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加中药制剂、巨菌草和甜高粱在肉羊育肥中的饲喂试验报告

2016-03-20 01:20刘长波陈学俊通讯作者柴旭峰孙旭光黄卫国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全价菌草药制剂

刘长波,陈学俊(通讯作者),柴旭峰,孙旭光,黄卫国

(甘肃省酒泉市畜牧兽医局,甘肃酒泉735000)

玉米加中药制剂、巨菌草和甜高粱在肉羊育肥中的饲喂试验报告

刘长波,陈学俊(通讯作者),柴旭峰,孙旭光,黄卫国

(甘肃省酒泉市畜牧兽医局,甘肃酒泉735000)

随着国民消费能力、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膳食习惯、环保意识的改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畜产品无污染、无残留,与国际食品标准接轨已势在必行。市畜牧站对农科院引进培育的巨菌草、甜高粱和饲用玉米加中药制剂进行了肉羊饲喂对比试验。试验经过两个月的饲喂观察和定期称重,通过控制饲养环境、养殖方式、精料供给和肉羊品种等影响因素,对照分析了饲喂相同量巨菌草、甜高粱和饲用玉米加中药制剂的饲喂增重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羊只选择与分组

试验选择在肃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春晖养殖场进行,共挑选断奶杂种公羔90只,均为多浪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称重、驱虫、打号、登记后随机分为三个试验组,每组饲喂羔羊30只。

表1 各组不同饲喂期剩余饲草量统计单位:kg

1.2 供试饲草料

试验选择市农科院新引进种植成功的巨菌草、新品种甜高粱以及新培育的饲用玉米加中药制剂作为试验牧草,按照肉羊育肥的营养需要,设三个处理:

实验组1:4kg新鲜巨菌草+1kg全价混合精料;

实验组2:4kg新鲜饲用玉米添加中药制剂+1kg斤全价混合精料;

实验组3:4kg新鲜甜高粱+1kg全价混合精料;

中药制剂成分:川断、生黄芪、当归、漏芦、淫羊藿、桔梗、桑寄生、黑芝麻等原料,经筛选、混合、干燥、磨粉混合包装而成。主要成分是生物碱、多糖、皂甙、黄酮、有机酸等。

将饲喂试验用巨菌草、饲用玉米加中药制剂、甜高梁从试验田收割、拉运后及时称重处理,铡短揉碎成长0.5—1cm左右的碎末。全价混合精料配方均相同,并按每只羊每天1kg的饲喂量投喂。全价混合精料配方为:玉米63%、豆粕12%、小麦10%、豆油2%、麦皮8%、预混料(九州大地)5%。

1.3 试验方法

试验从2014年7月25日开始,从7月25日到7月31日为预试期,从8月1日到9月29日为试验期,共计67天。预试期做驱虫处理,试验期,每天观察羊只采食情况,每10天空腹称重一次,并做好记录。

2 试验结果

2.1 牧草适口性观察

从试验期间羊只采食情况看,饲用玉米加中药制剂适口性优于甜高粱、甜高粱适口性优于巨菌草。

试验前期(0-40天),饲用玉米加中药制剂组饲槽内无剩余饲草,甜高粱组略有剩余饲草,巨菌草组剩余饲草较多;试验后期(40-60天),饲用玉米组出现剩余玉米芯,甜高粱组和巨菌草组剩余较硬的饲草秸秆,巨菌草组剩余饲草最多。

2.2 肉羊育肥增重情况

各试验组进入试验期后,每10天逐个称重一次,共称重7次,计算每只10日增重量,各组统计结果如下:

表2 各组不同饲喂期增重量统计分析单位:kg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次试验所得数据用Excel2003进行初步整理,用SPSSforWindows11.5方差分析、Duncan方法进行处理组间多重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3.1 如表2所示,实验组2(饲用玉米加中药制剂组)各个饲喂阶段增重量均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经方差分析、Duncan方法进行处理组间多重比较显示,实验组2与其它两组在0—10日、10—20日、40—50日和50—60日四个阶段平均增重量差异显著(p<0.5);20—30日和30—40日两个阶段平均增重量与试验1组(巨菌草组)差异显著(p<0.5),与试验3组(甜高粱组)差异不显著(p>0.5)。

3.2 如表2所示,实验组1(巨菌草组)与试验组3(甜高粱组)各个饲喂阶段增重量均有差异,但经方差分析、Duncan方法进行处理组间多重比较显示差异不显著,(p>0.5)。

4 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牧草从饲喂肉羊的生长效果看,饲用玉米加中药制剂对肉羊生长发育、体内营养代谢、免疫功能的影响最大,育肥增重效果优与巨菌草和甜高粱,甜高粱适口性较巨菌草好,育肥增重效果与巨菌草差异不明,从饲喂试验的总体情况看,建议在我市推广种植饲用玉米加中药制剂。

S853.73

B

1003-8655(2016)06-0010-02

刘长波,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陈学俊

猜你喜欢
全价菌草药制剂
중국이 세계에 준 선물 ‘중국초’
48亩白鲢增产10000多斤!这款全价生物渔肥成为渔民创收的秘密武器
小渔肥,大产业!一场会议订货869吨,吸引近200名养殖户、经销商现场抢订全价生物渔肥
超10亿!从大水面到精养池,市场容量巨大,全价生物渔肥为何能成为“核武器”?
种植与处理菌草的机械现状探析
铁路儿童票划分将告别“单一标准”
菌草复合饮料配方的研究
林占熺:中国菌草背后的“另类”科学家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