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外科手术联合局部放疗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中的应用

2016-03-17 01:04苗小金隋晓慧陈星星于炳洋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放疗手术

苗小金 隋晓慧 陈星星 于炳洋

[摘要]目的:在提高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 tof 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诊断、治疗意识的同时,利用整形外科手段改善治疗后的术区外观。 方法:对来院确诊的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行扩大手术切除,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3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对局部进行放疗。结果:术后经6个月-1年随访,未见复发迹象。结论:扩大手术切除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首选治疗办法,主张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j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放疗作为该肿瘤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尤其对于术后切缘阳性、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无法实行广泛切除的病例更应辅助放疗。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整形外科;手术;放疗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 55(2016)01-0010-02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nnatofibrosarconn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少见的源于纤维组织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早期表现与血管瘤、瘢痕疙瘩、皮脂腺囊肿等相似,不易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而被当做良性肿物切除,常因术后复发再次就诊而确诊。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初至2014年6月,确诊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并行整形外科手术切除及放射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

女,53岁,因发现左锁骨下方皮下肿物3年入院。查体:左锁骨区可扪及4.Ocm×3.Ocm大小皮下肿物,中央区可见2.Ocm×2.Ocm粉红色皮损,高出皮肤,外观似瘢痕疙瘩样,表面皮肤无破溃,质韧,无压痛,界限不清,移动度可(见图IA)。完善术前检查,ECT检查MIBI亲肿瘤显像阳性。其他检查未见异常。在全麻下行左锁骨区肿物扩大切除术(超过肿瘤边界3.Ocm)+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术中快速病理示:各切缘及基底部未见肿瘤组织,终末病理结果证实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见图IB),免疫组化结果示:CD4(+)(见图IC),Vimentim(2+),切口愈合良好后转入放疗科行放射治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迹象。

1.2 病例2

女,32岁,因背部皮下肿物8年伴红肿疼痛1年入院。查体:背部近肩胛区可见部分皮损发红,隆起于皮肤表面,皮下可扪及4.Ocm×3.Ocm肿物,质韧,无压痛,可移动,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见图2A)。完善术前检查,在局麻下行病灶切除术,术中做上、下、左、右标记,快速病理示:梭形细胞肿瘤,瘤细胞丰富,浸润脂肪组织,遂距病灶3.5cm处行扩大切除,快速病理示各切缘恶性症阴性,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终末病理结果:符合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见图2B),免疫组化结果CD34(3+)(见图2C)。术后3周,切口愈合后行辅助放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迹象。

2 讨论

2.1 概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起源于皮肤真皮层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和手术后切除易复发的特点,通常不发生转移,但极少数可转移至肺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躯干部(50%-60%),特别是前胸,其次是四肢(20%-30%),少见于头颈部(lO%-15%)。早期常以隆突于皮肤表面的无痛性结节为首发症状,可表现为无痛性淡红色硬化性斑块样肿物,慢性发展成块状或结节状外观似瘢痕疙瘩样,生长缓慢,极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组织学特征:真皮内可见形态大小一致的梭形细胞,胞质少,淡染,核细长,细胞特征性排列成席纹状;CD34阳性率高,可作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种相对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2.2 预后

术后易复发,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医生、患者认识不足,就诊晚,病期长,手术不及时;②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异性不强,不容易确诊,常凭经验当作良性肿瘤,未行病理或快速病理检查;③未行扩大切除或切除范围不够大;④DFSP瘤组织局部浸润性强,瘤细胞常沿脂肪或肌细胞间隙呈伪足样蔓延生长,导致手术易残留而复发。

2.3 治疗

无论初发还是复发患者,扩大手术切除均为首选治疗办法,目前切除范围尚无统一标准,多数文献强调主张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3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基底部可包括肿瘤床所附着的肌肉筋膜。手术切除后遗留的创面多数难以直接缝合,因此需要发挥整形外科在创面修复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方法有游离植皮、皮瓣转移等。植皮后皮片在色泽、质地、厚度等方面很难与周围皮肤协调一致。因该肿瘤恶性程度低,一般不发生转移,因此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缺损,在外观、功能方面较游离植皮具有更理想的效果。当局部无适合组织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轴型皮瓣或肌皮瓣。

放疗作为该肿瘤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尤其对于术后切缘阳性,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无法实行广泛切除的病例更应辅助放疗。文献报道显示,凡术后接受放疗的患者,无论术前术后的情况怎样,均提示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措施,在降低复发率和提高局部控制率方面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放疗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后早期应用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肿瘤热疗的机理及临床研究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综合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效果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