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畲族民间艺术及其文化透视

2016-03-16 22:46邱国珍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成县民间工艺畲族

邱国珍

(温州大学 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35)

温州畲族民间艺术及其文化透视

邱国珍

(温州大学 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35)

《专题:温州民间工艺与民俗研究》编者按 温州传统民间工艺有着悠久和辉煌的历史,是全国传统民间工艺重要产地之一,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由于温州人口众多,农耕资源稀少,长期以来,传统民间工艺作为人们的另一种生存方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缘于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温州传统民间工艺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密切融合,并渗透于精神信仰、生产方式、生活需求等各个层面。本期专题由温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温州市民俗学会副会长、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温州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潘一钢主持。本期专题的4篇论文,分别从温州畲族民间艺术特色、民间工艺展示、温州民间工艺应用、温州民间工艺美学传统四个不同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推进更深入地研究区域民间工艺抛砖引玉。

畲族民间艺术以口头、表演和图形的形式记印着本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畲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及其审美意识。温州畲族民间艺术,如织带、剪纸、刺绣和雕刻等,是畲族文化性格的镜像,也是畲汉文化互动的载体,具有性别角色突出的特色,并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寓意性和形象性。

温州;畲族;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文化性格

畲族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总人口70多万人[1],主要分布于闽、浙、赣、粤、皖、湘、黔7省100多个县(市)。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记录本民族语言的文字,其文化传承主要靠言传身教,这就孕育了一代代的民间艺人,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畲族民间艺术以口头、表演和图形的形式记印着本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畲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及其审美意识。畲族民间艺术是畲族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民歌、舞蹈、工艺美术都承载并折射着畲族民俗文化。从题材和内容看,畲族民间艺术充分表现了鲜明的山地民族特点。作为一个历史上迁徙不定的民族,一个以山地游耕、采樵为主辅以狩猎的民族,畲族人民用歌喉发出民族的声音,用双手创造被后世誉为“艺术”的物品。无论是悦耳动听的畲歌,还是色彩斑斓的服饰;无论是法师的舞步,还是工匠的手艺,无不彰显民族历史的脉络,昭示鲜明的民族特色[2]。

畲族是温州迁入最早、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经数百年繁衍变迁,畲族遍及温州山山水水。从雁荡山麓到瓯江、鳌江、飞云江畔,各族人民杂居共处。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温州市少数民族人口30.17万人,其中畲族人口49 070人[3]。温州市现有2个畲族镇和5个畲族乡,分别为苍南县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泰顺县司前畲族镇、竹里畲族乡,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周山畲族乡。本文以大量调查研究为基础,对温州畲族民间艺术及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揭示温州畲族民间艺术特色。

一、温州畲族民间艺术研究的意义

畲族民间艺术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今天,畲族民间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渐行渐远。但作为畲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民间艺术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是畲族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畲族民间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研究畲族传统文化。研究畲族传统文化,此前多从族源、迁徙、语言、音乐、人生仪礼等角度进行,对畲族民间艺术的研究有所涉及,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二是畲族民间艺术在艺术人类学或人类学的艺术研究中,对于现当代的中国学术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比起那些职业艺术家的个性化创作,民俗学者似乎更加关注和倾向于研究少数族群、民间、民俗或乡土的艺术。三是畲族民间艺术是手工制作,古人崇尚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接触了事物,才能获得真知。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唤醒了人们对手工艺的情感记忆。手工艺的价值,体现在手工造物的整体行为中。即便在现代化浪潮裹挟的今天,人们也意识到,手工是对时间的尊重与敬畏。当代人在生活理念上的返璞归真,就是把手工艺与“诗意生活”等理想概念联系起来。留住手艺,乐在其中,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四是畲族民间艺术,一旦走出大山,走向市场,将有力地促进畲族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成为畲族人民发展民族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宝贵资源。原本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临失传和濒于灭绝危机的畲族民间工艺美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将如同凤凰涅槃,再现迷人风采。

二、温州畲族民间工艺

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指出:“一般情况下,工艺与美术是相对应的,它们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美术是为了欣赏而作的作品,而工艺是为了实用的作品,或者也可以认定二者分别是‘看的艺术’和‘用的艺术’。”[4]但本文涉及的畲族民间工艺和美术,并无泾渭分明的区别。事实上,工艺和美术同为空间艺术,历史上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被分割开来。

如果说民间艺术是民众生活和民俗的艺术,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那么,畲族民间艺术就是该民族传统文化、信仰、传说、民俗等方面的形象反映,是畲族手艺人和工匠源于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而创造和制作出来的。民间工艺是手艺活。在传统农耕文明社会,手工艺关涉到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是社会最重要的技术力量。学手艺首先是为了生计,为了养家糊口。“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是汉族的俗语,也为畲族所认同。据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的田野调查发现,木工、缝纫(刺绣)、打石、打银等技艺,不仅使部分畬民的生活有了改善,也从整体上提升了该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温州畲族民间工艺的种类主要有编织(织带、竹编、草编)、剪纸、刺绣、雕刻(石雕、木雕)等。

1.织带

织带作为一种工艺,普遍流传于我国汉族和其他一些民族中。畲族传统彩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承载着远古时代畲族先民的祈福信息,一成不变地保留了数千年前原始的“意符文字”,成为一种至今还“活”着的畲族“文物”。由于畲族妇女的代代传承,这类彩带严格保留了远古时期的原始织纹风貌,保留了遥远深沉的文化内涵,成为畲族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见证。

畲族女性大多会织彩带,如平阳县青街乡朱山村的李菊花、苍南县岱岭乡的蓝瑞桃、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的雷美秀,都是远近闻名的织带能手。李菊花12岁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编织畲族彩带,平时到山里干活,休息时,用绳子把彩带的一头固定在树上或竹子上,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始编织;在家里,她喜欢把彩带绑在窗棂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编彩带[5]。这样的场景,普遍存在于畲族村之中。

2.剪纸

从内容和功能上区分,畲族剪纸有服饰剪纸、礼仪剪纸和信仰剪纸三种。一是服饰剪纸。服饰剪纸为刺绣做花样,这类剪纸有裁缝师傅剪的,也有畲族姑娘跟随母亲或祖母学习剪的。姑娘们出嫁时的嫁衣,有的就是自己利用农闲时间绣制的。刺绣前,她们要先剪绣样,绣样用薄而韧的白纸剪制,置于需要刺绣的位置;绣完后刺绣丝线覆盖其上,看不见也取不出。在一张纸面上画一次花样可以多层纸叠加,剪出多个相同的花样,便于妇女之间交流和传播不同的花样。二是礼仪剪纸。除了用于刺绣底图,剪纸还用于婚礼和寿诞等人生礼仪场合,常见的有礼花、喜花。如婚礼、出生礼、寿诞礼,通常都是剪刻喜庆、吉祥的图案,采用与汉族相同的比拟、谐音手法,表达人们美好、祥瑞的愿望。如“团花”“龙凤双喜”“富贵鸳鸯”“喜上眉梢”“年年有鱼(余)”“五子登科”“人丁兴旺”“上下平安”等吉祥喜庆图案,表达创作者的美好祝福。三是信仰剪纸。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表明剪纸招魂的风俗在唐代就已流传民间。温州畲族举行传师学师仪式和老人死后做功德时,法师以五色纸书写悬挂大厅的联词顶端,都用尖刀凿刻八卦形花纹,以增加联词美观,工艺十分精致。

文成县西坑村的剪纸能手钟彩柳,第一次剪纸,就与民间信仰有关。2 0世纪6 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身为裁缝师傅的钟彩柳夫妇来到福建省建瓯县小乡村,偶然一次机会帮庙会道士剪驱妖辟邪的门神,一幅幅线条明晰、风格细腻、纤巧的门神等剪纸备受称赞,从此与剪纸结缘。

3.刺绣

畲族刺绣又称为“做花”或“绣花”,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历经漫长的历史岁月。这一大山深处的民间手工艺,犹如深谷中的幽兰,默默盛开。畲族刺绣工艺源于畲族女性服饰的制作,也用于祭祀和人生礼仪。明清时期,畲族妇女穿花边衫,花边一般为自绣,但复杂的动植物图案刺绣,则由畲族裁缝师傅完成。畲族裁缝师傅不但要成衣,而且要精于刺绣,其手艺之高下,不但取决于做衣手艺,更决定于刺绣技艺。

畲族刺绣的手工艺品种类繁多,除在衣裙上绣花之外,还在帐帘、肚兜、鞋面、童帽、烟袋等上绣花。畲族刺绣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广东、江西、安徽和浙江的多数畲族地区刺绣都比较简单,而浙南、闽东靠近温州的畲族刺绣则十分复杂。这大概受温州瓯绣的影响,也与该地区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有关。

畲族刺绣的民族性特点之一是“男绣”。旧时,畲族从事刺绣者以男性居多,精美的刺绣几乎都出自男性之手。这与过去畲族刺绣传承方式有关。畲族有“男绣女织”的传统,即刺绣多为男性,织带基本为女性。传统时代,畲族刺绣的传承,一般是男性拜师学艺,有的也在父子、叔侄之间传承。平阳县青街乡的雷顺俭,是温州畲族有名的“男绣”。旧时,女性学习刺绣,多随母亲或祖母学习;现在,传统“男绣”越来越少,女性越来越多参与刺绣。如苍南县岱岭乡的蓝瑞桃,刺绣手艺源于其丈夫的爷爷。

4.雕刻

(1)石雕。畲族石雕工艺,源于“打石”。“打石”,畲族称之为“打石头”,实际包括采石、切石、砌石等多种工艺。畲族身居大山,“打石”很早就成为农耕、狩猎之外的副业。地处浙南的泰顺县、文成县的畲乡,都有“打石”技艺传承。

在“打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石雕技艺,起初依然为实用。如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的石雕,在坟墓建造上格外突出。他们将墓碑、石狮子,梅、兰、竹、菊,如意、方胜等石雕技艺用于祖先的坟墓,将坟墓装点得气派不凡。

崇宗敬祖的文化心理,还表现在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的祠堂建设上。钟氏祠堂是该村的代表建筑之一。祠堂始建于清乾隆戊子年(1768年),嘉庆癸酉年(1813年)间予以拓宽修建,属二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积约400m2。经过两百多年风雨的洗礼,这座祠堂显得格外沧桑。祠堂正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题“钟氏祠堂”四个大字;祠堂正门门梁下方,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祠堂前有八个长方形石雕旗杆基座,可以安放四根旗杆,基座上的“咸丰戊午年”几个字依稀可见。祠堂布局完整,做工考究,原汁原味精美木雕和古朴石雕相映成趣。

更难能可贵的是,畲族石雕工艺传承后继有人。钟怀超、钟松孟父子是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石雕工匠的代表,钟怀超是温州市“畲族祭祀传承人”。文成县的雷盛锋(1977年出生)谋生之余,常常沉迷于雕刻。泰顺县的雷顺凯(1972年出生)是一位专门从事石雕的畲族工匠,他是畲族新一代石雕工匠的代表,技艺高超,还发表过系列论文。雷顺凯现在在青田县从事石雕,荣获丽水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还是青田县石雕行业重点培养人才、石雕名师。他不仅自己靠石雕手艺安身立命,还把弟弟雷顺长带到青田学艺,在弟弟面前,他既为兄长,又是师傅,这位从泰顺大山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已成为畲族新一代优秀工艺人才。

(2)木雕。畲族木雕是流传于浙闽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木雕的龙飞凤舞,又融入了畲族民间独特的图案花纹,是我国民族工艺中的瑰宝。但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懂这项技法的人已寥寥无几。

畲族木雕源于木工技艺,在清代、民国期间,这些技艺大大改善了畲村的居住条件,使畲族群众逐步告别“草寮”(茅草房),逐渐住上了砖木结构的瓦房,房屋内的家具也一应俱全。在浙江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雕梁画栋的呈山底老屋及许多村民家中保留的清代式样的家具就是该类技艺的见证。

畲族木雕还包括根雕。根雕,我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的钟其宽,曾从事“打石”多年,工作之余,到野外寻寻觅觅,挖树根、竹兜,从事根雕创作。在他家中,几十件根雕作品虽然略显粗糙,却也栩栩如生,趣味盎然。在2015年该村第八届三月三庆典期间,钟其宽的根艺作品和木雕作品摆放在“民俗一条街”,围观的畲汉群众络绎不绝,人们欣赏之余,纷纷拍摄留念。

三、温州畲族民间艺术的文化透视

1.民间艺术:畲族文化性格的镜像

民族文化性格的差异,主要因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所处的政治体制不同而产生。世界上的源头文化大致有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三种类型。历史上的畲族是游耕民族、迁徙民族。游耕、迁徙是畲族历史画廊的主要图景。刀耕火种兼狩猎,辅之以采薪,这种游耕迁徙方式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而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又赋予畲族刚柔相济的文化性格。“刚”,忠勇顽强、豁达率真、民族尊严大于天;“柔”,温良友善、以歌代言、天下畲族一家亲。刚柔相济是畲族文化性格的基调,畲族民间艺术正是畲族文化性格的镜像。

如果说,历史上畲族忠勇顽强的文化性格主要体现在反抗斗争上,那么,今天,忠勇顽强的文化性格则表现在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正本清源和保护传承上。昔日,畲族妇女艰苦中未忘审美,她们“戴布冠,缀石珠”;今天,畲族人民在歌声里,在织带时,在刺绣、剪纸及雕刻的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本民族的温馨和浪漫。千年山哈创造的民族民间艺术,历经沧桑,受到后人的尊崇和传承。在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西坑镇西坑村,在无数个畲族村落,民族民间艺术的守望者和传承者,构成了当代畲乡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2.文化互动:民间艺术在畲、汉两个民族之间

民间艺术是畲、汉民族交往、文化互动的见证,一部畲族民间艺术史,几乎就是畲、汉两个民族的互动史。历史上畲族迁徙不定,颠沛流离。加之畲族有语言无文字,民间艺术难以留存和传播。明清以来,随着畲族定居,畲、汉两个民族互动频繁。在打捞本民族历史文化碎片的同时,畲族采借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文化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畲族民间艺术是畲、汉两个民族深度互动的结果。

畲、汉两个民族文化互动,在民间工艺方面也烙下了痕迹。以织彩带为例,畲族女性除了在彩带上织各种花纹和图案,还织汉字。据苍南县、文成县的田野调查发现,畲族女同胞在织带时,都有一边织汉字一边学文化的经历。

在传承畲族民间艺术的过程中,也有汉族有识之士的一份功劳。如文成县的雷盛锋,跟随汉族师傅学石雕。泰顺县的雷顺凯,高中毕业后去仕阳职业高中石雕班学习石雕技艺,当时,该校专门从青田请了几位石雕师傅授课,其中一位是省级工艺大师陈小甫;从职业学校毕业后,雷顺凯到泰顺石雕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通过陈小甫引荐来到青田。

更有趣的是,畲族民间艺术的守望过程中,既有“畲家女儿汉族养”的趣话,也有“汉家女儿山哈人”的故事。今天,畲、汉两个民族通婚已是一种常态。两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是畲汉一家亲。畲族民间艺术印证了畲、汉两个民族长期以来的互动和友好,畲汉同胞正携手传承畲族民间艺术。

3.性别角色:畲族民间艺术传承人

畲族民间艺术研究,无论资料的梳理,还是田野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是绕不开的话题。畲族民间艺术传承人中女性居多。如织带均为女性传承人,畲族民歌传承人也多为女性。当然,畲族民间艺术有一些门类,女性无法介入。如祭祀舞蹈,只有男性传承人,主要因为畲族法师均为男性。刺绣,传统时代的师徒传承只限于男性,以至于畲族“男绣”被人视为“畲族发展史活化石”。可见,畲族民间艺术制作、展演和传播中的性别角色,值得关注。

性别角色是社会学中根据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6]。从历史上看,原始社会,男性从事狩猎和战斗,女性进行采集和养育子女。农业社会,人们则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一般而言,在封建时代,妇女受到礼教的约束,活动大多限制在家庭内,男性则有更多的社会交往自由,人们广为称道的是“贤妻良母”“男儿志在四方”的行为模式。不同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理想行为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角色的行为模式则随社会文化和男女两性社会分工的变化而演变。畲族民间艺术制作、展演和传播中的性别角色,正是遵循这一规律。

明清以来,定居后的畲族,性别角色因受汉文化影响有所变化,但总体上还保留其民族特点,这表现在畲族女性在生产劳动中的不让须眉。除了农副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畲族女性在民间艺术方面的成就同样引人瞩目。对歌时,她们活泼可爱,纵情高歌;在织带、刺绣、剪纸等诸多方面,她们成为能工巧匠。

在畲族民间艺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今天,其传承人多为女性。据浙、闽两省的田野调查发现,有不少畲族女性传承人颇有影响。以温州为例,苍南县的蓝瑞桃、蓝梅英,文成县的钟彩柳、雷美秀、雷聪莲等,她们或织带,或剪纸,或刺绣,成为畲族民间艺术传承的中坚和主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们出身农家,却多才多艺。蓝瑞桃以织带而闻名遐迩,她刺绣的技艺也很精湛。雷美秀不仅织带是高手,在黄坦镇培头村的民俗活动中都能听见她的歌声,看见她的舞姿。钟彩柳的剪纸更是一绝,同时也擅长刺绣。她们在山地辛勤劳作的同时,用歌喉与双手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

畲族男性在本民族民间艺术中的角色定位,更是值得探究。源于祭祀的畲族舞蹈,源于“男绣女织”传统的裁缝师傅和绣师,其主角都是男性。如果说,民间艺术是畲族女性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那么,民间艺术的性别角色也是畲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4.千年山哈:畲族民间工艺的功能和特点

千年山哈在开发祖国的东南山区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畲族民间工艺具有实用性、寓意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畲族民间工艺与畲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用性。如彩带,是伴随畲族人民日常生活与劳作的用品,畲族人民常常将其作为束衣带、拦腰带、裤带、刀鞘带、背包带。织着各种纹饰或图案的彩带构成畲族服饰的边缘装饰,发挥着朴实的实用功能。至于法师祭祀时做法事,工匠从事雕刻、打银,裁缝师傅进行剪纸、刺绣,最初都是为了挣钱以养家糊口。

寓意性表现在多方面。如畲族彩带的图案纹样多有寓意性。畲族彩带的符号纹样通常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假借汉字组成装饰纹样。这些纹样不是正体汉字形式,而是斜体的,而且纹样解释与汉字原来的意义不同。如正,表示开始;日,表示日间工作;王,表示诚心。二是会意纹样。用“X”表示光线四射,象征太阳;用“卍”表示太阳旋转,象征敬日。三是几何纹样。通过几何的类似变形而表示抽象化的观念和现象。用几何纹样间距的大小表示人或事之间的亲近远疏,通过几何纹样的反复性表达时间的漫长、范围的广阔。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长期居住一起,畲汉之间的文化互动在所难免,如两个民族都有吉祥图案,而这些图案都具有“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特征,一根线、一个点、一个图形都有寓意。

形象性是所有艺术的共性,也是畲族民间工艺的特点之一。在畲族民间工艺品中,形象性更为突出。如刺绣、剪纸、银饰、雕刻,生动、美观,以栩栩如生的形象取胜。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2011-04-28)[2016-06-20].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lcrkpc/dcrkpcyw/201104/t20110428_69407.htm.

[2]邱国珍.畲族民间艺术述论[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7.

[3]温州市统计局.温州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57.

[4]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5]捷音.民间手工艺[N/OL].(2014-01-01)[2016-06-20].http://wendu.cn/2014/0101/294235.shtml.

[6]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研究[EB/OL].[2016-06-20].http://www.docin.com/p-200937499.html.

[责任编辑:潘一钢]

Folk Arts and Culture of She Nationality in Wenzhou

QIU Guo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Folklore,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The folk arts of She nationality keeps the record of its history and culture in speech, performance and drawings.It reflects the work, life and aesthetic views of She nationality at different times.The folk arts of She nationality in Wenzhou such as ribbon weaving, paper cutting, embroidery and carving mirrors the cultural character of She nationality.It also functions as the carrier of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 between She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with its character of remarkable gender role, distinct practicality, implied messages and vividness.

Wenzhou; She nationality; Folk arts; Folk culture; Cultural character

10.13669/j.cnki.33-1276/z.2016.050

J193“283”

A

1671-4326(2016)03-0001-05

2016-07-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11RA012)

邱国珍(1954—),女,江西鄱阳人,温州大学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文成县民间工艺畲族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圆梦微心愿 爱心助成长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工艺的传承分析及阐述
浅论文成县农房集聚发展现状及创新型策略
三类空间开发评价与划分研究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民间工艺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藤编家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