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利益鞠躬尽瘁—彭湃

2016-03-18 15:30本刊编辑部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陆丰彭湃苏维埃

为农民利益鞠躬尽瘁—彭湃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省委要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积极发挥党史部门的特长和优势”,党史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的指示精神,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在今年第2期《粤史资政》中选编了20位广东党史上的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本刊将选取部分内容分期刊发。本期刊发的革命先烈是彭湃。

彭湃,广东海丰人,1896年10月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彭湃1918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曾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1921年5月回国后,彭湃在家乡海丰创办社会主义研究社和劳动者同情会,传播马克思主义。

彭湃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却坚决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把自家的土地分给农民。在我党集中力量从事工人运动的时候,彭湃把注意力转向农村,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从1922年6月开始,他“下决心到农村去做实际运动”,只身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疾苦,发动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农民运动。在农民运动中,彭湃以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从农民利益出发。他曾提出四个“图”作为农民运动的总纲,即“图农民生活之改造”、“图农业之发展”、“图农民之自治”、“图农民教育之普及”。彭湃创立的广东农民运动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农民运动及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毛泽东当年曾称赞他是“农民运动大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回击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政变。彭湃成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委员,参与领导起义,后随军南下广东。10月底,彭湃返抵广东,策动广东秋收起义。11月,海陆丰爆发武装起义,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部分起义部队撤退到海陆丰,彭湃在欢迎起义军大会上说:“这算什么,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畏困难,失败了再干,跌倒了爬起来,革命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在敌人重兵围攻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顽强坚持了四个月。

1928年11月,彭湃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奉命赴上海,后任中央农委书记。1929年8月24日,彭湃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关押在上海龙华监狱。在狱中,他受尽各种酷刑,但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绝不背叛革命。面对死亡威胁,彭湃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他坚定地表示“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推翻反动的统治,建立全国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8月30日,最后的时刻到了。彭湃脱下身上的衣服赠送给难友,与战友杨殷、颜昌颐、邢士贞高唱《国际歌》,壮烈牺牲,年仅33岁。彭湃牺牲第二天,中共中央在告全国人民书中,对彭湃一生高度评价:“这样的革命斗争的历史早已深入全国劳动人民群众的心中,而成为广大群众最爱护的领袖。”

选自《粤史资政》2016年第2号

猜你喜欢
海陆丰彭湃苏维埃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为解放农民甘当“败家儿”
公共管理视角下海陆丰红色文化的经济效益
东源县与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20周年征文启事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考
弘扬海陆丰老区精神 加快汕尾振兴发展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
海陆丰:我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