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

2016-03-19 11:18刘锋
财会学习 2016年3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防范

文/刘锋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

文/刘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的上行发展,政府不断向全社会倡导反腐并且鼓励廉政建设。在这种形势的不断发展之下,为了对政府部门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界定,防止贪污腐败事项的发生,并且对其日常工作行为和态度进行监督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也顺势而生,并且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被审计人员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各种风险,需要加以防范和关注。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的审计部门基于组织人事部门等的委托,并且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人员的经济领导责任进行审计和审查,并对相关的审计审查结果进行评价和汇总。基于上述的定义可知,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不断发展并且对人民群众的关怀更加深切的背景下产生的,这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对领导班子的经济责任审计直接触及到领导人的直接利益,也因此受到了排挤和挑战。可以说,经济责任审计在进行的过程当中,效果和风险是并存的。虽然经济责任审计触及到领导班子的利益,但是总体来讲经济责任审计是大势所趋并且能够为人民群众带来利益,因此应当对当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积极采取应对的措施。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

(一)审计资料的准确性不高、采集不足

目前,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审计;其二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绩效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价;其三也就是依照前两个方面对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认定。可见,对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前提和基础是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的财务状况资料。如果,被审计人员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资料,那么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就能够轻易地界定出来,反之,如果被审计人员将真实有效的财务状况资料隐藏起来,提供失真的财务资料,那么审计人员就不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经济责任履行的真实情况。从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可见,被审计单位对于成本利润的隐藏手段是非常隐蔽的并且常常难以被发掘出来,如果用虚假的财务资料对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状况进行认定,是极其不恰当的,那么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也荡然无存。此外,审计人员在对财务等相关资料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忽略重要资料信息的收集,这种判断方式忽略了证据的重要性,因此这样的判断结果是失真的,并不能够完全反应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的结果,也不能够对以后的责任判断形成一定的依据和参考。综上,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发生是审计人员和被审计人员双方共同的责任所在,要想防范风险的发生,有必要从双方的责任共同入手。

(二)经济责任的归属难以界定

就我国经济责任的认定现状来看,主要对经济责任进行了以下的责任区分即前任领导的责任和现任领导的责任、直接的经济责任和主管责任、集体决策责任和个人决策责任等等。责任的划分在字面意义上很好区分,但是,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却很难对经济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审计人员往往仅根据审计的相关资料来对经济责任进行认定,这种认定方式未免过于简单化。再加上,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发现责任履行不到位的情况,被审计人员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从而将责任往其他人的身上进行推脱。比如说,审计人员对A单位2014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而该单位恰好在2014年下半年对相关的领导人进行了更换,那么现在在位的领导人就会为了个人的私人利益将2014年的全部不利的责任往已经被更换的领导人身上进行推脱。这仅仅是经济责任划分的一种混淆的体现方式,还有其他的经济责任归属困难的存在,由此可见,对经济责任归属的界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与其他审计类似,经济责任审计的前提也是维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只有把握好独立性的前提,经济责任的认定才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领导层的责任履行状况。而在现实中,审计人员或多或少会受到被审计单位领导层的威胁或者恩惠,由于这些不道德现状的存在,会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客观公正的做出判断,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落空,不能够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对于有些被审计单位而言,它的领导层的级别普遍偏高的话,他们就会利用自身的权力威望去影响甚至去干预审计的过程,从而使得审计的结果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那么依照经济责任审计做出的判断便不再具有现实意义。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审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充分性

关于审计资料的准确性是从被审计单位和人员来说的,这是因此对于相关领导层的经济责任认定是基于对审计资料的分析当中得出的,审计资料一旦存在问题,对于审计结果的认定也必将出现偏差。基于上述的论点,被审计人员如果想要维护自身勤政廉洁的形象应当提供给审计人员精确的审计资料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自身的形象,并且能够提升被审计单位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地位,从而树立一个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形象特征。另外,关于审计资料的充分性主要从审计人员的角度出来进行明确。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查的过程当中,应当对自己的判断结果负责,而负责任的主要一点就是能够以事实说话,事实也就是客观公正的审计资料。所以,审计人员应当收集充分恰当的审计资料,以便为自己的结论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多维度、全方位的界定经济责任的归属

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于经济责任的认定直接关乎到领导层的自身利益以及其以后职位的人用等问题,因此需要加以明确的界定,此时多维度和全方位的界定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那些较为明确的经济责任归属问题,审计人员可以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就能够对经济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发挥相应的参考依照。其次,如果一项经济责任问题的出现,使得责任的归属问题显得扑朔迷离,那么审计人员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还应当参考被审计单位内部人事部门、考核部门以及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询问,并且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对该项经济责任问题进行界定。这是因为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是暂时的并且没有时刻参与到单位的实际工作运行当中,如果向被审计单位内部的部门进行了解,能够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清晰的把握,有利于决策的制定。最后,相比经济责任审计的专家来说,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向先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认定结果。

(三)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灵魂,只有在审计的过程中保障其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达到应有的要求。基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出台对应的要求,要求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层按照审计要求客观公正的陈述自己在任职期间的表现以及提供切实的工作背景资料,以便供审计人员查阅。对于审计人员来讲,应当严于自律,与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层之间保持工作伙伴的关系,不应当收受贿赂,对于审计结果应当有充分的证据资料。

三、结论

经济责任审计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发生的,通过对相关部门领导层的审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其工作作风,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当前出现的风险状况应当加以深入分析,并且针对相应的风险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华.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7:64-66.

[2]陈喜辉.简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36-40.

(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审计局)

上接(第103页)

提高工作效率;与被审单位人员的良好沟通能提高配合度;与监管机构人员的良好沟通能减少监管误解。

2.激励手段的运用能力

由于项目小组成员是临时组合在一起,项目结束后小组成员又各奔东西,所以对团队人员的管理必须以一定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其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3.具备现代项目管理知识

项目负责人对于项目管理知识的缺乏,可能使其对项目生命周期时间的递进性把握不准,从而对审计项目的工作安排缺乏科学性。

虽然审计领域已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多年,但审计人员极少接受项目管理理论的系统培训,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也没有引入相关内容,导致审计人员对项目管理的综合能力较差。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因项目负责人主观和客观的失误,造成审计项目无法按预期目标完成。

(四)没有对审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或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绩效考核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正确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如前所述,由于审计质量难以评价,对审计项目成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也难以量化,致使大量事务所没有进行绩效考核或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一定程度挫伤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难留住和录用高质量有能力的审计人员,最终可能导致降低审计项目的质量。

(五)没有或较少利用信息技术对审计项目进行管理

虽然很多事务所已采用审计软件,并建立了网络系统、短信平台、网站论坛等一些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仅是为审计工作提供个别信息和技术咨询,用计算机技术直接模仿手工业务处理流程,也没有整合起来对审计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系统的管理以达到信息共享目的,因此并不能提高审计项目的管理水平。参考文献:

[1]DeAngelo.L..Auditor Size and Auditor Qualit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1,3:183-199.

[2]陈俊,韩洪灵,陈汉文.审计质量的双维研究范式及其述评[J].会计研究,2009,12:76-85.

[3]胡春元. 论审计目标理论在风险条件下的演变[J].财会月刊,1999,2:28-30.

[4]刘更新,蔡利.审计管制、审计责任与审计质量研究[J].审计研究,2010,3:67-74.

[5]美国项目管理学会著,王勇,张斌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

[6]徐政旦,谢荣,朱荣恩.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分所)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防范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部审计:基于监督的增值功能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再思考
SQL注入防护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