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语法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

2016-03-18 03:59王昀李冬耘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可接受性连贯衔接

王昀 李冬耘(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人际语法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

王昀李冬耘
(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不是一一对应,人际语法隐喻使情态意义和评价意义的表达具有多样化形式。布格兰德和德雷斯勒提出了语篇建构的七条标准。其中,人际语法隐喻有助于实现语篇的意图性和可接受性,有助于促进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因此具有一定的语篇建构功能。

关键词:人际语法隐喻;意图性;可接受性;衔接;连贯

李冬耘(1961-),女,汉族,天津宝坻人,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研究。

Abstract:The form and meaning of language is not the one-one correspondence,and 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makes the expression of modal meaning and evaluative meaning have a variety of forms.Beaugrande and Dressler put forward seven standards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Among them,the 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contributes to discourse intentionality and acceptabi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of discourse,so it has certain function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Keywords: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intentionality;acceptability;cohesion;coherence

一、概述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增加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段。功能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从传统的词语修辞方式延伸至语法的隐喻方式,提出了语法隐喻理论。语法隐喻指概念在词汇语法层的隐喻化表达方式,与之相对的是一致式。韩礼德主要从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方面对语法隐喻进行了探讨[1]。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为及物性隐喻,即过程类型的转化。人际语法隐喻涉及情态意义和评价意义的表达。两种隐喻形式都广泛存在于语言中,并以变化的句法形式反映人类经验和概念结构,为语篇的建构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文章重点探讨人际语法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关于概念语法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将另行撰文论述。

二、人际语法隐喻

语言不仅可以表达说话者的亲身经验和心理活动,还具有反映说话者身份、态度以及他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等功能。语言的这一功能称作“人际功能”。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不是一一对应,除了一致式之外,人际语法隐喻也是实现“人际功能”的有效手段。人际语法隐喻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两部分。

(一)情态隐喻

情态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情态动词、情态副词体现,还可以通过其他语言形式实现。如例1:

(1)Probably that pudding never will be cooked.

(2)I don't believe that pudding ever will be cooked.

例1(1)中的情态意义由副词Probably和never体现,是一致式的表达形式;而该情态意义在例1(2)中,由小句I don't believe体现,虽然该小句的语法成分齐全,但在功能上体现的是情态语义。体现情态意义的小句相当于一个语气状语,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同一情态意义,在语法层上形成一个隐喻结构。[2]

情态可分为两种类型:情态化和意态化。情态化包括可能性和经常性,意态化包括义务和意愿。韩礼德认为[1],情态意义的体现形式由情态取向决定。情态取向可分为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明确客观和非明确客观。如例2:

(1)I think Mary knows the truth.(显性主观)

(2)Mary will know the truth.(隐性主观)

(3)Mary probably knows the truth.(隐性客观)

(4)It's likely Mary knows the truth.(显性客观)

例2(1)是用体现心理过程的小句I think来表达明确的主观倾向,是例2(2)的隐喻化表达形式;例2(4)是由体现关系过程的小句It's likely来表达明确的客观倾向,是例2(3)的隐喻化表达形式。

此外,名物化是语法隐喻的重要形式,它不仅存在于概念语法隐喻中,也存在于人际语法隐喻。通过名词实现情态意义的名物化,可以实现明确客观的情态取向。常用来体现情态意义的名词包括possibility,probability,likelihood,inclination,obligation等。

(二)语气隐喻

陈述、提问、提供、命令这四种言语功能主要通过语气系统实现。一般来说,陈述由陈述句来体现,提问由疑问句来体现,命令由祈使句来体现,感叹由感叹句来体现。但是,如前文所述,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不是一一对应的,言语功能与语气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一种言语功能可由多种语气体现,一种语气也可反映多种言语功能。因此,语气选择与言语功能并不总是一致。如例3:

(1)Could you get me a drink?

(2)I wonder if you have finished your job.

(3)So you are from China?

(4)Touch that and I'll thump you.

例3(1)通过疑问句的形式实现了命令的言语功能,语言形式的变异实现了同样的言语功能却取得了削弱命令语气的言语效果。例3(2)和例3(3)都是以陈述句的形式实现疑问的言语功能,从而以委婉的方式表达了疑问。例3(4)通过陈述句形式表达了与祈使句Don't touch that!一样的言语功能——命令。我们把这类语气变异现象,即从一种语气域向另一种语气域的转移,称为语气隐喻。[3]如上例所示,语气隐喻在语义层面上扩展了言语功能,实现了两种言语功能的结合。

三、人际语法隐喻与语篇建构

布格兰德和德雷斯勒[4]提出了语篇建构的七条标准:意图性、信息度、衔接、连贯、互文性、语境性、和可接受性。语篇的建构模式描写了由语篇生成者到接受者的动态交际过程。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论框架。人际语法隐喻以多样化的语言形式表达情态意义、实现言语功能,为语篇建构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语篇建构功能。

(一)人际语法隐喻有助于实现语篇的意图性和可接受性

意图性即目的性,是指语篇生成者通过建构一个连贯的语篇以实现一定目的的主观意愿。可接受性反映语篇接受者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该语篇所传达的意图。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反映了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因此从人际语法隐喻角度可以更好地分析交际双方的权利关系以及交际者的意图,从语篇生成者和接受者两方面探讨人际语法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

例4:I don't believe that endorsing the Nuclear Freeze initiativeistherightstepforCaliforniaCommonCause. Tempting as it may be,we shouldn't embrace every popular issue that comes along.

例4选自一则劝说性语篇,说话者开篇就选择情态的明确主观隐喻形式“I don't believe”以明确表达他对签署核冻结计划的否定立场,以及他对该断言负责的态度。相对于一致式“Endorsing the Nuclear Freeze initiative is not the right step for California Common Cause”,情态隐喻的表达方式传递了更多的语言功能,有效的实现了语篇的意图性。此外,否定转移的形式使否定语气的表达委婉不唐突,增加了语篇的可接受性。

例5:You mention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now Leopard was your Zen practice for several years,and I wonder if you'd explain what you mean?

说话者用三个小句I wonder,if you'd explain,what you mean构成的复合陈述句代替了简单疑问句What does that mean?,通过陈述语气表达了疑问的交际目的。语气隐喻的使用扩展了言语功能,该句不仅传递了说话者表达疑问的意图,语气的变异使疑问的表达形式委婉客气,传递了说话者既想实现交际目的又想调和人际关系的意图。从听话者角度来看,通过语气隐喻清晰委婉地表达疑问的语言形式使语篇更具有可接受性。

(二)人际语法隐喻有助于实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建构的基本要素,是实现语篇意图性和可接受性的前提条件。情态隐喻中存在的名物化现象不仅可以表达明确客观的情态取向,也可以承接上文,起到衔接与连贯的作用。

例6:(1)Some scientists have suggested that it might in some cases be ethically acceptable to clone existing people. (2)One possibility is generating replacement for a dying relative.

文中的“possibility”是前文“it might in some cases”的情态意义名物化的结果,这有效压缩了信息,啰避免行文嗦。从主位推进理论来看,“possibility”承接上文的情态化可能性,即句(2)的主位与句(1)的述位在语义上存在一致性,形成线性主位推进模式,有效地实现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际语法隐喻扩展了语言功能,使情态意义和评价意义的表达具有多样化的形式。这既有助于实现语篇的意图性和可接受性,又能促进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因此,人际语法隐喻具有一定的语篇建构功能。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M].London:Arnold,1994.

[2]朱永生.英语中的语法比喻现象[J].外国语,1994(1).

[3]常晨光.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4]Beaugrande,R.de.&W.Dressler.1981.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 istics[M].Longdon:Longma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251-02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5YY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昀(1979-),女,汉族,河北廊坊人,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可接受性连贯衔接
法律论证理论对提高裁判可接受性的启示——基于“昆仑燃气公司案”的分析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人体隐喻与语篇连贯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特色浅析
方法论意义下的法律解释目标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从意向性与可接受性的角度分析话语交际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