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2016-03-19 20:40益阳市环境监测站湖南益阳413000
低碳世界 2016年16期
关键词:分析法环境监测监测

蔡 浩(益阳市环境监测站,湖南 益阳 413000)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蔡浩(益阳市环境监测站,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做好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和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是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环境;监测;应用;质量;样品;实验室

引言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是一项维护生态平衡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环境监测质量的好坏,对于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必须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精确性、完整性和代表性。

1 环境监测技术意义和作用

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污染控制的眼睛,是环境管理的“耳目”和“哨兵”,是研究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是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规划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环境监测内容以监测的介质(或环境要素)为对象,分为空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固体废弃物,生物,生态,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辐射监测等。

当前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实施强化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做好技术监督和技术支持工作;强化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切实加强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加速以报告制度为核心的信息管理与传递系统建设;巩固检测队伍,提高监测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坚持科技领先,做好监测科研,全面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2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目前,对环境样品的污染物组成成分和构成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化学分析法;②仪器分析法。

2.1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是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基础。化学分析法又称经典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主要有容量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等。容量法是将一种已知标准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定剂,包括标准溶液滴加到含待测溶液中,至所加试剂与待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完成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计算待测物的含量。根据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测定的项目有:总硬度、化学需氧量、硫化物、氯化物等。重量分析法是用适当方法先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组分的含量。对高含量的硅、磷、钨、稀土元素等试样的精确分析,至今仍常使用重量分析方法。根据分离出待测组分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一般可分为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重量法测定的项目有悬浮物、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等。

2.2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测量方法,主要是对环境物质进行定量和定性测量。仪器分析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的仪器分析法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以及色谱分析法。光学分析法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建立,包括分子光谱法、原子光谱法等。电化学分析法根据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建立,包括电位分析法、极谱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等。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富集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离子色谱法等。

3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3.1环境监测质量要求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应该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包含在布点——采样——样品贮存——前处理——测定——数据处理——数据审核与应用的监测全过程中保证环境监测结果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则是以满足环境监测质量需求所采取的操作技术和活动。环境监测的“五性”反映了对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①代表性。表示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的能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有效样品。②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③可比性。表示在环境条件、监测方法、资料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获资料的一致程度。④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一般以准确度来表征。⑤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一般以精密度来表征。

在整个环境监测过程中,代表性、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优化布点、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精密性和准确性主要体现在实验室分析测试方面;而可比性又是精密性、准确性、代表性、完整性的综合体现,只有前四者都具备了,才有可比性而言。

3.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3.2.1控制现场采样的工作质量

必须切实重视采集样品的质量控制,使采集到的样品使符合计划要求的、真实的,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的样品。如果采样方法不正确,试样不具有代表性,则无论操作如何细心、结果如何精密,分析都将毫无意义,甚至可能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以确保所采样样品能代表整个供试材料的平均组成。采样时,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写明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采样条件、方法、数量、包装情况等。外地调入的样品还应结合运货单、商检机关和卫生部门的化验单、厂方化验单等,了解起运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品质及包装情况。同时注意其运输及保管条件,并填写检验目的、项目及采样人。采样应该选择随机采样方法。随机抽样,又可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分段随机抽样。采样时可结合起来使用,在保证代表性的前提下,还应注意抽样方式的可行性和抽样技术的先进性。采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或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方法进行。

3.2.2样品的保存

及时分析,妥善保存。制备好的平均样品应装在洁净、密封的容器内(最好用玻璃瓶,切忌使用带橡皮垫的容器),必要时贮存于避光处。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查,保留期从检验报告单签发之日起开始计算;易变质样品不予保留。保留样品加封存入适当的地方,并尽可能保持原状。

3.2.3样品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是一个既耗时又极易引进误差的步骤,样品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分析的最终结果,因此,为了提高分析测定效率,改善和优化分析样品制备方法和技术是一个重要问题。据统计,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从采样到报告结果)中,样品前处理(富集分离)所消耗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占75%左右。样品预处理技术主要有溶剂萃取技术;蒸馏及精馏技术;固相萃取技术;气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衍生化技术。

3.2.4实验室测试质量控制

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试想不合乎要求的仪器和设备、试剂和纯水,缺乏熟练的操作技巧,不符合条件的实验室环境及不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却能测出优质的分析结果。实验室基础工作是监测分析工作者赖以取得满足质量要求结果的必备条件,而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是发现监测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为全面质量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所以一般把这一环节的质量管理叫做质量控制。依据计量法规定,“凡是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产品质量的检测机构,必须进行计量认证”的要求,因此“计量认证”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分析测试质量控制、监测计量认证的技术和理论是监测分析人员必须掌握的重点。

3.2.5数据质量控制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真值的最佳估计以及确定该估计值的误差。研究误差的目的是要对自己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判断其最接近的值是多少,一般概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数据中离群较远的极值取舍,然后通过对样本的了解判断总体特征,估计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正确地处理实验数据,充分利用数据信息,以便得到更接近真实的最佳结果。

3.2.6规范化监测工作

首先,监测工作要按照国家环保局制定的统一技术规范、方法的要求,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科学的组织与技术上的规范化管理。为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五性”,监测技术规范、采样方法、分析方法、测试方法等均应首选国家方法标准,并以最新公布的版本为准。在监测过程中要以国家现行的污染源监测管理规范性文件和技术规范等为指导,以实施污染源监测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为基础,以加强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为重点,才能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和监测方法标准是正确实施各项监测活动的技术依据,也是监测质量控制的技术保障。

4 结语

当今环境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环境监测是以说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状况、准确预警突发性环境事件等为目标的环境保护基础工作。目前对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做好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1]谢文辉.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45~46.

[2]鞠复华.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化原则与方法[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03):23~24.

[3]贾玉成.论在环境监测中加强质量控制的几种措施[J].北方环境,2011(11):67~68.

蔡 浩(1973-),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等工作。

X830

A

2095-2066(2016)16-0014-02

2016-5-22

猜你喜欢
分析法环境监测监测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