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市校深度融合”战略的理论探讨

2016-03-19 16:30刘畅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发展

刘畅

(大庆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实施“市校深度融合”战略的理论探讨

刘畅

(大庆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市校深度融合”是城市联合高校为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系列问题而采取的新兴发展战略,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高校办学功能的实现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具有资源整合、问题导向、互利双赢和深度合作等基本特征。实施“市校深度融合”战略,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城市转型、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形成市校利益共同体,可通过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人力资源培养、建立实习基地、联合创办科技园区和开展教育培训等途径来实现。但就目前来看,实施“市校深度融合”战略还存在着诸多限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市校深度融合”;城市转型;高校服务地方;政校合作

目前,城市经济发展由于增长方式的转变,结构性、资源性、体制性矛盾和发展动能转换等因素,正面临一场艰巨的转型与变革。全球范围内的高新技术革命促使城市发展要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这使肩负经济发展重任的政府将目光和希望投向了汇聚高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的高校,“市校深度融合”成为了当前城市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一、“市校深度融合”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一)“市校深度融合”的内涵

“市校深度融合”是指城市(市级政府及所辖区、县、乡、镇各级政府及职能单位)与高校(多数是地方高校)以促进双方发展进步为目的,在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文化繁荣、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的具有明确目标、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的合作与联动。

(二)“市校深度融合”的基本特征

1.资源整合。“市校深度融合”站在全局高度,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充分利用,从系统论角度看,能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激活闲置资源,补齐短板,获得1+1>2的系统绩效。独立工作中,市校各具优势不足,解决问题时往往由于难以克服不足而造成资源优势的浪费,“市校深度融合”能够将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统筹能力和高校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等通过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和创造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竞争力。

2.问题导向。“市校深度融合”先确定问题,再协调力量,组建专门机构。问题导向能够打破原有的部门壁垒、科层结构和行业限制,基于解决问题而广泛选拔人才,在新的组织中承担角色、分工配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组织中的成员均依据问题需要而选择,各负其责,不会发生紧缺或冗员。成员择优选拔,具有相对的专业领先性,能够保证组织的效率和结果。另一个优势是,组织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工作,而是在科学分析发展形势上的主动选择,即始终以进取的态度和鲜明的针对性推动每一环节的实现,最终指向问题的解决。

3.互利双赢。运行良好的“市校深度融合”战略的结果必然是互利双赢的。合作达成的基础是问题的确定和资源的保证,合作成功的关键是人才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合作的保障是建立能够管理和监控运行各阶段的合作机制。通过合作,城市形成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高校增强办学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形成行业比较优势。

4.深度合作。一方面是指合作机制的建立,涵盖各层面、各环节、各类别,管理严密,有效促进合作效果的产生;另一方面是指资源的按需选择,即进入合作范畴的资源都是经过筛选和匹配的,既不会造成浪费,也不会存在资源不足。合作在时间维度上包含三个层面:合作前前瞻性的思考和布局,合作中科学化的管理和激励,合作后客观中立的反馈、检查和优化。合作在空间维度也包含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对政策、形势、前景等的环境分析,中观层面上对问题的考察、对解决问题的资源的选取、时间进度的安排及合作方式的确定,微观层面上对各项目组具体运作的掌握。

二、实施“市校深度融合”战略的必要性

(一)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

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传统产业动力疲软必然向新业态、新产业转换,“市校深度融合”将有助于释放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潜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二是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程中,“市校深度融合”能够提供合作空间和政策统筹,支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科研人才、高校毕业生和创业者进行成果转化,激发社会创业活力;三是“市校深度融合”能够提供规范化的合作平台,将高校的科研力量、人才资源直接应用于政府政策咨询和对策研究、企业技术革新和解决生产难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繁荣社会文化生活,促进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

(二)高校办学功能的实现与发展的诉求

高校只有全面融入社会才能实现其现实价值,“市校深度融合”是高校密切与社会联系的一种途径。一是“市校深度融合”能够使高校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动态,依据城市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二是“市校深度融合”能够引导高校科研方向,将科学研究与社会实际需求联系起来,加大应用科研比例,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三是“市校深度融合”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通过建立基地和派出教师岗位锻炼等方式,解决校内基地不足、缺乏实际情境和专业知识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三)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考察国外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大多经历了早期萌芽、稳步推进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如美国的科技工业园区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高技术产业模式,英国的教学公司计划合作形式以及韩国的政府、民间大学共建科技园区形式等。[1]比较著名的是1951年由斯坦福大学创建的斯坦福科技园,通过厂房和实验用房租赁的方式,支持本校师生创业和吸引社会公司进驻,成为今天的“硅谷”。国内的如武汉市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合作,武汉市重点发展的光电子产业、汽车工业和生物医药“三大板块”均与华中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相契合,武汉的光电子产业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了一批国内顶尖的实验室和研发平台,提升了科研实力。

三、实施“市校深度融合”战略的积极效果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市校深度融合”可促进政府打造发展“智库”,增强经济活力。政府既可作为需求方由高校提供政策咨询、决策参考、公共服务、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协助,也可作为中间机构,将高校与工业、高校与农业、高校与第三产业、高校与各类社会机构联结统筹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校地合作、校区合作、校县合作、校企合作,高校既提供一般技术服务、中间技术服务,又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服务,[2]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释放,通过知识的转移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助推城市转型

经济转型的任务之一是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融入世界范围内的高新技术革命,建立批量的新技术产业群,如电子工业、生物技术工业、新材料与新能源工业等。“市校深度融合”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是应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解决产业发展矛盾、发掘增长潜能的创新性发展战略,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技术源,除了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外,还可通过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途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甚至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方向。[3]

(三)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高校一是可以依据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与方向,增强与地方发展的契合度。二是可以提升科研实力,锻炼科研队伍,根据需要调整科研方向和计划,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借助政策优势和资金支持缓解科研资金设备不足等问题。三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市校深度融合”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形成市校利益共同体

合作中双方利益诉求一致,在合作系统内,能够形成相互依赖、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兴衰与共、相互制约的市校利益共同体。通过系统内的循环和系统的运行,一是可以实现利益的交换与输送,如高校通过社会服务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而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可以实现利益的放大,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如高校借助政府的政策优势或企业的资金、设备优势实现科研攻关,既解决技术难题,又提升科研能力;三是科研实现利益的创造,如双方联动开展创新性研究或实践,形成新的技术成果、政策方案或市场效益。

四、实施“市校深度融合”战略的问题及限制

(一)社会对地方高校认可度不高

国家重点高校、综合性高校多承担为国家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市校深度融合”多针对地方高校展开合作,在合作积极性上,部分城市及行业企业还对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科研能力、人才资源和服务水平等存在一定程度的质疑和不认同,导致地方高校单方面希望合作,而对方并未给予同等程度的回应,合作动力不足。

(二)地方高校为社会服务实力不强

不可否认,地方高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办学资源不充足等原因,与综合性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从城市发展的多层面需求上考虑,地方高校还有可探索的服务空间,如密切科研与社会需要的联系、提升应用科研能力、提高成果转化率、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等,在服务社会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上,地方高校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取得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信任,为增强自身能力赢得机遇。

(三)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连接不紧密

主要指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未能与社会需要做好对接,对专业需求、人才规格、人才技术技能等实际需要未能深入思考和论证,对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详细内涵未能与社会实际一一对应,匹配度不够,一方面导致社会用人缺口很大,人才招聘再次瞄准综合型高校而不考虑地方高校,另一方面导致地方高校毕业生由于学校知名度不高、专业不对口和实践技能不足等原因不能充分就业,形成恶性循环。

(四)高校科研成果缺乏社会适用性

一是部分地方高校的科研重点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及时做出调整,依旧以基础研究为主,但科研能力与综合性高校相比创新性不够,没有发展优势;二是虽然地方高校科研项目较多,但普遍科研层次较低,科研水平不高;三是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产业化比例更小,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比例不到10%,高校科研与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相比,并不具有竞争性,因此,地方和行业企业转而向其他能够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机构购买服务。[4]

(五)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总之,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是我们目前教学的必然趋势,但是作为教师需要把握好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融合的平衡点。将信息技术恰当地应用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中。通过合理地创设教学的情境,恰当安排课堂的训练来促使信息技术发挥出它最大的教学优势,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一是“市校深度融合”尚属新兴的发展战略,在沟通互动上,容易因不了解、不积极而导致合作流于表面;二是合作中的机制和各环节的制度还需要予以完善,要建立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管控合理、激励到位、反馈及时、运行良好的合作机制,由政府方面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合作能够落实和有序实施。

(六)合作思路不够开阔

一是合作广度可以进一步扩大,高校深挖潜力,能够为城市建设的更多领域发挥自身功能;二是合作深度可以进一步深化,在具体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能够找到更多的合作机会;三是合作内容可以进一步扩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更多的刺激经济增长的生产方式,立足合作深入调研,能够使合作的内容更加多样化。

五、实施“市校深度融合”战略的路径选择

(一)科研合作与服务

主要指政府作为直接主体或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引导第一、二、三产业就发展中的难题与高校展开合作。一是就某一问题委托高校组建专门的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攻关,既可作为校内科研项目予以承认,也可解决实际难题;二是充分利用双方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生产设备和生产现场,就重大课题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在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上相互补充和支撑,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三是双方联合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企业提供设备和运转资金,高校实行技术入股或技术合作,面向市场共同创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四是企业直接向高校购买已有的技术、专利、发明创造、产品或其他研究成果,政府为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可对企业按比例对技术交易费用给予补助,或按相关规定减免征税;五是联合创建科技园区,将园区设在高校内或周边,在园区内共同培育孵化器企业、支持师生创业、吸引社会公司入驻等。

(二)创新人才培养

主要指高校通过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增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一是结合区域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社会经济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支撑经济产业发展的学科群和专业群;二是建立高校、政府、企业合作办学机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委员会成员,共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确定专业知识结构;三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实践类课程直接设在企业的工厂和车间,聘请企业的专家和高级技师讲授;四是开展联合办学,行业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对人才规格提出数量、知识水平与结构、职业技能与素养等方面的要求,由学校按“订单式”“企业冠名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参与管理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企业就业;五是共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依托行业企业建立学生实验、实践、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技术操作和工艺流程,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三)社会文化与公共服务

主要指高校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服务职能提供相应支持。一是建立区域发展研究院,为地方政府提供调研论证、政策咨询和决策支持,成为地方政府的“智库”;二是向社会免费开放运动场馆、图书馆、影剧院等设施,使市民共享高校资源;三是高校面向社会提供技术咨询、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医疗咨询等信息咨询服务,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和高校影响力;四是高校组织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等娱乐活动,丰富社会休闲生活;五是互派人员挂职锻炼,发挥智力优势和桥梁作用;六是鼓励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社区公共服务等课余活动,既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又使社会不同群体获得帮助和关爱。

(四)开展教育培训

主要指高校发挥多专业师资优势,面向社会传播知识,扩大办学规模和教育受益面。一是政府或企业委托高校就特定群体开展专门培训,如党政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企业新入职员工培训等;二是高校开展脱产、函授、自考、网络教育等成人教育,不限年龄身份,为社会人员能力提升、丰富知识提供机会;三是高校开展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职业资格培训,满足专业人员对提升能力和专业层次的需求;四是高校开展各类研修、进修、辅导、短期培训等非学历教育,满足社会人员职业转化、技术提升、技能深化等需求。

[1]张人崧,伍新德.国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演变、模式与经验[J].中国成人教育,2012,(4):99.

[2]杨德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7):49.

[3]杨建明,崔学冬.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6): 106.

[4]傅大友.高校服务地方的瓶颈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3):63.

〔责任编辑:李敬晶〕

F124.3

A

1002-2341(2016)06-0051-04

2016-10-15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市校深度融合’合作模式及‘智源’兴市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SGB2016136

刘畅(1982-),女,黑龙江讷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发展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融合》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