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2016-03-16 20:00赵金霞
改革与开放 2016年24期
关键词:马克思话语生活化

赵金霞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赵金霞

本文站在日常生活的维度探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具体的引导策略。马克思的“回归生活世界”重视实践的思想构成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理论基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和立足点需要向生活世界转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实现需要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立足点,寻找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契合点,开展意识形态日常话语构建,创新日常生活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培育多元主体,探索意识形态生活化的有效路径和机制。

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立场逻辑

1.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理论基础

重视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讲,日常生活领域是指人们一切活动的基础,具体包括: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以日常语言为中介,以情感为基础)和日常观念活动,凭借传统、习惯、经验和情感等文化因素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日常生活领域也造就了个体存在的社会关系总和。

“生活世界”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而马克思的“现实生活世界”理论备受瞩目。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显然,马克思凸显了“现实生活世界”并将之赋予高于一切的优先权。马克思的“现实生活世界”建立于“实践”基础之上,“实践”是呈现人的生活世界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展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②马克思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来理解,这为人的生存和现实生活寻找到了真正的合法性根基,实现了“现实生活世界”的真正回归。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的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③这就是说,“生活世界”是一切人类历史的逻辑起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展开的实践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道德的、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都是在“生活世界”中发端。高校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教育正是建立在“生活世界”这个逻辑前提之上。

2.回归日常生活,开展意识形态研究的立场

回归生活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从关注“抽象的人”向关注“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命状态和生命世界的回归。只有对日常生活保持自觉介入、反思和提升的姿态,并致力于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建立在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考察大学生是如何展开自己的生活,以及如何把相关的文化背景带入公共的社会生活之中的,简言之,就是要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背后起作用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高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才能促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最大效应。立足于生活世界才能寻找到破解意识形态教育难题的钥匙。

二、高校日常生活维度意识形态教育构建的必要性

1.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和立足点向生活世界转变的必要性

我们需要认识到,现阶段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影响还显薄弱。在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日常生活维度长期被弱化,甚至被忽略,以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未能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个人主义、消费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迅速迎合学生的需要,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流。现阶段高校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教育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内容教条主义与虚无主义倾向并存。第二,教育灌输对非日常生活的全覆盖与对日常生活零覆盖并存。第三,教育主体越位与缺位并存。④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普适性向生活性转变的必要性

高校的意识形态的普适性由于缺少生活化的语言而失去了指导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进而也失去了创造力和生命力。意识形态教育话语需要走向生活话语。意识形态教育话语的理论性和文本性忽视了青年学生的理解力与接受力,造成了意识形态话语失语或失效。如果脱离了青年学生的生活境遇和文化需要,那么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就收不到实效。在日常生活面前“失语”,这将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一定范围内被“边缘化”。教育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需要强化文化熏陶。所谓的文化熏陶是一种隐形教育,能使青年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去自我感受、自我领悟、自我提升,不知不觉升华为自己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外化为个体的实践,关注过程性和认同性。

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叙事视角和维度存在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被写进教材,在话语上采用宏大的叙事结构。在这个结构中青年学生是置于被教育、被改造的位置,马克思主义学习带有强制性。宏大的叙事结构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只有转化叙事方式的视角和维度,把握话语阐释的有效范围和具体语境,才能在社会文化语境中具有阐释和分析的有效性。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向日常生活意识形态转化的必要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要真正实现大众化传播,就必须回归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揭晓曾撰文指出,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活化传播的主要问题有:意识形态传播偏重政治性,遮蔽了生活性;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倚重灌输性,轻视说服性;意识形态传播话语偏重学术性,缺乏通俗性;西方意识形态日常生活渗透的隐蔽性。⑤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也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的重要问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实现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认同与内化。从而克服政治性对生活性的遮蔽,实现意识形态教育与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构;克服灌输性对说服性的遮蔽,实现宣传与受众的统一;克服学术性对通俗性的遮蔽,实现非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教育与日常生活教育的沟通;克服西方意识形态的隐蔽性渗透,在日常生活领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对资本主义错误思潮、普世价值的批判,实现非日常生活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在传播方式上的统一。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实现

当前高校亟须把意识形态教育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向日常生活的回归作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建立贴近日常生活、体现日常需求、指引日常行为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

1.塑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契合点,促进其向日常生活的嵌入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实现重点在于塑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契合点,促成其向日常生活的嵌入。塑造好三个契合点。第一个契合点是需求方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与青年学生需求相适应,找准青年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将宏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操作性强的任务,将意识形态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第二个契合点是认知方面。将意识形态转化为符合大学生生活认知图式的形式,让青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培育。让青年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需要实现由理论术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化,从“基本原理”到“生活道理”的转换,需要进一步完善青年学生守则,将意识形态观落实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让青年学生自觉以此为标准,促进日常生活的改造。第三个契合点是情感方面。意识形态教育是一种情感存在,需要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进行社会精神的传播和生产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着眼于细节,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情感上的敬佩与认同,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

六是实验室安全运行和规范管理还有待完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安全制度、设备使用与管理制度、设备维修预审批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等还有待完善。

2.转变宣传话语方式,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日常话语建设

(1)开展意识形态日常话语建设,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活化的意识形态话语引领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才是真正地掌握了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同时有效地避免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生活观念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掠夺。我们要从变革青年学生的习惯入手,面向日常生活中的青年学生,提炼日常生活话语。

(2)转变宣传话语方式,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高校意识形态话语需要紧贴时代和生活,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学习大众话语,彰显话语的大众化和日常生活化。学会使用语录体、评论体、段字体、小说体等幽默诙谐的文体风格,使得“硬”理论“软化”,增强大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从表达方式来说,要求有配图、音频、视频、网址链接等方式,抓住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学习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因势利导,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从应用主体方面,采用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方式,使用网络图文、直接连线或对话参与等方式及其传达信息、引导舆论。转变话语宣传方式,才能解决意识形态宣传的实效性问题,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3.创新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教育目标和内容,培育多元主体,开展意识形态教育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改变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概念化、理论化和抽象化造成的与日常生活契合度较低的情况,高校意识形态内容应该生活化,做好两个有效结合,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青年学生生活的有效结合,另一个是国家的社会发展与青年学生生活的有效结合。通过两个结合将抽象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可分解的个人价值和日常生活准则。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形式的生活化。高校需要研究“渗透性”意识形态教育模式。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渗透:(1)高校不同领域中的渗透。高校需要倡导社会主流意识在不同领域的学科之间有所渗透。(2)校内外文体实践活动中的渗透。渗透教育开展可以依托校内外文体实践活动。比如,升旗仪式、运动会、演讲比赛、优秀宿舍评选等活动。(3)校外社会实践中的渗透。比如,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义工志愿服务、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激起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可。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的生活化。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渗透到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特别要注意从青年学生衣、食、住、行等细节处入手,从青年学习的学习、交友、情感问题、身心健康、甚至娱乐休闲等方面贯穿意识形态教育。这些生活细节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死角”,需要高校从细微处关心青年学生的生活,真正走进青年学生的生活。

引文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④颜冰,杨爱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迷失与构建[J].学理论,2015(15):257.

⑤揭晓.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日常生活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5(6):69-71.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52

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5WSZ024)]

猜你喜欢
马克思话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