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宗教热与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比与分析
——基于对全国1200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

2016-03-16 15:32梁健惠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信教宗教信仰问卷

梁健惠



高校宗教热与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比与分析
——基于对全国1200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宗教升温现象,大学校园里宗教文化也越来越吸引着大学生们的关注。通过对以广东省高校为主的全国1200名在校大学生展开“大学生宗教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分析近年来宗教升温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未如人意这一对现象的实质及原因,从而探索出高校应对宗教升温这一现状应有的对策。

大学生;宗教热;思想政治教育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宗教升温现象,在某些地方和某些层面,宗教的影响正急骤扩大。大学校园也不例外,宗教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关注。总体讲,在当今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也不能不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还没得到应有的发挥,即使国家和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仍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渴求,甚至倍受诟病。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在青年学生的接力奋斗中才能实现。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因此,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宗教观现状,总结出近年来高校宗教升温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未如人意这一对现象的实质及原因,以及揭示宗教升温这一现象背后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设计了“大学生宗教观调查问卷”,于2015年间对全国1200名在校大学生(以广东省高校为主)展开了调研。同时,以调查问卷为基础,我们还有针对性地面向部分高校师生进行了访谈调查,结合近年来相关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参阅对比,归纳总结了当前大学生的宗教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研究的假设是:

(1)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宗教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与民族特点: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是模糊的,对宗教态度是宽容的,对宗教价值的理解大多出于感性,对宗教文化的热情源于对其文字、艺术之美的欣赏,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徒所占比例不大,参加宗教活动往往是为了寻找心理慰藉与情感互动,有着较强的世俗性和功利性,缺乏对宗教的根本性认同。

(2)目前总体上高校里思想政治教育仍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但是面临着来自宗教升温的压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滞后与不足,应当在教育功能与教育手段方面向宗教学习与借鉴。

(3)大学校园对宗教的管理是有效的,大学生的宗教观主流是正确的,但是学校对对宗教知识缺乏适当的的教育和有力的引导,学生对宗教由好奇发展到感兴趣,继而自己寻找途径了解。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缺位,导致学生有可能被误导,只看到宗教正面、积极的作用,却看不到其消极的一面。

二、调查分析

本研究通过组织学生以在他们的同学朋友关系网中派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向以广东省高校为主的当代大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分析。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08份,有效问卷为1000 份,有效回收率为90.25%。本调查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接受调查的男性人数508 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50.8%;女性人数为492人,占49.2%。

2.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接受调查的农村生源人数为348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34.8%;城市生源人数为652人,占65.2%。

3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者57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5.7%,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者808人,占80.8%,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者135人,占13.5%。

4.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接受调查的理工类学生333 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33.3%;文史类学生412 人,占41.2%;表演艺术类学生86 人,占8.6%;视觉艺术类学生158人,占15.8;体育类学生11人,占1.1%。

5.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接受调查的党员人数为143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14.3%;团员人数为666 人,占66.6%;群众人数173人,占17.3%;民主人士为18 人,占1.8%。

6.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接受调查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156 人,占15.6%;大学二年级学生为516 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51.6%;大学三年级学生为222 人,占22.2%;大学四年级学生为91 人,占9.1%;还有研究生15人,占1.5%。

7.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接受调查的汉族学生为920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92%;少数民族学生为80人(维吾尔族29 人,壮族42 人,其他9人),占8%。

8.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关于人生追求的回答,表示“有且很明确”的362人,占有效数据的36.2%;“有但不明确”的566人,占56.6%;“没有人生追求”的72人,占7.2%。

9.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明确信教的有89人,占8.9%;目前不信仰但有兴趣将来也许会信教的有616人,占61.6%;明确不信教的有295人,占29.5%。

(二)被调查对象中信教大学生情况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9人信仰宗教。其中,按性别划分,男生57 人,女生32 人;按生源划分,农村22 人,城市67 人;按政治面貌划分,党员3 人,团员62 人,群众24 人;按科类划分,理工类学生14 人,文史类学生29 人,表演艺术类学生8 人,视觉艺术类学生37 人,体育生1人;按年级划分,大学一年级学生22人,大学二年级学生29 人,大学三年级学生30 人,大学四年级学生8 人;按家庭经济状况划分,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有11 人,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有72 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有6 人;按民族划分,汉族学生87 人,其他少数民族总计2 人。由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高校信教大学生比例不高,这与臧丹等人2014年对吉林省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结果一致。但是与其不同的是,本调查发现男生信教的比例比女生高,而且全数据方差分析亦表明,男生信教的程度显著高于女生(F=6.58,p<0.05)。信教学生所在年级差异不明显,各年级都有少数学生信教,毕业生相对更少一些;但是科类差异是存在的,文史类与视觉艺术类学生信教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科类的学生。文史哲与艺术类的学生由于学科特点接触到宗教文化的机会较多,因此信教比例较高。

对入教的背景和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宗教信仰的89位大学生中,有29人是家庭宗教背景自然入教;36人是在“人生感觉到迷茫和困惑,又难以寻求到帮助时”选择了加入宗教的;10人“感觉缺少爱”加入宗教;因“生活压力”“感情伤害”“家庭纠纷”等应激性事件而入教的11人,另有3人是其他原因(对宗教好奇、感兴趣等)。选择信仰宗教的原因中排位前四的分别是:“受家庭环境影响”、“对宗教文化(包括教义)的向往”、“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以及“喜欢宗教信仰群体(团体)友爱的关系与气氛”。有54%信教的同学表示皈依宗教后“心态更加平和,对现实容易接受”,45%表示“道德上更加自律”。无宗教信仰的学生对身边有宗教信仰的同学的评价排前四位的分别是“助人为乐”、“真诚”、“博爱”、“善良”,负面的评价只是个别:“奇怪,不可思议”(14.4%)、“虚伪”(10.4%)、“严厉”(6%)、“自私”(1%)。这一现象表明,大学生信仰宗教较多的是为了修身养性,寻求精神抚慰,强化自身的群体归属感。宗教调查结果再次说明宗教具有精神层面的安抚功能。

所有的宗教都包含有神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但是调查发现,89位信教学生中只有16人认同命运是由神主宰与决定的,65人认为自己才是命运的决定者。对宗教本义的调查发现,只有22人清楚并坚守其所信奉的宗教的教义教规,其余67人皆不同程度地表示对其说信奉的宗教认识模糊,并且基本没有参加宗教仪式。当问及“当个人宗教信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冲突,甚至影响了你的就业和事业的开展时,你会否放弃宗教信仰”,绝大部分(62人)人选择了可能会,只有20人表达决不放弃宗教信仰。由此看出,信教学生中的中大部分都缺乏对宗教的根本性认同,他们对宗教价值的理解大多出于感性,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徒所占比例不大,他们的信教动机有着较强的世俗性与功利性色彩。这一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设一。

信教者中具有家庭宗教背景的占了较大比例,且这一部分人家庭经济均为中上水平,这说明家庭中父母信教的行为对后代信教的影响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且稳定性较强,从这个截面分析,宗教信仰渐渐从个人精神层面到社会性层面扩展。

(三)“宗教文化”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

宗教传播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影响,但宗教的唯心主义本质使其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对立。本调查让1200名大学生们对二者进行假设性的自由选择,结果发现,428人认为“宗教文化”教育“更让人易于和乐于接受”,572人选择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对“宗教信仰与现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无抵触”这个问题, 56.2%的学生认为二者可以并存、局部对立;26.7%的学生认为二者相互补充;17%的学生认为二者是对立的。面对“宗教信仰与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否冲突”这个问题,47.2%的大学生认为两者相互补充大部分可以并存,50%的人认为两者局部对立但可并存,2.8%的人认为两者尖锐对立。关于“在我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宗教应该和可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31.3%的人赞同宗教是民众道德行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维系良好道德风尚的重要机制,44.8%的人赞同宗教是中华民族伟大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26.8%的人赞同宗教文化有生动形象的文艺情趣,只有5.6%的人认为宗教会麻痹人的主动性和科学创造精神,5.3%的人认为民族宗教中的某方面不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甚至与现代化建设背道而驰。总的情况显示,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亟待符合党和政府宗教政策的教育做强有力的纠偏和引导。

目前不信教的911位学生被问及原因时,最多的选择(多项)是“对宗教没有太多的了解,谈不上信仰或不信仰的问题”(637人),然后依次是“家庭及周围环境没有相关影响”(358人),“感觉宗教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与自己的实际没有太多的联系”(305人),“学习压力大,没功夫去思考这些问题”(170人),“感觉宗教是与社会上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108人),“个人信奉唯物主义,宗教是愚昧迷信”(107人),“不能接受宗教教律”(87人),“宗教信仰与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相背离,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只能放弃宗教信仰”(40人)。

从以上的对比调查,再结合前面的调查数据——“不信仰但有兴趣将来也许会信教”的占总人数的61.6%,可见,调查结果印证了假设一和假设二。新中国一以贯之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青少年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前期基础,其正面的作用及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宗教升温的现象确实存在,虽然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徒不多,但潜在的宗教信徒比较多,绝大多数青年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相对宽容,关注宗教所起的作用是以正面的为主,而忽略其消极的一面。新形势下虽然信教学生的比例很小,但其中坚定地拒绝宗教的并不多,不信教的学生中对宗教多采取观望态度,这部分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很有可能转为教徒。

本调查设置了开放性题目,让大学生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描述,以进一步了解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的教育效果。由于无法对主观题进行精确量化,对有代表性的反馈摘录如下:

在内容上,“宗教文化更为故事化,生动形象,易被接受”,“宗教文化生动,感性中有理智,较深刻地让我知道一些高尚品质的吸引力”,“宗教比较虚无,与自己的实际没有太多的联系,而且不同信仰会排斥,包容性不够。”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比较注重科学,实事求是”,“有具体的的思路简单易懂,有框架的知识容易吸收,所传授的知识更加贴近世界,比较正式,更具真实性,对人类生活与活动更有帮助。”,“从小学到大学足足上了16年,而且经常因为考试需要背一些书,甚至在不懂事和幼儿园时父母和老师都开始教导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话,这是根深蒂固的”,“是每个学生从小就接触到的思想……但是容易让学生内心麻木,产生抵抗感。”,“主要以教科书为主,通过上课讲授给学生传达思想,一般比较严肃,学生十分厌倦而没有更多的心思去体会其精神内在。”,“体系完整,但是内容刻板,特别教条主义,与人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脱节”,“宗教教人如何在生活中独善其身,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政治教育,教人爱党爱国家,但并不是任何人都有兴趣谈政治,影响政治”。

在教育方式上,“宗教是潜移默化型的”,“是理解和熏陶、感化”,“有种自然吸引力,感化力,说服力,让我觉得我有权力选择要成为怎样的人”,“注重‘个人体验’和‘信即有’,对信众的拉拢主要依靠物质接济和某种精神许诺”。而思想理论教育是“课堂教育,思想灌输,甚至以考试检验,是被动接受型”,“强输硬灌,对我来说是耳边风”,“每个人都有悖逆心理,过分强调的事情就有要去反一反的冲动。”,“用感化的方式可能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教育环境上,“宗教不受特定的教育环境限制,可以通过教堂(佛堂)聚会、户外谈心等给你一个净心、放松、并且是自愿的环境下进行教育的”,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却更多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课堂环境下强迫接受”的。

通过对比性调查分析发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确实存在滞后与不足,可以并且应当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者的队伍建设等方面大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增强感化能力,同时发挥知性理解、情感互动、修养提升的作用,增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解释话语权,以铸造青年学生的灵魂,在争夺青年心灵的阵地战中,有力地战胜宗教渗透和假借“宗教文化”之名的传教活动。

(四) 校园内“宗教文化”传播的状况

本调查发现,大学生了解与接触宗教知识的途径最高比例的是媒体(占34.1%),然后依次是课外书籍(29.4%)、学校相关课程(24%)、家庭熏陶(17.5%)、熟人朋友介绍(16.7%)等,遇到校园传教的仅占3%。这些来自有限样本的数据似乎反映大学校园对宗教的管理是有效的,大学生的宗教观来源基本上是来自主流的。然而,调查结果也同时显示,大学生对于一些宗教政策并不了解,甚至出现误解。关于“中国共产党员是否可以信教?”,55%的大学生给出了否定答案,24%的人认为教徒可以入党,21%的人认为入党后也可以信教。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团员大学生有信教趋势占很大比例,而且有3名党员学生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个别党员党性不足,较多团员对于入党与信教的关系的认识模糊,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一次新的考验与挑战。另外,在国家民族宗教政策调查中发现,只有6.7%的学生对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很熟悉,20.9%基本了解,31.9%的人表示不够了解,40.5%的人表示很不了解。

由数据可见,当前高校对宗教的管理普遍力度较大,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国家宗教政策的宣传并不到位,对宗教知识的介绍要么为空白、要么演变为正面渲染和传教,导致学生有可能被错误引导,只看到其正面的积极的一面,却忽视其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消极的一面,以及由此给信众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信徒过分倚重宗教教义,在人生观上会产生宿命论思想,对世俗之事漠不关心,个人事业上不思进取,把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于宗教的传播,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片面、简单等。

三、总结与思考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我们认为高校在应对宗教升温这一现象时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宗教升温现象可能会长期存在,我们有必要对由此带来的影响作更冷静与深入的探讨。要强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毫不含糊地贯彻中央精神,有力地抵御宗教对高校的渗透,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宗教升温现象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并且应当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者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显著的改革。严格按照中央政策阐述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等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领域的关系,及时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宗教观、文化观与价值观。

(3)针对大学生对“宗教文化”的态度,加大宗教政策的宣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校园的宗教升温现象更主要的表现为大学生对“宗教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对宗教问题的宽容度与接纳度越来越大。由于学校对相关政策的普及与文化教育的力度均显不够,缺乏引导大学生客观科学地认识宗教文化的有效途径,导致大学生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呈现空白甚至出现偏差,进而让别有用心者有可乘之机。因此,必须加强对国家民族宗教政策以及科学宗教观的教育。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倡导高尚的人生追求。宗教的心理慰藉功能迎合部分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的某种心理需要与精神追求,宗教热侧面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多元社会价值背景下出现精神空虚与人生目标紊乱的现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这一情况时的工作缺失与失效。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健康人格,在大学校园里丰富校园精神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1]臧丹,李刚.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报告[J]. 才智, 2015.(1):29-31.

[2]牟钟鉴. 宗教文化论[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3-40.

[3]鱼雅妹,阮玲玲. 论宗教道德教功能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0(1):54-56.

[4]宋晓甜. 美国宗教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J]. 改革与开放,2013(1):191-192.

[5]檀传宝. 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兼论学校德育的相关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6-83.

[6]王美娅,曾慧芳. 论我国现阶段宗教热的原因及对策[J]. 新学术,2007(4):59-61.

[7]李晓宁. 校园宗教热、民族热现象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57-161.

责任编辑:徐映奇

D648

A

1672-3562(2016)03-0100-05

猜你喜欢
信教宗教信仰问卷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问卷网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
“造神” 与“娱神”——论民间宗教信仰与20 世纪小说的政治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