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网调度智能化若干主要技术问题及措施

2016-03-19 22:48孟旭峰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门供电公司湖北荆门448000
低碳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防线调度电网

孟旭峰(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门供电公司,湖北 荆门448000)

浅论电网调度智能化若干主要技术问题及措施

孟旭峰(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门供电公司,湖北 荆门448000)

电网调度其智能化要求在技术方面综合地达到主站与厂站的二次系统标准化与模块化的建设及信息的灵活互动,要求在管理方面能够打破专业的壁垒,进而达到二次专业融合。本文主要从电网的基础数据,应用的支撑平台以及高级应用的软件三方面对电网调度其智能化的过程中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对于电网的基础数据的建设方面,采用了在统一时的标量所测的采集数据以及监控的系统。在应用的支撑平台方面,提出对与集成化应用其支撑平台的解决方案。对于最新高级应用的软件,提出以时标量测为基础的快速状态估计,以在线为基础的自适应的三道防线以及实时的预警预控。

电网;智能化调度;技术问题;措施

1 引言

电网对于调度智能化驾驭电网能力及进行较大范围其资源优化的配置能力提出一些更新的要求,因而需要迫切地开展关于调度智能化研究与建设的探讨。对于调度智能化,它是能够保障电网安全地、优质地、经济地运行的基础,其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智能化调度主要要围绕确保电网可以安全运行,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大力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可以加快节能减排一些核心的任务来开展。智能化调度应当统一地协调发电,输电,配电,用电每个环节,要对系统的运行进行优化,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优质,环保。

电网智能化调度是循序渐进的一个深化过程,要努力地去解决每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根据不断地突破这些关键的技术问题,进而逐步地使电网智能化调度得以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电网智能化调度当中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以及措施。

2 电网智能化调度技术的问题及措施

为了实现对于电网智能化调度,不仅要完善与加强对于三道防线的建设,进而提高对于三道防线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还要对于调度的自动化建设进行加强。三道防线的技术作为在电力系统当中安全防御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保证国家电网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包括继电的保护,稳控的装置,失步解列,频率以及电压的紧急控制。对于三道防线的装备其分布式以就地的安装方式最可靠,目前国内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且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中国电力的工作者历经了三十年智慧的结晶逐渐由其他的国家电网运行而借鉴。对于三道防线的方面,仍旧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之上研究一些电网事故中深层次的问题,研究的原则是要更加地安全可靠。

电网智能化调度的演化其另一个方面就是对电网指挥的系统其智能化的建设进行加强,进而可以实现由电网静态的分析为主过渡到静态,动态与暂态这三态综合的分析而转变;实现由电网离线的分析为主过渡到快速在线的实时分析转变;实现由事后的分析为主过渡到综合的预警,在线的决策转变;实现由离线的优化为主过渡到全面实时的优化调度转变,从而最终可以实现智能化调度。

电网智能化调度关键的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其分别为电网其基础数据的建设,集成化应用的支撑平台、新一代高级的应用软件,以下将分别论述这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2.1 电网其基础数据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对于调度的工作来说,电网的基础数据在很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完整性,一些部分的量测的数据不能得到或其不完整,进而影响量测的冗余度,如若严重的时候还会给可观测性带来一些问题。

准确性,一些量测的数据若出现采集的偏差以及传输的配置出现错误,都会影响在线准确地计算。

及时性,当量测的数据出现延时长,则在线计算的滞后时间也会较长,进而状态估计的功能其实时性也就随之变差。

同时性,主站其直接采集量测的数据其时延大约是在1~10s之间,而通过其他的系统来转发数据其时延可以达到分钟级别。

为保证电网的基础数据其准确性与时效性,因此需要把现在所有量测得数据都进行改进,这同样是智能电网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对于数据系统其建设应当考虑现在所拥有的一些数据系统,对其进行逐步改进,并不是把它全部都推倒重来。

2.2 应用的支撑平台其存在主要的问题及措施

在控制的中心,不同的业务部门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个电力的系统,但是它们使用的却是不一样的工具与电网模型。比如:调度的人员一般使用的是能量的管理系统,这种系统是通过一批较专业自动化的人员维护,而且他们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已经成了调度人员中得力的工具;对于方式人员一般采用的是独立计算软件的方式进行计算,例如BPA的软件和PSASP的软件等,模型与数据维护是要单独进行的;对于保护人员一般采用的是基于静态等值计算的软件包来进行整定保护,它的模型和数据也是单独进行维护。不同的专业其使用不同的软件和系统,它的模型与数据都需要独立的维护,而且维护和计算的工作量都非常大,特别容易出现其不一致的现象。

智能电网的控制中心是用来强调关于综合各种信息综合以及不同系统统一的集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来发展智能化的综合应用,关于应用的支撑平台其未来发展的需求如下:

(1)资源共享的需求,每个专业的信息都能可以服务于其他的专业。

(2)模型要一致性的需求,每个专业所面对得是一个电网,随意其模型应当保持一致。

(3)系统维护的需求,电网的模型是由每个专业来共同地维护,从而减少出现重复的劳动,例如自动化的人员维护其一次的模型,保护的人员维护其二次的模型,运行方式的人员维护其暂态的模型,进而实现源端维护且全局共享的共同目标。

(4)系统的综合应用的需求,对于不同的专业信息要做到综合地利用,要发展电网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而为控制的中心提供较全面的监控与分析。

(5)展开集成化与个性化的信息,每个专业对于信息的使用方式要符合它工作的习惯。为满足以上需求,本文主要提出了关于建立控制的中心其集成化的应用其支撑平台解决的方案。

2.3 高级应用的软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对于状态的估计其是控制中心当中非常重要一种高级的应用软件,其是其他的高级应用的软件当中的基础。如果状态的估计不可用或结果不能相信,其势必将会影响一些其他的电网分析正常的运行,自然电网的智能化就无从谈起了。从实际的应用看,当前的控制中心其对于状态的估计还不是非常理想,通过状态的估计而得出电网的状态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时候甚至还不如SCADA的量测数据。上述的这些问题将严重地影响控制中心分析计算的水平与其他高级的应用软件实用化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快改进,这同样是实现智能化电网的首要任务。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可以得到,电网智能化调度是动态演化的一个过程,其需要在已有的基础条件上来不断进行完善与发展。对于二次一体化其是电网智能化调度必然的要求。对于二次一体化不仅要不断地完善关于三道防线建设的需求,进而把三道防线可靠性和安全性达到提高,而且还要不断对调度自动化的系统进行完善,根据把三道防线与调度自动化进行不断地结合与互动,切实地把电网智能化调度的水平提高。在目前的阶段,主要是以务实精神与集中力量对关键的技术进行攻关,把良好数据的系统做为基础,把新一代的集成化应用的支撑平台做为依托,进而加大在新一代高级的应用软件研发和推广。

[1]袁懋振.实事求是研究推进智能电网建设[J].能源,2015(10):14~17.

[2]姚建国,严 胜,杨胜春,等.中国特色智能调度的实践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3(17):16~20.

[3]姚建国,杨胜春,高宗和,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1(13):10~12.

[4]孙宏斌,谢 开,蒋维勇,等.智能机器调度员的原理和原型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1(16):20~21.

TM76

A

2095-2066(2016)22-0087-02

2016-7-12

孟旭峰(1974-),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电网调控工作。

猜你喜欢
防线调度电网
穿越电网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做好三道防线,孕育完美“天使”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电网也有春天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