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低热河谷区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规律监测研究

2016-03-21 06:23王树明余代宏王田珍姚万福向丽萍周永宝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蝇玉溪市柑桔

王树明,余代宏,王田珍,姚万福,普 群,向丽萍,周永宝

(1.云南玉溪市植保植检站,云南玉溪 653100;2.云南元江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元江 653300;3.云南红塔区李棋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玉溪 653100;4.云南江川区植保植检站,云南玉溪 652600)

柑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隶属双翅目实蝇科,是亚太地区果树种植业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1]。该虫寄主范围广,可危害柑桔、番石榴、芒果等250余种水果和蔬菜,其成虫产卵于寄主果实内,幼虫在果肉内蛀食,常造成水果腐烂或未熟先黄而脱落,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2]。柑桔小实蝇繁殖速度快,暴发性强,危险性大,被称之为水果的“头号杀手”,也是柑桔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3]。玉溪市自然条件优越,气候类型多样,许多地方适合热带水果栽培。1989年,华宁县牛山柑桔场桔小实蝇发生严重,影响了柑桔产量和质量,当年宽皮柑桔和甜橙产量分别损失13615和3280kg,被害率达3%[4]。桔小实蝇在玉溪市各县(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并成为危害我市果蔬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危害越来越加重,造成较大的损失,已成为制约我市高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云南省是我国桔小实蝇的主要发生地和危害地,其在夏季的分布区域约为云南国土面积的2/3[5]。玉溪市低热河谷区主要集中于元江县坝区、新平县漠沙、戛洒一带,地处云南省的中南部,位于哀牢山脉南端东侧,海拔395~800 m,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22℃以上,≥10℃的积温7500℃以上。是玉溪市重要的热带水果基地,种植面积达2.19万m2,也是桔小实蝇危害最重的地区,其对芒果等热带水果的危害率常年在10%~20%左右,个别年份达40%。近年的研究还发现,桔小实蝇于每年春末夏初还将向云南中部地区扩散迁移,使云南中部地区成为重要的桔小实蝇虫源地[6]。桔小实蝇在玉溪市的八县二区均有不同程度分布和危害,并成为危害我市果蔬的重要害虫,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玉溪市低热谷区桔小实蝇的种群消长不仅对当地瓜果蔬菜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影响其在云南中部地区的发生、分布和危害。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热带水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桔小实蝇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加上气候变化等影响,使桔小实蝇发生危害日趋严峻,具有危害面积广、危害重、损失大等特点,在生产中果农难以掌握科学的防控。为此,全面系统地摸清热带水果生产中桔小实蝇的发生消长规律,为在生产中制定科学可行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有效保障果农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对促进高原特色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低热谷区桔小实蝇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桔小实蝇综合防控策略,为促进热带瓜果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以元江为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1.1.1 桔小实蝇年活动规律调查

试验地点为元江县芒果山庄果园,试验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12月,果园平均海拔465 m,主要种植芒果(Mangifera indica)总面积约为9 hm2。

1.1.2 不同海拔不同作物发生情况监测

监测地点为澧江大明庵(柑桔),海拔414m;澧江那塘(青枣),海拔718米;曼来冒天水(柑桔),海拔960m。试验时间为2015年8月21日~12月18日。

1.2 供试材料

诱捕器(佛山顺德区合利植保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桔小实蝇诱剂(甲基丁香酚),市购。

1.3 调查方法

试验区内设置3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距离地面1.5m左右,两两之间间距大于20m。每个诱捕器为高8cm、直径3cm 的圆筒状,两侧各开有1个直径约为2cm 的圆孔供实蝇进入。诱捕器内悬挂长3cm、直径1.5cm 的脱脂棉作为诱芯。使用诱捕器时,在诱芯上滴加桔小实蝇诱剂和90%敌百虫各2 ml,以后每15d添加1次诱剂和农药。脱脂棉球每1个月更换1次,每7 d检查1次诱捕情况。每次检查时将诱捕器内的实蝇带回室内,并逐一鉴定实蝇的种类,记录桔小实蝇的数目。所有调查数据用Excel 2013 和DPS(V15.10)软件进行分析,方差分析采用新复极差法,原始调查数据不作任何转换。

2 结果分析

2.1 桔小实蝇种群动态

表1 2014年-2015年月诱蝇情况表 (单位:头)

图1 月平均诱蝇数量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桔小实蝇在元江县可周年发生,冬季发生数量较低,夏季发生量较大,于6~7月形成一次种群增长高峰。

11月至次年5月桔小实蝇不活跃,种群数量较低,为发生低谷期,其中2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最低,2015年平均月诱捕量仅为95.67头;1月、3月种群数量大致相当,平均月诱捕量分别为379.97头、172.63头;4、5月桔小实蝇诱捕量相差不大,平均月诱捕量达到507.34头和529.3头,但随着气温回升桔小实蝇渐趋活跃,诱捕量增加,较1~3 月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从6月开始元江县桔小实蝇种群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当月诱捕量平均为5254.68头,约为4 月虫量的10.36倍,为2月虫量的54.93倍,种群暴发的态势较为明显。6~8月为桔小实蝇发生高峰期,在这一时期每个诱捕器每月所诱捕到的桔小实蝇数量均在2000 头以上。2015年 8 月过后,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迅速回落,至9 月平均每诱捕器诱捕量为260.03头,约为6月高峰期的1/20。2014年到10 月过后,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迅速回落,至11月平均每诱捕器诱捕量为598.03头,约为7月高峰期的1/12。从两年监测结果也可以看出,不同年份发生高峰期有所不同,2014年7月,2015年6月,但发生时期基本一致,说明实蝇发生危害较重主要在6月~10月,也是元江县全年桔小实蝇发生最为集中的一个时间段,9月以后,元江县桔小实蝇种群数量稳步回落。同时也可以看出,甲基丁香酚对实蝇雄虫和雌虫都有一定的诱杀作用,但以雄虫为主,两年平均雄虫是雌虫的80.42倍。

2.2 不同海拔不同作物发生情况

图2 不同海拔不同作物实蝇发生情况

从表2调查点1、调查点2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作物间实蝇发生相差不大,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调查点1、2和调查点3可以看出,作物间发生差异不大,但不同海拔间发生量不同,点3诱集量达3165.47头,是点1的26.98倍、点2的16.29倍,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海拔温度不同,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再下降,而桔小实蝇生长发育的适温区为15~34℃,最适温度为18~30℃,当温度高于34℃或低于15℃时,桔小实蝇死亡量增大;低于18℃时,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延长,蛹羽化率下降[7]。从两年的气象数据可以看出,最高温集中在4~6月,超过桔小实蝇适宜的34℃,而点1的温度高于此温度,点3的温度满足了桔小实蝇生存气候条件要求,因此,可以分析得出,在高度条件下随着海拔的升高桔小实蝇发生量增加,并且从点3可以看出,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发生量还要大。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2014~2015 年连续2年的诱捕监测,基本摸清了玉溪低热河谷区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基本规律,即11月至翌年5月为桔小实蝇种群数量的低谷期;自6月开始,桔小实蝇数量开始较快上升,6~9 月达到全年发生量的高峰时期,10 月以后,种群数量开始大幅下降;同时通过监测了解到不同海拔区域桔小实蝇发生不同。本研究结果为生产中及时、准确做好桔小实蝇防治指导工作、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表2 不同海拔不同作物实蝇监测表 (单位:m/d、头)

图3 2014~2015年云南元江平均温度

桔小实蝇属于典型的热带昆虫,其发生与分布受环境温度条件、寄主影响较大。桔小实蝇最适环境温度条件为18~30℃,在这一温度区间内桔小实蝇种群可以获得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当环境条件高于34℃或低于1℃时,其生长发育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本研究监测结果与大田发生相吻合,在元江高于34℃温度主要发生在3~9月份,低于15℃温度主要发生在12月至次年2月,而元江桔小实蝇一年四季都发生危害,但发生高峰集中在6~8月,这与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特征是相吻合的。

综上所述,在玉溪干热河谷地区,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气温、降雨和寄主种类。这些因素对桔小实蝇的作用方式、强度和时间各不相同,在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通过特定时空下的相互组合,综合决定着元江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基本特征。如每年6~8月,大量芒果成熟,且与气温及降雨量相耦合,构成了桔小实蝇大量发生的最佳环境条件,最终导致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急剧增长。

在玉溪低热河谷区,桔小实蝇寄主植物种类较多,寄主发育期、温度、光照、降雨等一系列环境因素影响着桔小实蝇种群数量的变动,从而形成了低热河谷区小实蝇种群变动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在日常的桔小实蝇防控工作中还应建立相应的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形成一套科学的桔小实蝇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桔小实蝇防控效果,促进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蒋小龙,和万忠,肖枢,等.橘小实蝇在云南边境生物学研究及适生性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6):510-514.

[2] 梁光红,陈家骅,杨建全,等.橘小实蝇国内研究概况[J].华东昆虫学报,2003,12(2):90-98.

[3] 明珂,郑章麟,谢宝玉,等.不同诱捕器对柑橘小实蝇引诱效果的研究[J].浙江柑橘,2010,27(3):20-22.

[4] 刘浩强,冉春,李鸿筠,等.玉溪地区桔小实蝇分布及其发生规律[J].中国南方果树,2009,38(2):36-37.

[5] 李红旭,叶辉.橘小实蝇在云南的危害与分布[J].云南大学学报,2000,22(6):473-475.

[6] 刘建宏.云南三地区橘小实蝇种群时空动态及控制策略[D].云南大学,2005.

[7] 刘建宏,叶辉.云南元江干热河谷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了分析[J].昆虫学报,2005,48(5):706-711.

猜你喜欢
实蝇玉溪市柑桔
潮汕地区实蝇发生现状及种群结构分析
云南省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主会场活动在玉溪市精彩开幕
中国重要检疫性实蝇的全球分布和入侵情况
玉溪市总工会:开展下乡扶贫义诊活动
玉溪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性诱剂诱集实蝇类害虫监测种群动态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