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武侯模式

2016-03-20 02:04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武侯区高新区政务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武侯模式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2016.08.13-2016.08.19

作为行政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2008年成都市武侯区在全国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全面深化以审管分离为核心,以“放管服”为关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启了行政审批改革领域的破冰之举。近年来,武侯区探索出的“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大厅管服务、一套标准管规范”等机制,成功地将“地方试验”上升为“全国样板”,先后有全国260多批次考察团4000余人次前往参观学习。7月29日,在武侯召开的全国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现场会上,武侯区行政许可标准化经验作为全国样板进行推广。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武侯模式

武侯区“放管服”改革成效

行政审批标准化是政务供给侧改革的制高点

随着政务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审批标准化成为改革的制高点。武侯行政审批改革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标准有监督,收到了政府“减负”、社会“松绑”、廉政“强身”、发展“加力”、群众“满意”的叠加效应,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除成都武侯外,最近跻身全国一流政务服务行列的贵阳高新区,通过探索政务服务“标准化+”模式,也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今年1月,由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起草的《政务服务术语和定义》地方标准正式发布,成为贵州省首个政务服务地方标准。近日,高新区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试点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终期评估,高新区跻身全国一流政务服务行列。另外,在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我国首批关于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运行的7项国家标准中,有6项由山东新泰主持制定,“新泰标准”成为全国政务服务的又一个样本。随着全国首个《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的出台,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已成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各地要尽快将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缺标补标”的原则,用好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手段,逐步形成涵盖“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的标准体系,积极推动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迈向新台阶。

省 市 速 递

▲日前,贵州省纪委等部门联合下发

《贵州省国家公职人员、村(社区)干部落实惠民政策行为规范(试

行)》规定,公职人员、村干部及相关亲属享受非普惠制惠民政策的,都必须按规定填表申报,并在村(居)民主要聚居点进行不少于30日的张贴公示。

▲近日,浙江省治水办出台《基层河长巡查工作细则》规定,各县(市、区)治水办(河长办)对定期考核、日常抽查、社会监督中发现巡查履职存在问题或隐患、苗头的,应约谈警示。对巡查履职不到位等行为,在约谈警示的基础上,还应进行督办抄告。

▲陕西省日前出台《驻村扶贫干部激励机制》规定,在激励保障上,省、市、县三级财政将按照第一书记每年1万元、驻村联户扶贫工作队每队每年1万元的标准落实工作经费。第一书记和联户扶贫工作队人员驻村工作期间,每人每天发放生活补助40元。

▲四川省首次制定的机关事务管理五年规划——《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十三五”规划》提出,计划到2020年,省直部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率达100%。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域,计划创建国家级示范单位100家,省级示范单位150家。同时将围绕物业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机关事务服务地方标准。

▲重庆土特产品交易中心成立于2014年底,自去年以来创新融资模式,试点涉农供应链金融,解决了涉农企业贷款难问题。目前已通过涉农供应链金融模式,为12家涉农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协助企业累计实现融资6544万元,交易结算额突破3亿元。

猜你喜欢
武侯区高新区政务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高新区“三十而立”——高新区成全省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武侯区中小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的“七步”实践策略
靖边政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成都市武侯区:科技治理“微腐败”
政务云上看政情
特鲁多:被政务“耽误”的网红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