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分析

2016-03-17 01:10李霞
文教资料 2016年2期
关键词:均分教养标准差

李霞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80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分析

李霞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家庭教育是影响子女发展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80后”作为中国计划生育背景下的第一批独生子女,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步入爸爸妈妈的行列,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因此,“80后父母”的教养方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80后父母”家庭教育教养方式教育管理

“80后”作为中国计划生育背景下的第一批独生子女,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步入爸爸妈妈的行列,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80后父母”与老一辈父母在教养方式的理念和方法上,既有传承和延续好的传统,又有其独特的一套做法。这些特点决定了“80后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既有优势又有不足。

一、“80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泰州市海陵区四所小学随机收取75份问卷,通过对结果比对分析和访谈结果的梳理,笔者发现“80后父母”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及家庭成员的情况对教养方式的影响最大。现具体分析如下:

1.文化程度对情感温暖、理解维度的影响。

“80后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对家庭教养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影响最大的因素。“80后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家长情感温暖维度均分为60.68、标准差为5.87;大专均分为56.5、标准差为8.82;中专及以下均分为55.79、标准差为7.9。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p=0.035,p<0.05。

研究结果表明,在情感温暖维度,文化水平越高,对子女的感性关怀分数越高,但是分值同时居高的包括对子女的拒绝值;一部分的父母本身文化程度高,因此对于子女的感性关怀更多,通过父母与子女的沟通,达到互相尊重与理解;还有一部分父母文化程度比较低,所以一味地只是通过否认、惩罚及棍棒式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导致孩子出现忧郁、反抗等不健康的精神症状。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和父母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直接反映了她的受教育程度,当然这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影响之后效果又会直接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当然,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感性关怀更重视,同时会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干涉。在现实生活中,高文化程度家庭,为了使孩子按照父母的期望发展,父母会对孩子倾注全部的心血,孩子成长中的任何环节,包括报考什么学校、发展什么兴趣、将来学什么专业等许多应由孩子自己决定的事情,都给予过多的关心。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期望较高,关爱过多,保护较严,造成子女独立生活能力较弱,社会适应性不强;而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条件不如前者,父母多忙于生计,和子女在一起的时间较少,对子女的管教、关注不够,子女有更多的空间,独立性、适应性较强。

2.收入水平对惩罚、严厉维度的影响。

“80后父母”的收入水平是对家庭教养惩罚、严厉维度影响最大的因素。“80后父母”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均分23.67;标准差4.509;2000元到4000元的均分18.96、标准差3.784;4000元到6000元的均分18.47、标准差3.319;6000元以上的均分18、标准差3.16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0.062,p<0.05。

本次调查表明,月收入越低的父母,对子女的惩罚越多。家庭经济收入关系到“80后父母”的自尊和压力,因此收入不同的“80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有一定的一致性,例如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就越体面,收入就越高,所以可以说“80后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受其社会地位、不同行业职业的影响。收入较高的父母在总体上处于优势地位,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更全面、自觉和科学,其精力和物质的投入也更大。收入越低的父母,从事的工作更艰苦,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来说主要还处于一种自发的或自然的状态。

3.父母角色对过分干涉维度的影响。

“80后父母”的双亲不同角色是对家庭教养过分干涉维度影响最大的因素。“80后父母”过分干涉维度父亲均分20.67;标准差3.454;母亲均分23.17、标准差3.167。p=0.004,p<0.05。

本次调查显示,“80后父母”在过分干涉维度有明显差异,母亲占主导作用,母亲干涉明显高于父亲。被访谈调查的10位家长中,8个家庭孩子的学习生活都主要由母亲来承担,母亲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父亲及其他人。一般情况下,孩子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母亲的直接影响也最大。母亲的言行会成为子女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中左右子女价值观的最初形成,因此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4.孩子个数对父母偏爱维度的影响。

家庭中孩子的个数是对家庭教养偏爱维度影响最大的因素。“80后父母”偏爱维度已经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均分12.68;标准差3.519;已经有2个孩子的父母均分8.5、标准差2.067。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p=0.001,p<0.05。

本调查研究表明,有1个孩子的“80后父母”更偏爱孩子。家里只有1个孩子的“80后父母”比家里有2个孩子的“80后父母”更偏爱孩子。“80后父母”由于生活压力大,基本以工作事业为主,家里有2个孩子,孩子们之间会相互交流帮助,父母的爱也相应分担到2个孩子身上。家里有1个孩子的父母相对来说会更容易迁就孩子。孩子一生下就交给老人,平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不论是孩子的日常生活还是学习,都以命令式的口吻教育,有些事情甚至是亲力亲为,这样就不知不觉中剥夺孩子很多自己动手学习的机会,甚至是犯错误的机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从错误中孩子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还能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但是很多父母由于小时候自己吃过不少苦,因此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吃苦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帮孩子做了,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不是帮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无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也会比其他孩子弱。

二、“80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分析

考虑到“80后父母”的受教育情况、成长环境与老一辈父母的巨大差别,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尽相同,直接决定了其在子女教育上的方式、方法、资源也呈现出不同老一辈的特点。

1.书籍、网络、父母经验,成为“80后父母”教育子女的资源及经验。

“80后父母”在成长为社会生力军的同时,也成为家庭的主要力量。他们有知识、开明、愿意和孩子做朋友,也敢于带领孩子尝试新事物。相比父辈只能靠自身经验积累、传教来带孩子,“80后父母”的成长期,正遇上国内互联网的起步发展,对网络的熟悉和依赖同步而来。连哪一种奶粉比较好都不用亲自尝试,直接上网就能搜到,这是他们拥有教养下一代的有利条件。

2.早教班对“80后父母”的影响。

“80后父母”或多或少都让孩子上早教班。父母对孩子早于正常育龄入培训班没有太多的制止。而且在投了反对票的父母中,有相当部分坦言,虽然不太认同过早教育,事实上还是送孩子接受了一些才艺培训。大多数“80后父母”觉得上早教班是趋势,如果不参加就和社会脱轨,不但孩子间差距变大,连大人间也没有共同语言。另一个更主要也是最无奈的原因是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如今“80后父母”在社会上已经担任了单位工作的主力军,白天工作的繁杂,晚上已经没有过多的时间教育孩子。所以,上早教班可以让孩子们比较系统地提前接受教育。

3.“80后父母”与祖父母两代人教育观存在矛盾。

一个令“80后”很纠结的教育问题是,科学教育和隔代抚养的矛盾。如今,“80后”成家立业,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承担起了社会责任,担当起为人父母的角色。所有“80后父母”都表示在教养子女时有自己的“科学系统的计划”。然而,在实际情况面前,80%的人在其后又选择了“因事业而将孩子交给父母抚养”。两者带来的结果是,“80后”表示,会在孩子的衣食住行、教育方式上,与长辈发生争执。曾经反感的父辈教育方式,大部分仍用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自己思考良久的科学、系统的教育计划,大部分得不到实施。还有部分“80后”表示照顾孩子常感到力不从心,需要长辈协助,这带来了两代人教育理念的摩擦。

4.“80后父母”更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和全面发展。

“80后父母”对待孩子教育非常慎重,多数经过反复、严谨地考虑,还是走保守路线。但是,与父辈明显不同的是,他们更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性,认同孩子生而不同、会受环境影响、男孩女孩要区别养育。自己都知道要重视亲子关系,不管如何忙碌,每天都要抽时间陪伴孩子玩耍。“80后父母”还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情商的培养,不再只单单培养会学习的“书呆子”,从与人交际,生活自理等多方面培养孩子。

参考文献:

[1]郝玉章.已婚独生子女父母角色的实证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3):10-12.

[2]张琳.从独生子女到独生父母的角色适应研究.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大学,2008.

[3]郭娜.80后教养观念的分析与思考.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3):22-25.

[4]刘小俊.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19.

猜你喜欢
均分教养标准差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柔性喂丝机均分盘CFD分析和优化设计
教养方程式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单簧管基础练习新探
对于平均差与标准差的数学关系和应用价值比较研究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