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猪苓高效栽培及管理技术

2016-03-18 12:45黄庆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猪苓汉中市管理技术

黄庆林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



汉中市猪苓高效栽培及管理技术

黄庆林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

摘要为了提高猪苓的栽培水平、规范种植技术,在科技服务过程中,深入汉中市猪苓人工栽培集中产区留坝马道镇、略阳县五龙洞镇、汉台区河东店镇等地,开展了猪苓人工高效栽培技术调查,从猪苓栽培的场地选择、苓种选择、菌材与蜜环菌的准备、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方面对汉中市猪苓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猪苓;蜜环菌;栽培技术;管理技术;汉中市

汉中市秦巴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丰富的森林植被,为野生猪苓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成为我国野生猪苓最大的适生区和主产区。汉中市山区群众自古以来就有采挖野生猪苓的习惯,猪苓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逐渐枯竭,猪苓已列入42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药材品种名录[1],人工驯化栽培猪苓技术的不断兴起,许多地方相继使用了仿野生栽培法、猪苓菌核无性繁殖栽培法、猪苓纯菌种人工接种栽培法[2]、猪苓与天麻混合栽培法[3]等多种方法栽培,但仍然存在繁殖系数小、周期长、空窝率高、产量不稳等问题。不少科研单位开展了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2-4],但对猪苓空窝、产量不稳的报道极少。面对旺盛的猪苓产业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农户冒然行事,盲目效仿,有的人成功了,但也有不少农户在具体生产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种下去的猪苓采收时却找不到猪苓,甚至连猪苓种也没有。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科技服务过程中,深入汉中市猪苓人工栽培集中产区留坝马道镇、略阳县五龙洞镇、汉台区河东店镇等地,开展了猪苓人工高效栽培技术调查,现对较为成功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猪苓种植户减少空窝、规避风险获得高产提供借鉴。

1场地选择

栽培场地是猪苓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环境条件,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场地选择不当,其他栽培措施均无济于事。场地选择适宜,才能为猪苓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猪苓才能够正常生长。猪苓与其他食用菌一样,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猪苓生长所特有的生态系统,其中,林地生态系统是猪苓世代延续的主要场所,如何模拟林地生态系统是猪苓栽培成功的关键。秦巴山区野生猪苓主要生长在一些次生林及青冈、橡、桦、柳等阔叶林下,有蜜环菌生长的衰老或半腐朽阔叶树乔木根部周围,坡向西南、西北均可,但必须有一定的树木遮盖阳光,树下有丰富的腐殖质土、落叶层厚的山坡,才能满足蜜环菌和猪苓生长的基本条件。生产中往往由于场地选择不当,尤其是一些不适宜栽培猪苓的山梁地、迎风地、阳坡地、山顶山嵴等,这样的场地土壤中水分、温度、通气等主要环境因素不容易协调和控制,导致减产或空窝,造成栽培失败。

1.1海拔高度秦巴山区猪苓栽培的场地应选择海拔800~1 500 m的林地为宜,其中1 000~1 200 m半阴半阳稀疏林地是栽培猪苓最为理想的环境。汉中市秦巴山区海拔在800~1 500 m的地区均有人栽培猪苓,并取得了成功。但不同的海拔高度,地形的选择略有差别。一般1 200~1 500 m的高海拔山区,宜选择房前屋后背风向阳的空闲地、溪边平地或缓坡地。其中,溪边地效果最佳。溪边具有交通便利、劳动力集中、浇灌方便、省工省时、便于规模化栽培和科学管理等优点。汉中市略阳县五龙洞镇斑竹园村炳臻猪苓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大户明某,在家乡的十余公里长山沟小溪边的平地里,种植猪苓数十万窝,成功率高达99%,几乎没有空窝,并获得了较好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1 000~1 200 m的中海拔地区,宜选择山腰阔叶树下和退耕还林地的林下种植,效果较好。留坝县马道镇东沟村猪苓种植大户王某采用这种地形栽培猪苓数万窝,经抽样调查,猪苓长势良好未发现空窝。800~1 000 m的低海拔地区,只要场地选择正确也能获得成功。2013年4月汉台区河东店镇沙河沟村猪苓种植户王某在家乡海拔810 m的山腰阔叶树林下种植猪苓一万余窝,由于场地选择适宜,猪苓生长良好,经抽样调查不但没有空窝,猪苓生长的速度还高于同期下种的高海拔地区。说明低海拔地区有效积温高,猪苓适生期长,更有利于猪苓的生长。但海拔偏低的地区要注意留好遮阴树并选择坐南朝北的阴坡或二阳坡栽培,注意夏季高温及干旱的影响。

1.2土质要求猪苓适合生长于土壤疏松透气、不积水、不板结,坡向以西南或西北的二阳坡、坡度为20°~40°,排水良好,适当偏湿润(土壤含水量在30%~40%)、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林地微酸性(pH5.2~6.6)壤土或沙质壤土,其次是含腐殖质的黄砂壤、黑砂土。石渣土、粘土、黄泥土均不宜栽培猪苓,如退耕还林地、荒山荒坡地、新造林地、溪边平地等。汉中市山区除个别含泥量过重的山坡不宜种植外,大多数山坡的土质均可种植,尤其是略阳、留坝县的黑壤土、夹砂泥,有机质含量高、保湿性强,特别适合猪苓的生长。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湿度偏大的地方,宜选择坡度较大、含砂偏多的林地,以便排水降湿;湿度偏小的地方,宜选择平地或缓坡地,适当含泥的土质以利保墒。

1.3场地遮阴保湿措施猪苓有喜冷凉、阴郁、湿润,怕干旱的特性,实践表明,遮阴降温对猪苓生长有极好的促进作用。所以,野外选择栽培地点时最好选在土壤较干燥、排水良好、早晚较能照射阳光的树荫下。但即使在荒山上或裸地上,也可采取搭建阴棚、种植长蔓型植物等方式予以遮阴。遮阴的主要作用一是降温,二是防止水分过量蒸发流失。主要方法有:山间林下种植猪苓时,主要依靠原有树木的遮阴;平地或缓坡地栽培猪苓,可种植长蔓型植物搭架遮阴、种植高杆作物,利用秸秆、杂草类遮阴或直接在栽培沟上覆盖秸秆、柴草、树叶等。具体遮阴方法很多,只要根据具体条件合理设计与操作,给猪苓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就能减少空窝,获得高产。

2苓种选择

目前生产中,人工栽培猪苓的主要方式是无性繁殖,即用小的猪苓做种,与蜜环菌伴栽。种苓应选择表面凹凸不平多疤状、色泽鲜艳、手捏有弹性、鲜嫩不干浆、重100 g以下、生活力强、出芽快而多的灰苓或黑苓做种。灰苓的菌丝幼嫩可全部做种,黑苓应选菌丝为白色或浅黄色、手捏菌核有弹性,菌龄短的做种。白苓做种易腐烂,菌核肉质变为褐色、手捏无弹性、中空坏死的不能做苓种[5]。较大的种苓也可以从细腰或离层处掰开分栽。严禁将老化的、机械损伤的、病毒和病菌感染的、保藏不当、失去生活力的猪苓菌核做种,尽量采用野生猪苓菌核做种,提倡异地引种。如果选种不严或使用退化苓种均可能导致空窝。

3菌材与蜜环菌的准备

猪苓和天麻一样,一生均离不开蜜环菌。猪苓生长的好坏与蜜环菌材的大小、多少以及蜜环菌长势的强弱密切相关。人工栽培猪苓的关键在于正确模拟猪苓的生态环境,人为创造良好的营养、温湿光气条件,建立起“树棒—蜜环菌—猪苓”之间协调的共生关系[6],才能保证猪苓的生长发育。蜜环菌菌索一端侵入菌材上吸收营养物质,另一端侵入猪苓菌核,猪苓菌核只有被蜜环菌侵染后,蜜环菌的代谢产物及侵染后期的菌丝体均可成为猪苓的营养,猪苓得到充足的养分后菌丝迅速繁殖,突破菌核表皮层,长出白色幼小的苓头,不断增大,便形成猪苓。生产中,有不少农户往往不重视蜜环菌材的培养,有的不更新蜜环菌种,长期使用老棒加新棒的办法培育菌材,其蜜环菌已经退化或生长不良,杂菌多满足不了猪苓生长所需的营养,导致猪苓夭折、腐烂,造成空窝;有的所用菌材太小,而周围又没有活树根可以补充,猪苓还没有长大,菌材已经耗尽,又没有及时补充新材,导致猪苓营养中断,造成空窝。

有经验的栽培户通常在猪苓下种前3~4个月就开始培育菌材及菌床。培育菌材时,凡是无芳香、油脂味的多种阔叶树木均可作为培养蜜环菌的菌材,但以壳斗科和桦木科树种最好,如板栗、茅栗、栓皮栎、麻栎、斛栎、桦树等。汉中市种植户栽培猪苓通常采用粗度为10~12 cm的栎类树木,裁成60~70 cm长的木段,砍3~4排鱼鳞口至木质部,加蜜环菌枝或蜜环菌纯菌种来培养菌材。有条件时,将木段用0.25%的硝酸铵水溶液浸泡30 min,捞出后培育菌材效果更好。如果没有提前培育好蜜环菌菌材,也可用人工培育的优质密环菌菌种或菌枝直接栽培。蜜环菌菌种宜选用经过人工分离纯化,培育的生活力强、适合猪苓生长的优质菌种或新培育的优质蜜环菌菌枝,才能保证猪苓栽培的成功。同等条件下蜜环菌菌种的纯度和生活力的强弱决定猪苓产量的高低。

4栽培技术

4.1栽培时间人工栽培猪苓多在春、秋两季进行。翻窝时,大块猪苓收获商品,小块猪苓菌核做种继续扩大栽培,并将小块种苓及与蜜环菌连在一起的菌核仍留在坑里,重新加上新菌材、粗树枝和枯枝落叶,过3~5年又可采挖。根据汉中市农户的实践经验,春栽比秋栽好,当年萌发的新苓越冬即变为灰苓;而冬季栽培后,随气温不断降低,当年不萌发新芽,第2年春季地温回升之后才能形成白苓。另外冬季开挖,当年形成的白苓还未转变为灰苓,很容易在采挖或栽培时碰掉,损失很大。

4.2栽培模式

4.2.1蜜环菌枝+菌材+苓种模式。先在窖底铺1层3~4 cm厚枯枝落叶,压实后排放5~7根树棒平压在上面,棒间距离10 cm,取种苓250~350 g在棒的两头(各1个)和两侧(各3个)均匀摆放靠紧。取新培育的菌枝1 kg,夹放在种苓两侧和棒间,一头必须紧接种苓或鱼鳞口,在菌枝的空隙填加树枝节,要放平压实,空隙用腐殖土填实,防止在空洞积水造成杂菌感染。用枯枝落叶填充棒间厚10 cm,将全坑铺平,用土封顶,厚15 cm,坑口要平,以蓄积雨水和截留坡上滚下来的虚土落叶,坑面用落叶树枝覆盖即可。

4.2.2蜜环菌种+新材+苓种模式。这种栽培模式所用菌材、苓种、栽培方法均与菌枝、菌材伴栽法相同,只是每窝用蜜环菌纯菌种2瓶代替菌枝,效果更好,既节省了劳力和时间,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菌感染,同期对比产量比菌枝栽培略高。不足之处是投资比用菌枝法相对多一点。

4.2.3菌材+新棒+苓种模式。这种方法是最初使用的栽培方法,其用料和栽法与前2种栽培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用2根新培养的菌材加3根树棒,或3根菌材加4根树棒加苓种的栽培模式。这种模式经几年生产实践和对比试验,其产量均比用菌枝或菌种加新棒低,原因是后期营养不足。尤其是栽过天麻的菌材又用来栽猪苓,产量相比更低。栽过天麻的菌材只能用来做辅助添加材料,每年春季白苓萌动前在坑面加一层,而不能当成主料栽培猪苓。

5管理技术

5.1水分管理猪苓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应经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40%、地温8~25 ℃,干旱高温对其生长影响很大,夏季干旱时,应及时补水或加厚覆盖。夏秋季汛期来临,雨水频繁且雨量较大时,应注意及时排水并将坑面盖好,防止雨水冲刷、水土流失而造成菌棒外露。猪苓怕积水浸泡,积水容易引起幼苓腐烂,还会使猪苓窒息死亡,尤其是猪苓菌核的膨大过程,更需要土壤中有充足的氧气。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如干旱少雨、暴雨成灾、持续高温。猪苓虽然在地下土壤中生长,但降水多少、温度变化及场地选择对猪苓的生长至关重要。如持续高温干旱或暴雨、山洪、泥石流等均可能造成空窝及毁灭性的损失。因此,要加强管理,提前防患。

5.2温度控制野生猪苓一般在气候凉爽的山林土壤中生长较多,在地温5~25 ℃条件下均可生长,其中最适生长温度为15~24 ℃,当温度低于8 ℃、高于25 ℃即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 。12 ℃以上时新苓开始生长膨大,地温为17~19 ℃时个体增长最快,22 ℃时子实体开放。所以夏季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遮阴降温将猪苓生长的土层温度控制在28 ℃以下,即可满足猪苓的生长需求。冬季可在栽培沟上覆盖树叶、农膜等方法进行增温。

5.3防止人畜践踏猪苓栽种后,不需施肥,不需松土除草,保持野生状态即可。猪苓生长过程是其菌核的膨大过程,需要相应的土壤通气性,因此,要严禁人畜践踏,尤其大牲畜的践踏。人畜践踏容易造成栽培坑踏陷散架,下凹积水,影响土壤通气性,破坏了猪苓与蜜环菌的共生关系,猪苓生长微环境需重新建立,使猪苓生长停止或造成减产。还要防止有害动物如鼢鼠、野猪等,打洞、毁窝破坏猪苓生长。

6病虫害及其防治

病害较常见的是杂菌影响蜜环菌的生长,以及积水造成猪苓生理性腐烂。虫害主要是蛴螬、蝼蛄咬食菌材、蜜环菌菌丝和幼嫩的猪苓菌核。栽培时应严格选择菌枝菌材、清除枯枝落叶杂菌。虫害防治方法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1 000倍液,栽前喷洒枯枝落叶,以杀死虫卵;虫害发生期用90%敌百虫稀释成1 000倍液,在窝内喷洒或浇灌防治。

7采收与加工

人工栽培猪苓一般3~4年即可收获。采收的感官标准是:开穴检查,黑猪苓上不再分生小(白)苓或分生量很少、菌材已腐朽散架时,可及时予以采挖。如果蜜环菌菌材的木质较硬,或使用的椴木较粗,可以只收获老苓、黑苓及灰苓,留下的白苓继续生长。如果椴木已被充分腐朽、不能继续为蜜环菌提供营养,则必须全部起出,重新进行栽培。一般在每年4月或11月前后采收。收获后的猪苓先进行分级,小猪苓可做苓种,继续栽培;老苓、黑苓按个体大小分级,用清水冲洗,晒干或烘干成商品苓。通常情况下,一般晒5~10 d即可晒干,使含水率达10%~12%时,即可作为商品出售或保存。如果天气不好也可采用烘干的办法,烘干成商品苓。

参考文献

[1] 刘新社,刘镇宇,邵蓉,等.药事法规汇编[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10-112.

[2] 关良洲.猪苓栽培新技术[J].食用菌,2004(1): 42.

[3] 周天豫.天麻猪苓混种高产模式[J].江苏食用菌,1995,16(1): 34.

[4] 戚淑威,赵琪,程远辉,等.猪苓的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科技,2011(5):7-9.

[5] 许永华,陈晓林,金永善,等.北方栽培猪苓技术[J].人参研究,2009(3):33-35.

[6] 王丽娥,马齐,秦涛,等.比较序列分析不同猪苓菌种的亲缘关系[J].食用菌学报,2009,16(3): 34.

Efficient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Polyporusumbellatusin Hanzhong City

HUANG Qin-lin

(Ha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anzhong,Shaanxi 723001)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level and the technique of standardized planter,efficient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olyporus umbellatu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centralized areas of Hanzhong City,such as Madao Town in Liuba County,Wulongdong Town in Lueyang Couty,and Hedongdian Town in Hantai District.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P.umbellatus was investigated.Finally the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 Hanzhong City was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site selection for P.umbellatus cultivation,cultivar selection,preparation of Armillaria mellea and so on,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pest control and prevention,harvesting and so on. Polyporus umbellatus; Armillaria mellea; Cultiv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technology; Hanzhong City

基金项目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服务计划"项目(汉职教科2015005)。

作者简介黄庆林(1963- ),男,陕西城固人,实验师,从事生物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29

中图分类号S 56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8-144-03

猜你喜欢
猪苓汉中市管理技术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猪苓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女性复发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汉中市人民医院
国 宝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猪苓微粉浸膏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汉中市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