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2016-03-16 14:35
环球市场 2016年8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历史

张 娥

苏州大学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张 娥

苏州大学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是由国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文化需求的无法满足、互联网的技术支持等是其内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推行以及加大意识形态的输出构成其外部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练就“火眼金睛”,同时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国家与民族认同感,毫不动摇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虚无主义;原因;对策

一、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

苏联解体带来的社会主义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契机,但随着新中国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其传播有所收敛。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期,为什么历史虚无主义又沉渣泛起,试图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合规律性,来质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我认为,必须从国内外两方面去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

(一)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国内环境

1、社会条件: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社会问题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为事物发展提供条件。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重新大肆传播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转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市场经济一方面带领中国走出了积贫积弱的困境,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与此同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社会问题却在与日俱增。当社会内部矛盾集聚逐渐冲击政府的公信力,一部分人便在西方错误思潮的煽动下动摇了社会主义信仰,历史虚无主义因此乘虚而入,试图通过否定历史、否定英雄人物,进而达到否定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所以,社会内部矛盾的恶化加上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成了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现实条件。

2、文化条件:物质需求满足后文化需求满足的缺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在满足基本需要(包括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之后,就会去追求新的更高的层次的需求,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文化需求便是自我实现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为人民解决的主要是低层次的需求,精神需求、受教育的需求因此被忽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需求层次自然也从物质领域转入了精神领域。虽然市场经济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但纸质书携带不便、普通群众的理解能力无法与学术著作的水平相匹配等问题,依然使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历史虚无主义凭借其“娱乐化”、“大众化”的特点,吸引了对历史感兴趣但又缺乏基本的历史知识的普通大众,适应了普通大众追求高效、便捷、趣味性强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无法与普通大众文化需求相契合导致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

3、技术条件: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威尔·杜兰特曾说:“在我们这个觉醒的世纪里,最令人沮丧的发现之一,就是科学的中立:它随时愿为我们疗伤,也随时愿为我们杀人;它能为我们建设,破坏起来也更厉害”,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世界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这一技术的革新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与此同时,网络暴力、负面新闻疯传等负面影响,也严重冲击了传统媒体辛苦建立起来的价值观。而很多网络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因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传播快、覆盖范围广、匿名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格外青睐。以互联网为媒介,历史虚无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沆瀣一气,通过否定中共党史的已有结论来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历史虚无主义并未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呢?归根结底是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其传播范围与影响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是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外部环境

1、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从未放弃通过和平演变腐蚀社会主义的政策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不应孤立地研究这一种思潮,而应把它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联系起来,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不难发现,这些思潮的传播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政策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到苏联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一直尖锐对立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扩大,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意识形态的斗争有所缓和。由于世界各国息息相关,战争的巨大破坏性性可能导致两败俱伤,于是西方放弃“武力”,采取了更加隐蔽但威力更大的“和平演变”政策,试图让人们从身体上的“被动屈服”变为心理上的“彻底屈服”,达到从内部瓦解。过去的几十年,意识形态的斗争虽然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放弃意识形态的输出,只要社会主义国家依然存在,这种意识形态的输出就不会停止。因此,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持续推行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原因之一。

2、中国迅速崛起带给西方的危机感使其加大了意识形态的输出

1840年鸦片战争开启近代史时,中国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封建主义国家,经历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内战时期之后,更加满目疮痍。在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从一个如此贫穷的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和平崛起的中国给西方妄图称霸世界的图谋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所以西方致力于宣传“中国威胁论”,试图引起世界其它国家对中国的抵制。中国的强大决定了他们无法通过军事力量武力征服,只能从思想领域出发混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认知,使人心涣散,削弱中国,西方国家才能肆无忌惮地推行其霸权主义。因此,在中国迅速崛起的过程中,西方“危机感”加强进而大肆传播其意识形态是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应对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路径探析

(一)应从“内忧”着手,而非致力于解决“外患”

历史作为一个时代发展的印记,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对历史的研究不能主观的歪曲,它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密不可分的。历史虚无主义抛开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为的“重构”或“重评”历史,实际上不自觉的步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这种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历史观是必须要进行批判的,但我们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批判阶段。

1、解决现实问题,拒绝停留在批判层面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用批判做武器来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停留在批判阶段,忽视解决现实问题,必然“治标不治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关节点,当务之急应该解决的是历史虚无主义在现实土壤下何以滋长的问题,解决了其滋长的现实土壤,才能让其丧失话语权。因此,如何解决经济建设中带来的环境污染、政治建设中的权力腐败、文化建设中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网络环境中不良思潮的蓄意攻击等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方面,我们应看到,解决这些问题时间之紧迫;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理性的去看待这些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认识,立即采取行动,与此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它是过去发展日积月累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从解决问题的主体来讲,政府应该制定科学的决策、立即采取行动,并保证决策的实施;从解决问题的客体来讲,应该给党和政府充足的时间,明确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而不能急功近利。

2、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传播大众化

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除了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其题中应有之意,而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更应引起广泛的重视,只有催生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上升到对国家的认同。面对目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消费的便捷性、娱乐性结合起来,在保留精髓的同时采取简单、快捷、通俗易懂且具有趣味性的形式来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3、加强网络生态建设,用唯物史观练就“火眼金睛”

对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原因的探究,必须充分的了解它的各种形态。 网络以其传播的快捷性、便捷性、匿名性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青睐。其传播范围之广、影响范围之大,都是传统媒体无法超越的。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了网络传播的这一特质,通过“娱乐”、“恶搞”、“碎片化”历史的方式,达到虚无历史、摧毁英雄人物形象的目的。基于此,对网络生态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如果任由这些“歪曲的历史”横行,历史的真相就会被淹没在滔滔质疑声中。

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广泛传播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是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发生的,它是客观的,不能被任意主观的曲解。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应讲求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从唯物主义出发,打破历史虚无主义的肆意歪曲,只有用正确的历史观武装头脑,才能练就辨别历史真伪的火眼金睛。二是传播史实。在网络一片乌烟瘴气中,传播历史事实,廓清认识误区,明确历史的发展是各个历史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用史实武装头脑,才能拥有正确的历史观。三是传播的形式应大众化、多样化。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新时期,追求的是快捷、高效且富有趣味性。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要求主流媒体应适应大众的文化需求,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传播正确的历史观以及史实。

(二)在解决“内忧”的基础上,致力于解决“外患”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国内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无疑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的团结性,当人民群众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正确的选择,西方试图从外部攻破的图谋自然不攻自破。马克思曾说,“凡是要把社会组织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群众自己就一定要参与进去,自己就一定要弄明白这为的是什么,他们为争取什么而去流血牺牲”,只有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坚信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和首要条件,才能更广泛的凝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识。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对西方错误思潮的学习研究,做到“知己知彼”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对各种错误思潮的特点、传播方式、本质、最终目的、危害以及内在联系等进行研究,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迅速识别并规避其危害。

2、培养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意识形态认同,传播中国话语,掌握主动权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抬头,主要得益于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泛滥。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韩潮”、“日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冲击很大,这导致新时期的青年对我国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不足,反而认为“只要外来的就一定是好的”,给了历史虚无主义可趁之机。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意识形态认同。除此之外,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奉行“韬光养晦”的和平外交战略,这使我们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攻击时,缺乏相应的话语体系。为此,我们应该在国际上积极发声,变“被动”为“主动”,将事实和真相展现给世界人民,不给历史虚无主义以可乘之机。

综上所述,只有深刻分析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国内外环境,探寻背后隐藏的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最大限度的降低其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入侵,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等协同合作,而共同解决现实问题才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如何解决新时期出现的复杂社会问题,进而营造“天朗气清”的思想环境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1]龚书铎.历史虚无主义二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5,(5):49-51.

[2]周希希,姜迎春.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综述[J].中国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4,(5):26-30.

[3]陈鑫.当前国内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综述[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4):123-128.

张娥(1991—),女,汉族,湖北宜昌,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苏州大学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马克思理想观及其当代价值”(项目编号:KY2016904B)阶段性研究成果;苏州大学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把握系统性——基于对学生组织的典型调查”(项目编号:KY2016906B)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历史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有互联网思维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