和馆员发生冲突甚至辱骂馆员;有些男女同学在阅览室有不雅行为等,这些道德行为缺失现象都会在图书馆这块“自由圣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图书馆和各个学生教育管理部门通力配合,在提高馆员素质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尊重劳动,懂得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1.4打造和谐校园的缩影

和谐图书馆是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图书馆的和谐氛围能一定程度代表学校的办学思想、教风、学风,职工素质、管理水平和学校实力等.图书馆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校园内人员最密集,学生流量最大的场所,这里经常承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迎接各级、各个领域领导参观,开放社会知识阶层借阅等活动,这些活动比较真实地展示了学校知识资源财富和互联网应用技术.通过学术活动汇集各类专家、精英,一方面对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的学风教风、科研创新的一个检验,从整体而言,图书馆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品味,这里的藏书质量、数量及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能够很大程度反映一所学校的学科层次和专业水平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能够一定程度反映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通过图书馆超前的服务质量,能够反映馆员及管理人员选配情况,反映出学校管理层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而各类读者在这里孜孜以求的风貌又能反映一所学校的教风、学风、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和谐的图书馆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和谐校园,打造和谐图书馆是提升办学效益、扩大学校影响力,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2 社会服务功能

2.1面向地方以“互联网+”的思维建设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源,如何把所储藏的海量信息发射出去,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播发射,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作用,要求图书馆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必须用现代思维或者说“互联网+”的思维去构建,而且要逐步发现或完善有关互联网的思想和方法,这对大众群体而言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这些思想和方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互联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它要求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决定一切.用户思维与之前图书馆的“读者至上”“一切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是非常一致的,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回归人性的思想.

2.2面向地方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地方性大学的办学定位,一般都是立足于当地,服务于当地社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丰富当地文化建设.面对不同的地域,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侧重面也不尽相同.

第一,设置在中小城市或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大学,其图书馆的资源一般都是当地的稀缺资源.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大学自身的发展带动了图书和信息资源配置的不断增加,并且也再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大学图书馆在校园内发挥着信息资源的储备中心或信息资源博物馆和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大学的所在地,如果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规模较小的城区,那么一般在城市资源配置方面,公益性图书馆的各种配置还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主要表现在:一是场所规模小或场地供应不足;二是信息量不足,已有的图书或电子资源不能满足社会各层的需求;三是资源信息陈旧跟不上科技进步或创新的步伐;四是服务单调化、服务质量达不到读者的要求.这时,资源信息丰富、与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同步、设备设施齐全、服务现代化的地方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就会彰显其重要作用,从而也弥补了当地资源配置缺失或不足的现状.

第二,地处规模较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的地方性大学,一般都具备非常突出的办学特色,图书馆馆藏资源在某个领域同样也是领先的、完备的,服务也是现代化的,具备这些优势的图书馆面向地方社会进行服务,对当地的文化知识资源也会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充分满足相关领域读者需求,其作用也不可小视.

2.3面向地方增加有效服务功能

第一要整合信息.图书馆面向地方社会进行服务,必须了解和掌握地方各个方面的需求情况,这就要求必须进行前期的社会调研,然后将各种不同的需求信息进行整合分类,确定不同类别的服务群体或服务个体.整合信息就是将现有的高校图书馆所有信息资源按照社会不同的服务对象(群体或个体),整合成不同的信息模块.第二要制定相应的服务措施.不同的对象所需求的服务不尽相同,图书馆应按需制定不同的服务方式.对群体性服务,要针对群体中的个体素质的差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式或信息输送方式.第三要进行普及利用.地方高校一般均设立在地级以上城市,这些城镇一般都会建设一定规模的公共图书馆和开放式书店.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地方公共图书馆无论是从藏书品质、藏书品种以及电子信息资源的储备、电子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等方面和大学图书馆均有较大差距.要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图书、信息资源服务社会惠及百姓,就必须和当地公共图书馆实行资源共享,用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模式将高校图书馆的所有文献信息资源传送到社会读者,提升知识的利用价值.对于地处发达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同样也用互联网+的理念和当地公共图书馆对接,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互补的效果.

(责任编校:李建明英文校对:李玉玲)

The Educational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Library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LI Na1, LIU Baoying2
(1. Library of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China; 2. 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s,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Abstract:A library in a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is not only the center of information in the college, but also the exhibition center of the culture and spirit of the college; it is the homeland for readers to research knowledge and the paradise to aspirate innovation; it is the best place for students to concentrate on studies as well as the vital educational base for students to strive for virtues. The college library is the rare local resourc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building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the form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city grade. The college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need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Key words:library; college library;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educating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作者简介:李娜(1974-),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5-03-27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6)01-0073-03

猜你喜欢
图书大学图书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图书推荐
大学求学的遗憾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