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教干部需适应新常态

2016-03-19 06:14陆宁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技术培训形势常态

◎陆宁



远教干部需适应新常态

◎陆宁

古诗里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界上的事没有一成不变的,都处于变化之中;所以世界上的策略也不能一成不变,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变。远程教育也是这样。笔者刚开始做这项工作时,就是拍拍片子,加上到村里建点、播放。那时的老百姓积极性也高,你一喊他们就来学习。然而时光如梭,多年以后的形势已大是不同,不仅内容和手段在变化,受众群体也在变,工作日益复杂化了。远程教育工作已呈现新常态,甚至因为这些新常态的出现而即将进入一个转型期。新常态会涌现新问题,新问题就需要新观念、新方法去克服。

远程教育的新常态有哪些呢?一是受众在变化。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如今很多村屯都呈现“空巢”状态,受众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对他们进行以往一贯的技术培训意义并不大。同时,城市流动人口进一步增多,他们因身在异乡而游离于远程教育覆盖之外。二是手段在变化。新形势促使远程教育向新媒体领域延伸和拓展,远程教育上网络、上手机已是大势所趋,这使远程教育的工作方法也产生了巨变。三是工作形势在变化。以往基层的培训需求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如今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涌现了很多新兴的产业项目,涌现了大量的失地人口,涌现了再就业和创业人潮,这对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培训开始向精准培训、深度扶贫方向发展。

“李杜文章众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以往我们的远程教育工作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却未必适应新常态的需要;以往我们或许是称职的,但在新常态之下仍需要转变和创新。那么,远教干部应该如何适应新常态呢?

首先,要更新培训内容,适应受众的变化。受众群体变化了,学习需求和学习形式必然随之而变。留守人口对技术培训并不热衷,因为他们多数都不是生产力主体。花甲老人和学龄儿童需要什么?对他们的心灵关怀比什么都重要。开展中老年养生培训、广场舞培训,使老年受众老有所乐;开展青少年爱国教育、假期培训班,使留守儿童少有所依。这些才是当前农村受众所需要但是严重缺乏的,也更能体现远程教育的人文光辉。同时,也必须兼顾外出人员,一方面要做好他们返乡期间的劳动技能教育,一方面要做好他们出门在外时的心灵关怀。

其次,要强化能力建设,适应手段的变化。新媒体的加入和新平台的涌现对远教干部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远教干部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勇于尝试新方法,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强化自身工作能力。新媒体无形中加强了远程教育工作的技术含量,我们不但要掌握以往的老一套工作方法,还要善于利用新的传播平台开展工作。比如开通手机平台,将远程教育信息传播平台立体化;比如制作微视频,将远教课件搬到网络上、手机上。我们不仅要督促自身加强学习,也要督促整个远教管理员队伍加强对新媒体的学习,从而保持远教队伍的创新能力。

最后,要创新工作方法,适应工作形势的变化。工作形势的复杂化使远程教育进入了细节管理时代,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提供精准服务,而不能一揽子对待、囫囵吞枣。失地人口的创业需求高涨,我们就要加强学用结合的创业技能培训,并且培训要分门别类,培训后要跟踪服务;新兴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我们就要广泛整合部门资源,及时发现新的学习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技术服务;一些已经取得成效的产业基地需要升级式的技术培训,我们也要放开思路,与高校和技术密集单位协作,提供更高档次的培训套餐。

总之,形势在发展,理念在进步,远教干部必须勇做逆水之舟,在理念更新之路上溯流而上,将新挑战转化为新机遇。

(作者为安徽省定远县县委组织部干部)

猜你喜欢
技术培训形势常态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如何加强数字电视技术培训工作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