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环境工程课程体系设置

2016-03-19 07:20方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384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

李 毓 程 方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 300384



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环境工程课程体系设置

李 毓程 方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384

摘要:从对我国环境类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分析出发,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阐述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如何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相接轨、相适应,以利于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环境工程;注册工程师;课程体系设置

注册工程师制度是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技术工作实行的一种准入控制,要求工程技术行业的专业人员在依法独立开业或独立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时其学识、技术、能力、品德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实行强制性注册登记制度[1]。该制度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统一专业化管理,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执业水准和道德水平,进而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它也有助于国际在工程领域内的交流和互认。

注册工程师制度作为一种行业准入制度明确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它的推行为我国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提供了重要参考。加强和完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是适应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关键。文章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讨论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应如何适应注册工程师制度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1 与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的注册工程师制度

为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2004年国家人事部、环保总局印发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等配套管理文件,建立起了我国的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制度。考试合格后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即为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2005年国家建设部、人事部、环保总局联合发布《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等文件,开启了我国的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经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即为注册环保工程师。

2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结合的必要性

2.1 当前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

环境工程专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一个工程专业领域,它与许多学科都有交叉和关联。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逐步重视,导致各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一批批成立,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学生就业渠道缺乏导向性、走向社会后普遍适应性较差、社会认同度低等。这些状况的产生原因之一就是目前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问题。

2.1.1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普遍存在着课程体系结构松散、科目设置既乱且多、“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针对性,脱离社会实际等现象,难以使学生拥有完整的、应用价值高的知识结构体系,对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会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

环境治理涉及很多领域,各行各业的污染治理情况千差万别。例如,化工行业的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有很大区别。另外,地方高校学科整体实力较弱,无法与清华等名校相提并论,其环境专业多源于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与延伸,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发展特色才有出路。如我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就是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为“城市建设”服务,课程设置要围绕这一特色进行。

2.1.2 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环境工程属于工科专业,毕业生将主要通过工程实践服务于社会,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原有课程体系对实践性环节重视程度往往不够,缺乏必要的课程设计、实习和社会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有关环境注册工程师的考试科目中有2/3的内容涉及实践性环节。因此,专业课程体系必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成为有实践能力、善于创新的人才[2]。

例如,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不仅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而且还将其纳入了经济建设活动所必须遵守的一个独立的法律制度。但是如果只设置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课,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枯燥、吃力,也很难联系实际,只是纸上谈兵,引入案例教学及实习环节,可以消除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离的弊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2.2 结合注册工程师制度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

注册工程师制度建立,是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作为行业准入制度,它明确了从事环境工程领域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除必须具备较强科学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宽知识面以外,还应具备专业必需的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等。这为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就业渠道导向等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进一步拓宽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和视野。但同时也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要培养造就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类人才,就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建设和改革。因此,我国大学环境类教育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尽快建构与职业资格制度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环保技术人才。

3 以注册工程师执业考试制度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3.1 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科目内容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4个科目。

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内容分为基础和专业两部分。基础包括公共基础部分(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经济9个科目)和专业基础部分(工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污染防治技术、职业法规6个科目);专业考试内容包括环境法规与标准、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实践、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实践、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实践、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实践9个科目。

3.2 与注册工程师考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设置

3.2.1 整合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体系

在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基础课程部分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两个平台,此部分包含了注册环保工程师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部分考试的内容(见表1)。

表1 与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相对应的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

3.2.2 合理构建核心专业课程体系

核心专业课不仅要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污染治理内容,还得涵盖环境法规、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经济学等有关环境的政策法规和经济管理类内容[3](见表2)。

表2 与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相对应的环境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紧密衔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过几次重要调整,调整过程中,由原来的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调整为环境评价与规划,同时增设专业限选课环境法规与标准、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环境评价案例分析,还开设专业选修课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城市生态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就业从事环境评价与规划工作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储备。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由2周增加到4周,并增设环境评价与规划1周实践、环境工程综合设计性实验等课程,更加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

4 结束语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校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突出城建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与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制度相衔接,专业课程设置应向注册工程师考试科目倾斜,但必须要在教育部颁布的有关环境工程专业规范的指导下进行,而且不能完全拘泥于注册工程师考试要求而搞成应试教育,还要及时反映环境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包括新领域、新技术和新规范等,培养出具有自己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合格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汪秀清,石建中,程向东.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教学改革探讨: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6):132-133.

[2] 彭永臻,曾薇.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6(6):36-37.

[3] 张文妍.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科教文汇,2009(25):42-43;

[4] 张焕祯,赵茜.面对“两师”制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J].环境工程,2009(S1):554-557.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urriculum Design Applying to Registered Engineers System

Li Yu, Cheng Fang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China’s system of registered environmental engineers is analysed,and the unique features of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are clarified.This paper aims at designing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urriculum,which can better apply to our national system of registered engineers,so as to help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needed by society.

Key words: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gistered engineers; curriculum design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工程技术型环境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25z024)。

作者简介:李毓,硕士,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07-30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分析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对话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研究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研究
《航天器环境工程》征文范围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