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句法习得与病句消减策略初探

2016-03-17 06:05李伟芳
考试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仿写聋生

李伟芳

摘 要: 聋生病句泛滥的原因是不懂句法,根源在于听觉障碍。作者在聋生句法习得与病句消减的研究实践中发挥聋生“以目代耳”的感知特点,运用比较、扩展、板块化等方法帮助他们领悟与习得句法,并采用仿写的形式巩固句法,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聋生 句法习得 病句消减 板块化 仿写

自有聋教育以来,聋生的病句现象就一直如影随形,句子越复杂,错误率就越高。专业工作者们对聋生的病句类型进行了不同分类,综合起来,主要有颠倒、残缺、多余、杂糅四类。有些教师开始时还能一字一句地耐心帮助聋生修改病句,后来见收效甚微,渐渐地就顺其自然了,并没有从源头上想法子消减聋生的病句。

“聋哑病句”产生的原因是没有掌握句法,而掌握不了句法的根源在于听觉障碍。听力正常的孩子是不用专门学习句法的,只要他们时常处在具体的听说环境中,让成百上千具有相同规则的语言材料反复刺激大脑中枢,他们就能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自然而然地领悟句法规则,以后遇到类似情景,他们就能模仿相应的句式正确说出来。聋童由于听力损失,接受不到语音信息,导致不会说话,在语言发展上从一开始就落后于听力正常的孩子。有些聋童虽然听力损失不严重,通过佩戴助听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听力,并接受了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但是由于语音刺激的清晰度和频率远不如听力正常的孩子,因此在语言能力上跟听力正常的孩子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那些听力损失严重和没有接受早期语言康复训练的聋孩子在语言发展上跟正常孩子的差距就更大了,而且越拉越大,以至于某些聋生高中毕业时连简单的句子都写不通顺。

那么,听力损失严重而又没有接受过早期语言康复的聋生入学后,能不能通过“以目代耳”的阅读习得句法呢?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能做到的聋生凤毛麟角,原因在于大部分聋生阅读时并无有意识地探究句法,部分聋生虽然想弄懂句法,但是由于得不到教师的科学指导,导致进展缓慢或一知半解。笔者随机抽取三个九年级学生,先让他们读一个句子“对穷人抱有深切同情心的奶奶把汤姆扔掉的面包捡起来,递给挨户乞讨而遭拒绝的那个可怜的穷人吃”,然后帮助他们理解个别生词的意思,再让他们跟其他同学配合着进行情景表演,结果,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谁该做什么,谁先做什么,这不是词义不明引起的阅读障碍,而是不懂句法引起的阅读障碍。

不懂句法,就读不懂比较复杂的句子,更写不出来,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病句连篇,这种现象越往高年级就越严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聋生掌握句法呢?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认识到,必须抓住聋生主要依靠视觉接受外界信息的认知特点,采用各种方法引导聋生领悟句法,并反复进行仿写训练。从源头上抓,才能有效纠正聋生的病句现象。

一、领悟句法

1.把握主干成分

要求学生牢牢地把握住最基本的句式“谁(什么)做什么”和“谁(什么)怎么样”,也就是最简单的“主—谓—宾”结构句式(如“花开了”“花儿漂亮”“妹妹摘花”),因为特殊句式、长句、独词句、复句等其他句式都是以基本句式为基础,通过增加、省略、调换、组合等方式得到的,例如上面提到的句子就包含非常丰富的信息,它是由以下多个基本句子按一定规律改写而成的:

奶奶同情穷人。穷人乞讨食物。人们不理穷人。汤姆扔掉面包。奶奶捡起面包。奶奶递上面包。乞丐接过面包。乞丐吃面包。

只有牢牢把握住“主—谓—宾”的基本句式,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把更复杂的句子读懂并写通顺。找出句子主干的常见训练模式是缩写句子。

2.理解附加成分

通过比较和扩展,帮助聋生理解附加成分定状补的语法意义,并掌握把主干成分具体化的方法。

(1)比较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让学生对一组类似或者相反的修饰语、限定语或补充语进行比较,其语法意义就不言而喻,例如:

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三个小时。小吕、小潘和小邱分别买了6:00、9:00和12:00的机票。现在是11:00,小吕[ ]飞到北京,小潘[ ]飞往北京的途中,小邱[ ]于一小时后飞往北京。(将;正在;已经)

通过比较,聋生会发现副词虽很短,但是不同的副词所表达的动作和状态不一样,不是可有可无的,从而不但领会了副词作状语的语法意义,而且懂得了可以通过增加状语的方式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具体、清楚。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减少状语的方式使得句子的意思变得简洁。当然,这里我们不必跟他们讲专业语法术语和理论,重在领悟。

(2)扩展

扩展是以基础结构中的某一句法成分为中心,把一定的成分附加在中心上,构成原中心成分的扩展式,例如:

①壁虎是动物,鲸也是动物。

②壁虎是( )动物,而鲸是( )动物。

③壁虎是( )型( )动物,而鲸是( )型( )动物。

④壁虎是生活在( )的( )型( )动物,而鲸是生活在( )的( )型( )动物。

通过带比较的扩展训练,聋生不但能领悟到定语的语法意义,而且能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3.牢记主干成分和附加成分的组合规则

在把握主干成分的基本形式和理解附加成分的语法意义的基础上,以板块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各成分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从属关系。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要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简明扼要地揭示了这六个成分之间的主次地位和先后顺序。但是对于语音感缺失和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的聋生来说,口诀不好理解,也不好记忆,而“以眼代耳”是他们的感知特点,视觉是他们的长处,所以我们可以对口诀进行板块化处理,采用表格的方式或拉开适当距离,使之产生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有助理解,便于记忆,利于仿写,例如:

[放学后],(一位)值日生 [认真地]扫〈干净〉 (他们班的)教室。

对于主干成分,可以适当地加粗、增大字体,以引起聋生视觉上的注意。

二、仿写

论述聋生病句纠错的文章大都提到看图写句、看演示写句、排词成句、扩句、缩句、改写句子、改正病句、仿写等句子训练形式。笔者认为这些训练形式均可以采用,但是要分先后和主次,例如在聋生的病句现象十分严重,且没有对之进行有效的句法渗透的情况下,你让他改正病句,不是改了还错,改了更错吗?笔者经过初步实践发现,给范句配上图或加以演示再让聋生仿写句子或排词成句是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通过配图或者演示,聋生便知道哪一句式能表达哪一情景,从而深刻理解其句法意义。如果聋生没有真正理解句法意义,就有可能出现根据“卖国投敌是可耻的”仿写出“我是男的”之类的错误。仿写或排词成句是一个形成并强化汉语句法、弱化自然手语句法不良影响的过程,反复练习,就能巩固汉语句法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从根本上消除病句。如果聋生仿写时感到有困难,则可以先让聋生做排词成句的练习,再逐步过渡到看图或演示仿写,最终自由仿写。以下是一个排词成句的例子:

[早上],小红 [在室外]晾晒 (刚刚洗干净的)衣服。

的?摇 静电实验?摇 科技节那天下午?摇 在?摇 小操场?摇 我们?摇 做?摇 精心准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笔者采用此法帮助十三个学生对二十个常见句式进行了反复训练,每天练三个句式,每个句式练一次,共进行了三个轮回,历时约一个月,随即做了一个短期阶段性测评,数据如下(满分为100):

从表中可见:2个无效,1个无法确定是否有效,10个有效,有效率达到了77%,平均提升了21%,短期效果喜人。

总之,只要我们尊重聋生的句法习得规律,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领悟句法,持之以恒地加强训练,聋哑病句一定能减少,甚至消灭。

参考文献:

[1]贾秀云,张海燕,王玉华.聋童语法能力现状剖析与教学对策[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2:33.

[2]刘杰,卢海丹.聋生语法错误类型调查报告及分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4:60.

[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仿写聋生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议作文教学的“三部曲”
教材为本 以读促写
做聋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