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城乡建设融合发展的“五张牌”

2016-03-17 07:54黄宇
奋斗 2016年2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融合建设

黄宇



打好城乡建设融合发展的“五张牌”

黄宇

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破解城乡建设发展难题,厚植地域发展优势,要用战略的思维和发展的理念审视城乡建设,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入城乡建设,实现城乡建设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齐齐哈尔市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城乡建设的共识。

一、融合产业发展打好“集聚牌”

找准城乡建设定位。齐齐哈尔市城乡建设工作围绕老工业基地城市和绿色食品之都的定位,抢抓“哈大齐工业走廊”“龙江丝路带”“哈长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节能减排财政扶持的政策优势,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的基础上,着力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等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强化城乡建设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服务保障,带动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城乡建设方式。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延伸基础产业链条,实施精深加工、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绿色食品物联网络、工业集群下游配套、中医药基地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孕育。抓住服务入口载体。齐齐哈尔市红光中小企业园区、北疆中小企业产业园选址在城市规划建成区外,而又不远离中心城区的地域,既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减免,又大幅降低了人工费用,遵循了工业向生产成本最小地域移动的规律。同时,产业的集聚会促进经济元素的循环积累,逐步形成区域比较优势,增长极的吸引和扩散作用就会得以发挥,通过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形成“凝聚经济效果”,从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二、融合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永续牌”

坚持保护性开发建设。齐齐哈尔市在城乡规划建设中,本着“生态优先、交通优先、就业优先”的原则,特别是在嫩江以西和扎龙湿地开发中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提出城市非对称性发展,确定“近期抱湖沿江向南”的城市发展建设思路,保留住嫩江以西大片草原湿地。坚持在扎龙湿地边缘进行开发建设,坚决不破坏湿地核心区的原始生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态财富”和后发优势。推动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目前,劳动湖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和中心城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全面完成,县区污水处理项目全面启动,水源地保护基本完成,未来三年中心城区将新建曙光净水厂,全面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控能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建设,推进“美丽乡村三年行动”,禁止秸秆焚烧,支持生物质发电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推进废弃物再利用项目建设,扶持农村有机肥料项目建设,减少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将中心城区垃圾填埋项目调整为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垃圾处理能力将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引进餐厨垃圾、医废垃圾和污泥处置等项目入园,变废为宝助推循环产业经济发展。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齐齐哈尔市将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始终,全面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新建建筑65%以上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100%;完成10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探索实行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进既改建设;全面推进“限粘”“禁实”“推散”和预拌砂浆工作,用实际行动将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生态文明融入城乡建设。

三、融合金融资本打好“外力牌”

市场能做的放手交给市场。齐齐哈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综合性平台,近年在城乡建设施工招投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调配了建筑市场资源,增强了市场竞争,实现了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以2015年齐齐哈尔市本级4万户棚改建设为例,改变过去由市棚改办作为棚改回迁建设主体,由城市投融资主体负责2.5万套棚改回迁房的市场化建设,1.5万套棚改回迁房则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购买存量商品房解决,大大提高了棚改回迁质量和效率。应由政府做的对接资本市场。在国家各项政策性贷款和融资政策引导下,齐齐哈尔市已全面启动城乡建设项目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利用2015年国家支持棚户区改造贷款政策,齐齐哈尔市本级争取到棚改项目贷款136亿元,加速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当年棚户区改造量和廉租房分配入住量均创新高。齐齐哈尔市通过PPP融资建设模式,已与中节能、中冶等央企就垃圾发电、沿江景观带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已启动实施,同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曙光净水厂及输配水管线项目、氧化塘深度治理项目、老旧小区管线综合改造项目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也正在开展PPP项目招标合作,准备今年启动实施。通过与金融资本市场的融入合作,齐齐哈尔市城乡建设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

四、融合信息科技打好“创新牌”

完善“互联网+”信息基础工程。三年来随道路建设更新改造通信光缆19.3公里,新建通信塔20座、基站500余座,大大提升了宽带泛在网络的覆盖率和信息传输效率。未来将进一步落实“宽带龙江”战略,实现“多规合一”推进信息基础工程改造更新。特别是与铁塔公司合作,合理规划布局基站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全覆盖,为推进互联网+奠定基础。推动“互联网+”智慧城管建设。齐齐哈尔市作为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要通过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实现城市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和海量数据的集大成,全面透彻地感知识别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的全方位变化,实现人与物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提高城市的自适应系统和随时随地的智能服务能力,向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的智慧城管迈进,促进以人为本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和可持续创新发展。加强建筑科技的推广与应用。齐齐哈尔市将不断整合优化产业资源,进行优化战略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核心竞争力。走建筑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提升产业层次,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尽快形成涵盖诸多领域、具有各类施工能力的大建筑业格局。

五、融合公共需求打好“共享牌”

解决群众最急需。三年来,齐齐哈尔市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完善”的工作思路,整合供水、供热、供气、污水、雨水、通信、电力、路灯等随路基础设施,以改造更新的126条市政主次干道、巷道为载体,更新各类管线230公里,城区污水收集实现全覆盖,内涝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各项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特别是满足了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车辆通行需要,缓解了交通出行压力,城区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增强公众参与性。去年通过听取民众心声、集聚人民智慧,齐齐哈尔市打响了棚户区改造建设“百日攻坚战”。在具体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让群众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实行一个地段90%以上群众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的才征收,搬迁腾空交房比例达到97%以上才选房进户的办法,实现了拆不拆群众说了算,什么时候拆群众说了算,让棚改群众享有足够的自主选择权,汇聚了棚改群众巨大的推动力量。在短短100天的时间里,启动3.1万户棚改房屋征收工作,签订征收协议2.8万户,购买存量商品房作为回迁安置房1.5万套。均享公共性服务。就齐齐哈尔市的城乡建设而言,“十三五”时期要积极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借助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有关政策,将市域内建制镇全部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享受税费减免政策,争取国家、省专项补助资金,通过棚改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完善。要编制试点地区融资规划,拓展并落实城镇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城镇“三供两治”项目立项和建设。抓好铁锋区扎龙镇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建设,推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积极争取将齐齐哈尔市纳入国家级产业合作发展与转型升级示范区,推进齐齐哈尔市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

(作者系黑龙江省“十佳公仆”;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市融合建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基于SWOT的齐齐哈尔市冰球城市建设研究
《融合》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齐齐哈尔市冰上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齐齐哈尔市慢行交通系统调查与思考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