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认同的困境与对策

2016-03-17 00:16张志祥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张志祥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认同的困境与对策

张志祥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职院校承担的重要任务。当前形势下,在马克思大众化进程中高职学生思想认同问题日益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注。文章主要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认同的内涵以及两者间的联系、认同困境与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认同;困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学校一个重要的现实任务就是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对人们的固有思维和价值取向形成了强烈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提升,非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开始减弱,但继续以新的方式对主流意识形态发起冲击并形成一定挑战。社会大环境对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特别是学生思想认同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同时,“95”后高职学生自身特质也需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创新理念,进一步明晰思路,解放思想,改进方法,探索增强学生思想认同的有效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认同的内涵及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认同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方式的大众化、传播方式的大众化和实践方式的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从而以更加具体浅显、易于接受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易于理解掌握,进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与实践指南。在利益分化及阶层分布结构开始发生根本改变的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认同这一词汇,最早来自于西方,又称为自居作用。所谓思想认同,是指人们对某一种价值取向和理论体系自觉接受的状态。大学生思想认同即高校学生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对社会主导文化、价值观的选择、接受及认定,是个体思想形成的重要机制[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需要灌输的,但不能只有灌输,还要强化学生对其认同,并注意在灌输和认同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如何促进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认同,成为教育有关部门及各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生思想认同的关系

1.强化思想认同是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步骤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中有效地获得他们的理解认可和接受,进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注重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认知能力和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结合,让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接地气,有人情味,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保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特别是信息网络为多元文化引入、思想交融提供了极大便利,加之“95”后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更加活跃,这都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加严峻的现实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不能及时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步伐,不能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加强创新和探索,不能产生更为丰富、满足时代要求与群体需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和实践成果,那就会逐渐失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进而丢失教育阵地,不能有效引领广大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法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3.产生思想认同是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检验

换个角度来看,在高职学生群体当中能否产生足够的思想认同,也是检验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如果同学们的反应符合我们预期,产生一定强度的思想认同,则说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是有效的、正确的,适合高职校情、学情,更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完善下去。如果同学们没有产生足够的思想认同,则表明可能需要调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有的方法和形式。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运作,以实践成果检验理论发展,这将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更多实践经验。

二、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学生思想认同困境及其原因

(一)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思想认同困境

1.就业导向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学习热情

培养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匹配产业是高职发展的主旋律,这就决定了在高职教学体系中,理论课的比重小,实践课的比重大,进而容易引发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导致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高职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他们将精力大多放在了接受就业培训与创业教育上。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马克思主义对个人发展没有什么指导作用,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志力。

2.多元思潮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判断力

在互联网“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学生校园内外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网络监管存在较大难度,而境内外敌对势力看中了这点,将互联网作为误导、侵蚀同学们思想的主攻阵地,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的反动宣传活动日益猖獗。而高职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特别是有三种思潮即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与迷惑性,很容易造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迷失,失去了理性分析与科学判断。

3.社会转型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缺乏坚定性

部分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一知半解,没有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联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缺乏深入性、系统性及持久性。同时,片面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二者的关系,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一定的思想认同,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又容易受到现实生活中各类负面信息的影响,比如对暴力拆迁、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的非理性评价,轻信网络谣言,逐渐丧失了这种思想认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认同不坚定,苍白单薄,软弱无力,或者说这种思想认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足够的实践支撑。

(二)造成认同困境的师生方面因素

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认同问题,主要是由其思想变化的内外因素、主体和客体不断斗争的过程决定的。除了社会因素之外,造成认同困境的高职师生因素如下。

1.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高职学生处于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然而学生们好奇心较重,性格并不稳定,认识能力偏弱,对事物的看法容易发生变化,思想意识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不利于形成思想认同。其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明显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重,对于官方、校方主动灌输给他们的思想意识容易存在叛逆和抵触情绪,一旦形成误解,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有的学生功利性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个人发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容易产生厌恶或畏惧心理。最后,学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锋人群,是网民化最高的群体,容易受到网上错误甚至腐朽思想的蒙蔽和侵蚀,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抵触情绪。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原因

首先,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信仰危机。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深入、不系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理论自信,自身就没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他们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底气不足,无法发自内心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传播,也就谈不上促使同学们产生思想认同。此外,有的教育工作者教学理念落后,方式与形式粗放,更多采取灌输式教育。他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时,严重脱离实际,就理论而空谈理论,没有紧密联系“95”后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更不可能从学生的社会化推进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角度去阐述、引导,自然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三、提升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学生思想认同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必须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切实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千方百计突出其主渠道作用,始终将其放在高职教学体系的首要位置。坚决杜绝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要实现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优化教学内容,特别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取得的优秀成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更多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前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和探索激情。还要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入“微课”等网络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易于接受,满足“95”后高职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碎片化学习需求,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认同和实践自觉。

(二)创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认同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不断开展各种专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把学生的视野引导到不断变革的社会现实之中,让他们亲身参与社会活动,才能深入认识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才能更好地品味马克思主义,进而产生强烈的思想认同[3]。一要科学选定实践活动内容。聚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取的辉煌成果和巨大成就,比如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经济发展领域等,选择以正面引导与教育的方式,让同学们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二要科学选取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暑期实践等方式,以课题小组、实践团队等形式组织同学们利用课余、假期时间,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去亲身感受。也可以通过播放国家形象、中国梦等系列宣传片,这些宣传片是对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高度浓缩和概括的结果,让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这些成就有一个概括性了解与感性认知。三是也可选取正反两方面教学。一方面激励同学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并结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社会动荡等反面素材,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发展中国。

(三)大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增强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同,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问题。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通过高标准的职业准入、严格的党性教育,真正触及思想与灵魂,进一步增强其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思想基础。二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构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学习考察、研讨交流、学位进修、教科研等形式相结合的分层次、重实效的培训系统,以灵活化、弹性化、开放化的培训模式,科学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三要优化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尴尬处境,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思想政治教育地位有滑向边缘之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校内认同不够,待遇不高,这就造成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为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关切高职育人目标,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待遇,不断激发他们进行教学与工作创新的热情。

(四)积极营造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校园氛围

增强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认同,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层面,更要体现教育的社会性。生活环境视野下,就学校而言,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内涵建设,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的浓厚氛围,实施校园文化育人。一要通过校内各种媒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特别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三微一端”网络舆论新阵地,开展富有针对性、切合学校实情的教育活动。二要用先进典型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特别是对校园内的先进人物进行宣传。先进榜样是同学们增强认同、坚定信仰的神奇力量,是学习宣传、主动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代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学生们身边的榜样力量鼓舞、激励广大学生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会等学生社团建设,调动党员骨干积极性,采用同龄人教育同龄人、同龄人影响同龄人的朋辈教育理念,创造条件以学生引导学生“全员自育”。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的全渗透。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2]李庆华;闫若曦.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学生思想认同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36-38.

[3]欧阳康.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沿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3(7):30-32

[4]朱晓林.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的现代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89-93.

(编辑:徐永生)

Dilemmas of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deological Identity in the Process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Zhi-xiang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 214153,China)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one of the key tasks of vocational colleges.In the process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identity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tioners.Marxism popularization provides the ideological guarantee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trengthening and forming ideological identity is the important step and testimony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Facing the dilemmas concerning issue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passion for studying Marxist theories,lack of theoretical judgment and absence of firm identification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behind and further suggests some resolutions,hoping to promote the Marxism popularization proces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Marxism Popularization;Vocational College;Ideological identity;Dilemmas

G 412

A

1671-4806(2016)06-0041-04

2016-09-08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研究”(11MLD010)

张志祥(1965—),男,甘肃民乐人,教授,博士,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发展与青年。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