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泰桓事件”对中国游泳管理部门的启示

2016-03-18 06:45聂国林陈安平
运动 2016年22期
关键词:孙杨兴奋剂游泳

聂国林,陈安平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朴泰桓事件”对中国游泳管理部门的启示

聂国林,陈安平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对韩国游泳名将朴泰桓是否应参加里约奥运会游泳比赛及中国游泳管理部门在对待我国游泳运动员“兴奋剂事件”上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此为我国游泳管理部门更好地处理我国运动员兴奋剂事件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朴泰桓;兴奋剂;游泳;管理

“兴奋剂”可以说是目前竞技体育的毒瘤,许多知名运动员都因为禁药丑闻而功败垂成,北京奥运会男子400m自由泳冠军韩国名将朴泰桓因为违反兴奋剂条例被国际泳联(FINA)禁赛18个月,并且按照大韩体育会(KOC)的规定,因为药物被禁赛的选手在禁赛期满起的3年内都无法获得韩国国家队选手资格,这也意味着朴泰桓无法出场里约奥运。但是在韩国里约奥运会选拔赛中,朴泰桓在参加的所有4个项目都夺得了冠军,并都突破了FINA规定的奥运出场资格纪录A标,而且也是韩国唯一达标的男选手。赛后,恩师卢民相和朴泰桓先后下跪谢罪,请求KOC(韩国泳联)放行,但KOC未改变立场,随后朴泰桓经纪公司负责人正式向CAS(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起诉讼,起诉韩国泳联,最终朴泰桓胜诉,成功搭上了去往里约奥运会的末班车,虽然朴泰桓在里约奥运会上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从朴泰桓的整个里约奥运资格争取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值得我国游泳管理部门值得深思和借鉴的问题。

1 朴泰桓和孙杨兴奋剂事件的对比分析

“朴泰桓事件”可以说是目前国际泳坛的热门话题,作为我国游泳运动员孙杨的劲敌,也得到了中国国内媒体的关注,作为曾经的韩国国民偶像,由于兴奋剂而大毁形象,到如今连奥运资格都成问题,不难让人们唏嘘,而反观我国游泳选手孙杨在经历了误服兴奋剂事件后,似乎又重新恢复了声誉,由此外国媒体指责中国游泳管理部门包庇自己国家优秀运动员,许多外国媒体说中国体育崇尚金牌至上,一切为了金牌,不仅是游泳,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的让球风波等。但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朴泰桓和孙杨兴奋剂事件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论是管理体制还是国家战略上都有些不同,但是对待兴奋剂事件上都是零容忍,游泳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其实是相当短暂,许多优秀运动员在经历兴奋剂事件后基本就选择了退役,那么是不是奥运会冠军就有权利破坏体育管理层定下的规定呢?因此,“朴泰桓事件”的确值得人们深思,同时也给中国游泳管理层在对待我国游泳运动员兴奋剂问题上提供了可参考的标杆。

2 朴泰桓与孙杨竞技游泳实力对比分析

在世界泳坛,韩国算不上一个游泳强国,在亚洲也远远落后于中、日两国,中国游泳从20世纪的5朵金花开始,再到由吴鹏、孙杨领军的男子游泳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世界泳坛的新星力量,而韩国游泳要不是朴泰桓的出现,很难在游泳界提到韩国,朴泰桓不仅创造了韩国泳坛的多项记录,也让苦苦为实现中国男子游泳奥运金牌的夙愿整整晚了4年,当时北京奥运会他正是战胜中国的名将张琳而获得冠军,朴泰桓成名于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在那届比赛中他在200m、400m、1 500m自由泳项目中全面压制中国泳坛新星张琳获得3枚金牌并夺得亚运会MVP,随后在2007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游泳锦标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获得400m自由泳冠军,从此达到了运动生涯的巅峰,在与我国游泳名将张琳的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但是从2009年罗马世界游泳锦标赛开始,状态有所下滑,那届比赛中我国优秀运动员张琳获得了800m自由泳的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一战成名,可惜800m自由泳并不是奥运项目,2010年广州亚运会朴泰桓卷土从来,再次包揽了中长距离的冠军,甚至在100m自由泳比赛中也斩获了冠军,只是在1 500m自由泳中输给了我国后起之秀孙杨,在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400m自由泳决赛中利用边道战术战胜了当时已经成气候的孙杨,可谓宝刀不老,但是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400m自由泳决赛中我国名将孙杨战胜朴泰桓开始,就迎来了属于孙杨的时代,2014年仁川亚运会决心东山再起的朴泰桓再次输给孙杨,并在后来被查出服用兴奋剂而被禁赛。到如今苦苦争取里约奥运会资格而努力,通过打官司到最终胜诉,可以说朴泰桓的游泳生涯足够传奇。

表1是孙杨和朴泰桓近3届奥运会的成绩对比,其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孙杨最好成绩是1 500m自由泳的第8名,而朴泰桓分别在400m和200m自由泳中拿到1金、1银,2012年伦敦奥运会朴泰桓在400m自由泳和200m自由泳各获得1枚银牌,而孙杨在400m和1 500m自由泳中获得2枚金牌,200m自由泳与朴泰桓并列获得银牌,并且在男子4×200m自由泳中帮助中国男队摘掉1枚铜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艰难获得奥运资格的朴泰桓发挥欠佳,均未进入最后的决赛,是不是因为在争取奥运资格的经历影响了自己的状态我们不得而知,孙杨在200m和400m自由泳中获得1金、1银,400m自由泳最后惜败澳大利亚选手霍顿让人遗憾,赛后还指责孙杨是禁药的骗子,可以看出欧美选手对亚洲选手在欧美传统强项中取得好成绩的偏见。

表1 朴泰桓与孙杨近3届奥运会获得奖牌成绩一览

3 “朴泰桓”案件启示

3.1 应重视兴奋剂检验程序规则

随着我国运动员越来越多地参加世界级大赛,尤其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的多项突破,若依然停留在重视竞技成绩而轻视程序理念的传统观念中,忽视对世界先进体育理念的吸收融合,是必将碰壁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申诉零成功就充分说明了加强体育程序法规学习的必要性。由于我国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偏低,从小就从事专业训练,忽视对文化知识教育,也间接地导致了运动员不懂法的情况,在欧美发达国家法律体育中,程序正义理念已相对普及,CAS近些年对国际体育竞赛进行公证的判罚彰显了程序规则在世界体坛的重要作用,但是像朴泰桓这样的国际级运动员,尚有资格向CAS这样的国际仲裁庭请求帮助,而在我国许多不知名的运动员在从上至下的管理体制中想申述可谓是难上加难,即便是知名运动员也未必能用程序法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通过朴泰桓事件我们应认识到,除在思想上需要加强对程序的重视外,在实践中也要将程序理念加以贯彻执行,使之成为保护运动员权益的重要武器。

3.2 应充分利用国际体育仲裁机制

朴泰桓案的胜诉证明利用国际体育仲裁机制解决体育纠纷是维护运动员权益的有利途径,对待不公正的裁决,中国体育界不应再选择沉默,应充分利用国际体育仲裁机制捍卫自己的权利。近些年来,中国游泳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事件也时有发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后运动员几乎都选择了退役,中国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因非兴奋剂原因产生争议的情况也有发生,包括像宁泽涛、孙杨这些名将都因为误服兴奋剂而受到过国际泳联的警告,最终都幸免没有影响到自己的运动生涯,而曾经的亚洲仰泳希望之星欧阳鲲鹏由于吃烧烤导致兴奋剂事件发生,最后被终身禁赛,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给就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目前,CAS已被所有的国际奥林匹克体育组织和许多非奥运体育组织认可为解决体育纠纷的最终的、具有约束力的上诉机构,其体育仲裁具有公正性、及时性、专业性的优势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认可,各国法院也多次裁定确认了CAS 裁决的可靠性及裁决程序的正当性,它是具有公信力的体育纠纷解决机构。对体育规则充分地了解是利用国际体育仲裁机制的前提,朴泰桓案再次提醒我们,法律界与体育界应加强沟通合作与交流,随着我国参加世界性比赛次数的增加,国内体育法的学习也应跟上步伐,要想在国际赛场上给中国体育健儿以充分的法律援助,有效、及时、便捷地争取其应享有的权益,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法律法规尤其是国际体育规则的学习和研究,深入了解国际体育法发展的方向,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机制,加大培养体育法律人才。朴泰桓虽然通过利用国际体育仲裁赢得了官司,获得了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但是故意使用兴奋剂的确是可耻的行为,也成为了他游泳生涯中无法抹去的污点。总之,国际体育仲裁在尊重程序正义的前提下也充分尊重和追求实体正义,即力求裁决结果反映事实的真相,处罚理应受到处罚的人。所以,如果运动员一旦服用兴奋剂,除非其有足够的运气,否则即使再了解法律规则也难逃法网,因此运动员不应抱着侥幸心理,试图以身试法,应洁身自爱,靠不懈的努力获取真正属于自己的荣誉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4 结束语

多年以来,兴奋剂困扰着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均无法回避的问题,随着俄罗斯田径被禁止参加里约奥运会比赛等一系列禁药丑闻的爆出,影响的不仅是运动员本身甚至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运动员在金钱、名誉、地位的巨大诱惑下,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不顾体育道德,通过使用兴奋剂来提高比赛成绩骗取金牌,从而获得由金牌带来的一切利益,但是兴奋剂一旦被查出,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兴奋剂问题早已日益成为竞技体坛面临的十分棘手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朴泰桓案件不仅给韩国体育提了醒,也给中国游泳管理部门提了醒,运动员想要取得好成绩只有坚持纯净才能被人们所接受,一个有禁药史的运动员取得在优异的成绩,也无法抹去禁药丑闻带来的影响。因此,中国游泳运动员应以此为鉴,坚决杜绝使用兴奋剂,遵守反兴奋剂条例,因为兴奋剂不仅危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还破坏了体育道德,背离了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和宗旨,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尽管近几年我国的反兴奋剂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兴奋剂问题存在隐蔽性和多因素性,反兴奋剂斗争将越发艰巨,服用兴奋剂的现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难以禁绝。因此,对兴奋剂正确认识、宣传、掌握,并最终彻底解决兴奋剂问题还需要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共同努力。

[ 1 ]宋彬龄.中国运动员国际体育仲裁胜诉第一案述评——兴奋剂处罚的程序正义问题[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2):109-113.

[ 2 ]陈立新,郭爱民,程燕.我国游泳训练管理体制发展研究[ J ].体育科学研究,2007(4):15-18.

[ 3 ]梁亚东,郑雷,刘冬.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行为的实证研究[ J ].安徽体育科技,2007(4):44-47.

[ 4 ]杨丛军,葛建.兴奋剂对运动员的危害和对策[ J ].商情,2012(47):256.

G861.1

A

1674-151X(2016)11-00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2.004

投稿日期:2016-10-17

聂国林(1986—),教练员,硕士。研究方向:游泳教学训练与方法。

猜你喜欢
孙杨兴奋剂游泳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使命所向与危机消解
去旅行
孙杨夺冠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孙杨的“反击”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