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专业市场试行市场采购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17 03:24张羽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9期
关键词:海宁义乌皮革

张羽

海宁专业市场试行市场采购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张羽

2015年7月22日,海宁皮革城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第二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单位。海宁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理性分析研究。本文就海宁皮革城这类专业市场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粗浅分析,并提出初步的对策建议。

专业市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国家试点

2015年7月22日,海宁皮革城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第二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单位[1]。2016年1月25日,试点正式落地实施。经过半年多的前期准备和半年多的正式运行,海宁市场采购贸易进入正常运作,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理性地分析研究。本文对海宁皮革城、家纺城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初步的对策建议。

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定义和适用性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2]。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根据义乌小商品市场特点创设的出口贸易监管方式,政策核心是“免征不退”,即出口商品免征增值税,同时不享受出口退税;通关环节实行“简化归类”申报,即多种商品同时出口时简化为其中一种品名申报。因此,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主要适用,以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为经营主体,以出口退税率较低的低附加值产品,如小商品、小五金等为商品,交易环节无法获取增值税发,小批量、多品种、拼箱出运的出口业务。

二、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义乌取得了巨大成功。2012年8月试行以来,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呈井喷式增长。2015年出口283.9亿美元,同比增长59.7%,成为拉动全省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极[3]。海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于2016年1月25日正式落地实施。经过半年的试行,已基本建立与市场采购贸易相应的管理体系,市场外贸配套服务显著提升,外贸氛围日趋浓厚,主体培育初见成效,但市场采购贸易对外贸出口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海宁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1至6月,海宁市场采购贸易出口1.8亿美元,不到当地出口的7%,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原因如下:

1.海宁专业市场与义乌小商品市场特点不同

一是市场外贸基础不同。义乌市场有近10万商户,几乎所有商户都有外贸出口业务。2015年中国小商品城实现成交额982.2亿元,市场外向度达60%[3]。海宁专业市场外贸基础薄弱,皮革城和家纺城现有商户分别为4500多家和3000多家,市场基本以内贸为主,外销商品不多,同时缺乏国际采购商。二是商品类型不同。义乌市场经营的商品主要是工艺品、饰品、玩具、小五金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出口商品货值低、退税率低,单票出口涉及商品种类和供货商较多,一般贸易方式不适应小商品的特点。海宁专业市场所经营的商品种类少、货值和出口退税率高(皮革类13%、家纺类17%),单票交易商品较为单一,所涉及的供货商也不多。三是供货商类型不同。义乌市场的商户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从事的是无法取得发票的小散交易,出口商收集发票困难很大,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办理出口退税。而海宁皮革城和家纺城中的商户有相当部分是拥有自己工厂和实体企业的,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获取发票相对容易,出口商一般都会采取一般贸易方式出口。

2.短期内市场转型困难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针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特点“量身定做”的贸易方式,由于海宁专业市场与义乌市场特点不同,简单复制推行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模式,必然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海宁皮革城、家纺城作为以内贸为主的市场,其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主要来自义乌等周边地区,内生出口业务快速增长困难较大。市场由内向外转型需要在软硬件环境的完善、外贸经营主体的培育、外贸人才的培养,适销产品的开发、国际市场的开拓、外贸氛围的营造等多方面协调推进,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

3.出口收汇问题困扰市场采购贸易业务开展

国家九部委明确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不支持现金交易的。按照通常的外贸管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也要办理收汇。但现实的市场采购大多用现金或通过离岸账户等完成交易,出口环节很少有相应外汇汇入。义乌市场基本都是这样操作,其出口收汇率只有10%左右,海宁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环节也基本没有收汇。在外汇管理部门提高对收结汇的要求后,企业被迫购汇平衡。这样会大大增加企业成本,也会增加外汇违规风险。

4.一般纳税人企业参与市场采购顾虑较大

市场采购贸易政策的核心是“无票免税”,义乌市场商户从工厂拿货基本都是无票交易,企业账面不体现销售,工厂做法与现行税务管理是有矛盾的,这种现象在义乌普遍存在。而海宁的情况与义乌不同,海宁的皮革、家纺类供货商多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工厂向市场商户供货一般都会开票,加上海宁的税务管理规范严格,工厂对参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无票交易存有很大顾虑。只有部分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和家庭作坊适合参与。但是,由于本地产品出口退税率较高,这些企业也会想办法走一般贸易出口。

5.本地通关政策制约市场采购贸易初期发展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要求在本地办理通关手续。海宁皮革城等外贸基础较弱的专业市场在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初期,普遍存在出口货源不足,难以及时在本地完成组货拼箱。本地办理通关后,需通过转关运输到口岸监管区拼箱,大大增加企业运输成本和操作难度,制约业务开展。特别是对数量较小的空运业务影响更大。

三、几点建议

1.客观认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1)正确认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国家为小批量、多品种、无发票交易业务创设的一种出口管理方式,主要适用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对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来说,最便利、最实惠的是一般贸易方式。简单地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适合小微企业,一般贸易适合中大型企业。

(2)客观认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对市场的作用。市场采购贸易、一般贸易、加工贸易都是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可选择的方式,具体选择什么方式由交易主体、商品种类、原料来源等多种因素决定。因此,义乌小商品市场适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海宁皮革城和家纺城的特点决定其外贸发展模式应以一般贸易为主流,市场采购贸易和加工贸易为辅助。

(3)客观定位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海宁争取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目的是,是希望通过这一国家级试点,推动本地专业市场的整体外贸发展。皮革城、家纺城外贸生态体系的培育和形成,一定是多种贸易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单凭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无法实现。试点工作应着眼于市场外贸的整体发展,运用多种方式同步协调推进。评价试点成效也应从市场整体外贸发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不能只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数据。

2.科学定位专业市场外贸发展方向

海宁皮革城、家纺城都是国内很有影响力的专业市场。专业和精致既是优势,也是发展方向。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对外贸易必须与市场的发展方向一致,外贸主体培育和业态配置应当立足于主营方向,不能搞“大杂烩”。如果将大量不相关的商品引入皮革城、家纺城,会使专业市场失去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反而会削弱市场竞争力。

3.大力培育外贸经营主体

(1)大力组织商户参展拓市场。要帮助市场经营户寻找外贸订单,没有订单,再多的经营户都是摆设。抓订单最有效的途径是走出去参展。市场要牵头组织商户抱团参展,整体宣传推介海宁专业市场及特色产业形象,提升市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打造本地专业国际博览会。举办国际性的展(博)览会是集聚国际专业供货商、采购商及配套服务商,推进市场外贸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大凡国际一流的市场或产业基地大都拥有与之相配套的国际性展(博)览会,如义乌、土耳其、意大利米兰、美国高点等。皮革城、家纺城要对现有皮博会、家博会进行升级,大力引入国际交易商参展,提升展会的国际化水平,必要时可引入专业团队进行运作。

(3)大力开展专业市场相关产业招商。政府和市场主体双管齐下,利用境内外网络、媒体、专业市场、协会、展会,广泛宣传海宁市场采购贸易模式,提升海宁市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完善外贸专业交易区,组建专业团队,通过驻外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形式,大力招引外贸供货商和国际采购商向市场集聚。重点加强对周边相关产业集聚地及北京、广州、河北等地的招商工作。

4.各部门鼎力相扶,加快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遇阻都难以顺利推进。相关部门要切实承担各自主体责任,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和商户解决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各部门共同努力解决好试点中遇到一个个困难,试点才会一步步前行,才会试出一条适合海宁的成功之路。

(1)建议海关部门探索改进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监管模式。向上级争取允许采用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特别是非简化归类的出口货物完全可以采用与一般贸易一样的监管方式办理通关手续。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企业运输成本,简化操作流程,提升通关便利化,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更具可推广性。

(2)建议税务部门研究本地企业参与市场采购贸易后的税务管理问题,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本地企业参与市场采购贸易。

(3)建议外管局研究解决好市场采购贸易收汇管理问题,优化外汇管理办法,创新市场采购贸易金融服务,消除经营者的顾虑。

(4)建议财政、商务部门根据试点需要改进完善支持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重点要放在主体培育和国际市场开拓方面。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55 [Z].(2015-07-22).

[2]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宁皮革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5〕38[Z].(2015-12-03).

[3]浙江省义乌市统计局.2015年义乌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一)[EB/OL].(2016-02-24)[2016-7-26].http://www.yw.gov.cn/zfmhwzxxgk/001/10/01/201602/t20160224_874122. shtml.

[4]张汉东,王君英.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13(20):6-9.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浙江省海宁市支会)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9.028

猜你喜欢
海宁义乌皮革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刘海宁作品(一)
义乌展
天下奇观海宁潮
海宁声音
皮革机制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