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公益夏令营品牌之路——2016年四川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思考

2016-03-17 21:06王旻
关爱明天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夏令营公益

王旻

走出一条公益夏令营品牌之路——2016年四川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思考

王旻

四川省关工委连续举办了六届夏令营活动,时值今日已成为规模宏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完全公益、备受好评的关爱品牌。第六届夏令营从2016年7月2日在红色热土雅安荥经县胡长保小学举行主营开营仪式,到8月24日德阳绵竹市夏令营结束,历时54天,全省共有16692名青少年学生参加,营员们度过了一个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丰富人生历程,增长生活见识,锻炼意志品质,展示自我风采的快乐假期。

2016年夏令营精彩看点

一是夏令营进村入社。今年德阳、广元、眉山等市将夏令营活动下沉,创新采取活动进村入社的模式,把夏令营办到留守儿童身边,办到社区家门口。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德阳将全市300余所乡村青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青苗活动室等纳入活动阵地范围,鼓励和引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关工委组织结合实际、就近就地举办夏令营,将重心下沉、关爱下移,让更多的乡村孩子体验和参与夏令营活动。

三是服务力量壮大。各地老少志愿者积极参与活动,凉山州、南充市等地“五老”作辅导报告,开放农家书屋,交流暑期安全、卫生和交通法规知识,开展“家风家规”教育、暑期作业辅导等,眉山市吸引本地大学生自愿者回村参与夏令营。

四是管理规范有序。仪陇活动每天都有日志,每天按计划实施,查遗补漏。一本完整的夏令营日志就是一次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纪实。

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德阳首次开展优秀乡村夏令营评选,全市评选出20个“德阳市优秀乡村夏令营”和35名优秀志愿者及优秀夏令营营员,颁发《夏令营纪念》证书。绵阳少年军校开展“双争活动”,争夺雏鹰奖章,争做优秀营员,将国防教育与少先队雏鹰争章相结合。

六是完善安全措施。各地严格按照川关委〔2016〕29号文件要求为学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为夏令营活动安全保驾护航。各地加强环节管理,营地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没有发生任何一起安全事故。

七是探索民族地区夏令营品牌化道路。阿坝州通过连续两年夏令营活动,努力走出民族地区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品牌化道路。

公益品牌发展之路的思考

如何继续办好公益夏令营,走出一条公益夏令营品牌之路,需要我们面对现实进一步探索。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关心暑期学生教育。在城市,暑假成为不少孩子比学赶超的“第三学期”,也成了教育培训机构吸金的“战场”;在农村,孩子们“三无”,无地方可去,无东西可学,无项目可玩,下河洗澡、捉鱼、爬树就是最大的乐趣。他们的自制力不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一旦受到诱惑就很容易学坏,打架斗殴事件时常发生。不少网吧、台球厅老板看准暑期市场,专门引诱未成年人假期通宵上网,有的甚至涉入赌博。有一份调查问卷中“假期生活的感受”一栏的结果令我们十分震惊:感觉假期生活无聊、痛苦和无感觉的人数超过了70%。因此,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假已不再只是学生、家长的事,如何让暑期公益夏令营的优势更加凸显,更让孩子们喜爱,更受到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并借鉴学习各类商业夏令营优势,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事。

思考之一:各方支持少不了

暑期夏令营现状是经营性的太贵,公益性的“僧多粥少”。下一代是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不能完全把他们交给他们的父母或盈利性机构,更不能让他们放任自流。如果社区村组或学校等机构能多提供一些公益性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多种选择,同时也有关工委及相关部门或企业举办的暑期公益活动,家长也尽到自己的义务,利用暑假多陪伴孩子,也许孩子们的暑期就不会又是欢喜又是愁了。

要办好暑期公益活动,解决孩子暑假无处去的问题,首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足够重视,要进行呼吁、宣传、引导,给予一些政策支持,其次是要提供配套支持,分担困难、解决困难和后顾之忧。比如活动场地的调剂,如果学校能开放就好了,毕竟暑假里学校教室是空着的。除了社区大有作为外,学校也可以有所作为,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因为学校有场地、设施、老师,学校和学校之间也比较容易交流联系。

思考之二: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夏令营?

暑假,孩子真的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大人要上班,孩子在家太无聊,有的孩子整天打游戏、上网,对成长特别不好,小点的孩子还会有安全问题。让孩子在家门口就有得玩,在玩中学习是最好的。以学生兴趣、幸福为导向,做更多公益性的暑期活动或夏令营,让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从中受益。

在日本,政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提供的东西很多,比如学生在假期里,可以去参观学习汽车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还可以去体验不同的职业,而且这些都是免费的,且针对不同的儿童,会让他们参与不同的社会体验活动。

公益活动的定位和出发点本来就与商业活动不同。公益活动是服务弱势群体的,是为了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像留守儿童、家暴、心理健康教育等,或者为假期没有家长照顾的孩子提供保护和教育。

孩子们喜欢才能越走越好。教育要降低起点,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进来,尤其是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城乡换位”“区域换位”“各民族换位”这种形式,让农村与城市孩子、各民族孩子手拉手体验生活,这不仅能让孩子们长见识,对他们也是一种多维度的锻炼。

在内容安排上也更加贴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仅仅停留在看管孩子完成暑假作业、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层面,而是根据孩子的需求提供更具特色的活动和服务。比如针对不同的兴趣爱好,免费开办美术班、舞蹈班、跆拳道等课程,开展绿色田园、绿色家园活动,定期组织观看电影或者开展互动益智游戏,把科学夏令营与创客教育结合起来等等。

思考之三:公益夏令营仍待扩大覆盖面

如何面临“僧多粥少”?城市里可以尝试通过一套积分标准——参加社区服务、公益活动、举报不文明行为等都是“加分项”,家长积分高,孩子就可以优先进入夏令营。

优先为城市里“二度留守”孩子开设夏令营。暑假很多留守孩子到城里与父母团聚,名义上团聚了,但实质上是“二度留守”。家人因为忙于生计无法陪伴照料孩子,将孩子放在家里又担心发生危险,组织公益夏令营活动,可以解决这些家庭的后顾之忧。

面对农村的青少年学生,今年德阳市关工委创新开展的首届乡村夏令营活动很值得借鉴,他们在22个乡镇(街道)关工委、43个村(社区)关工小组举办了69场丰富多彩的夏令营,参与青少年3700余人,这样一个“重心下沉、关爱下移”,让更多的乡村孩子体验和参与的夏令营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思考之四:看到压力,找到动力

安全问题是公益夏令营的重中之重,压力很大。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活动的价值性,学生的喜爱度,参与者的工作强度、薪酬待遇、安全保障等等,都是公益夏令营活动避不了绕不开的话题,而且必须究其落实。

但是说到底,公益夏令营就是在摸索中前行,就是要突破有限的陪伴、有限的书籍,让青少年看到另外一种不一样的未来。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努力的过程。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夏令营公益
公益活动证书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公益
公益
五味夏令营
公益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难忘的夏令营之旅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难忘的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