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黄圃省级地质公园的建设意义

2016-03-21 04:27黄蔚阁
地球 2016年6期
关键词:遗迹公园旅游

■黄蔚阁

(广东省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广东中山黄圃省级地质公园的建设意义

■黄蔚阁

(广东省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广东中山黄圃省级地质公园是一座以海蚀地貌景观为主体,融海蚀崖、海蚀台地、海蚀洞穴、地质露头等地质遗迹景观及湖光山色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地质公园。公园的建设具有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质研究和地学知识普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多种意义。

黄圃地质公园

广东中山黄圃省级地质公园公园坐落于中山市黄圃镇境内,公园处于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内,南距中山市区25km,北距广州市区约38km,距广珠城轨南头站、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南头出口约5km,可由广珠城轨、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深(圳)罗(定)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G105国道畅达广州、珠海、深圳等地,交通便捷。公园所在地黄圃镇古属广州府香山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和重要的海上驿站,与海外交往频繁,公园附近的宋代古码头遗址、古石径、北帝庙等就是明证。位于黄圃镇东部的黄圃港主要辐射中山市的北部地区,是黄圃、南头、阜沙、三角等乡镇的各种商品运往世界各地的重要物流通道。

目前,在珠三角及广东沿海地区,已经发现的海蚀遗址有67处,但因规模小,景观条件较差,加之保护意识不足,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多有破坏,亟待进行保护,如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址虽然划为广州重点文保单位,但荒草丛生;佛山市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4处海蚀遗址:南海松岗石碣村古海岸线遗址、禅城南庄镇藤冲石岗、石湾镇街道石头村海蚀遗址和顺德龙江镇锦屏山北坡海蚀遗址,其中3处遗址已被破坏,目前仅有石碣村古海岸线遗址幸存!因此,广东中山黄圃省级地质公园作为省内保存较完好的海蚀遗迹景观公园,具有地学、自然、人文历史意义。

1 海蚀地貌学上的研究意义

公园内现存全长约500m、目前省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海蚀遗迹,包括海蚀崖、海蚀台地、海蚀穴以及滴水岩、鼻管石、天狗岩、天涯海角、好运洞、玉泉洞、蟾蜍石、千年石龟、情侣石、海蚀地貌附近的巨石等景观,建立地质公园,运用动力地貌学知识,研究海流、海潮、海浪等外动力在海蚀(微)地貌景观形成中的形态特征、表现形式、形成机制,采用物理学(主要是力学)和化学的方法研究公园海蚀地貌形成过程,可以揭示公园海蚀地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并进而建立其物理或数学模型,掌握其演变规律,为其它海蚀地貌的研究提供对比与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2 公园所在地第四纪以来古环境古气候变迁的意义

众所周知,海蚀地貌(景观)是海流、海潮、海浪等在海风驱动作用下不断撞击、拍打沿岸岩石,对岩面、断层等薄弱部位不断冲刷、掏蚀等作用形成的。根据海蚀刻槽、海蚀台地及海蚀穴等景观可以判断曾经的海平面位置,借以判断当时公园所在地的古环境古气候的情况。

海蚀地貌遗迹为作为古海面高度和古岸线位置的标尺,在海平面变化研究中可起关键作用,其中作为古海平面高度和古岸线标志的主要是海蚀崖上的海蚀洞穴和海蚀台地。因此,利用海蚀洞穴的位置和形态、海蚀台地的高度和宽度的不同组合来确定岩石海岸的波浪作用强度、作用时间长短、构造或海平面(相对)升降的幅度和速度等,综合对沉积、断裂、断块以及水系发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公园所在地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及其控制因素,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因此,公园内的海蚀地貌遗迹对研究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古气候变迁,具有深远的地学意义。

3 研究珠三角洲的形成与变迁的意义

目前,在公园所在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已陆续发现海蚀地貌遗迹67处,黄圃海蚀地貌遗迹作为是其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善的海蚀遗迹之一。海蚀地貌遗迹作为海平面变动的标志,也是定量研究新构造运动升降幅度的标尺。因此,通过对比珠三角洲地区其它66处海蚀地貌遗迹的研究,既可定性亦能定量地阐明珠三角洲新构造运动与海平面变化的历史,能更有效地阐明海平面演化趋势和历史,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

根据对比研究,公园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第四纪时期新构造运动明显,海平面变化频繁,是海陆相互作用的典型地区,在距今5万年以来先后出现了三次海进和海退,加之距今约2万年玉木冰期最盛期时的风成沉积,形成了总体上由河流相—三角洲相交替的四个沉积旋回,与此同时,珠江三角洲亦从前三角洲发展成老三角洲,再发展成后三角洲,最后发展成为新三角洲。因此,珠江三角洲形成和发育是新构造运动与海侵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珠三角洲众多海蚀地貌遗迹的有效反映。

4 阐明白垩世古地理条件和恢复古构造的意义

公园内海蚀崖表面出露岩层属白垩系百足山组,南部为砂砾岩,中部、北部砂岩、砂砾岩层相间不连续分布,反映了沉积时处于河流冲积环境,沉积韵律的变化反映了地壳的沉降幅度,砾岩的块度、磨圆度等特征反映了岩石沉积过程中从陆源区到沉积区搬运距离的远近,同时,通过测量砾石的长轴方向和最大扁平面方向,可以判断古河流的方向,进而阐明古地理条件,恢复古构造。因此,通过对白垩系百足山组砂岩、砂砾岩的研究,阐明白垩世古地理条件和恢复古构造,对研究区域内的古地理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5 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质研究和地学知识普及

地质公园的建立是以保护地质遗迹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保护地质遗迹的有效方式,就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合理而科学地开发、利用。公园的建立将公园内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来了解、支持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让地质遗迹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居民就业,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达到保护地质遗迹的目的,使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不需要改变原有面貌和性质而得到永续利用。可以说,建设地质公园是保护珍贵地质遗迹的最为有效的管理形式,不但为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开辟了一条最佳途径,也开启了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经济的新模式。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崇尚自然、乐于山水旅游的人们迅速增多,并已形成了新的潮流。在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通过建设地质博物馆、树立地质解说牌等方式普及地学知识,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解释,又有地质科学的解释,从而使地质公园既有趣味性,也更具有了科学性,也有利于地学知识的普及,增加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整个社会来说,地质公园是地质工作者成长的摇篮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基地。对广大青少年、对人民大众,地质公园是普及地质科学知识,进行启智教育的最好课堂。

6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保护自然资源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地质公园最大的生态价值是珍贵的地质遗迹得到保护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保护。以保护地质遗迹为主要目的建立的地质公园,在开展地学旅游的同时,必然要整治环境,保护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对破坏的环境作必要的修复,对已有或新建旅游设施,安排相应的排污处理工程,将整个公园的山地都保护起来,禁止生产性采石、采矿,护育植被。旅游经济的发展,又为当地政府财政提供了公园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的资金,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可靠的资金保障,使当地生态环境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7 促进旅游开发,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竞争力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地质旅游已成为不能阻挡的发展趋势。地质与旅游有机结合,将地学知识融于旅游资源中,将会使旅游资源更具生命力,提高欣赏层次,同时黄圃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广东省第三批古村落——鳌山村(含三十六级古石径道、宋代古码头遗址、北约观音大庙、社学庙、北极殿、古祠堂建筑群、古耗壳墙等景点)、报恩禅寺、广宽刘公祠、百岁流芳牌坊、夫妻古树等景区景点,并有黄圃飘色、黄圃麒麟舞两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舞龙、舞狮、赛龙舟、高跷、秧歌等民间艺术,黄圃还是广式腊味的发源地,以其选料精、制作巧、色香味俱全而驰名中外,为广式腊味之名产,被誉为“腊味之乡”,是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中国腊味食品名镇。因此,建立地质公园,可以充分利用、整合当地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扩大旅游市场,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增强吸引力,提高黄圃旅游竞争力。

8 结语

广东中山黄圃省级地质公园内的海蚀地貌具有规模大、保护状态好的特点,且处在平原上,方便进行科学考察与研究,加之公园内外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必须进行合理保护与科学开发,使公园内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不需要改变原有面貌和性质而得到永续利用。

[1]刘家仁.地质公园及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 [J].贵州地质.2004(01)

[2]潘健;李海龙;胡能勇.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J】.国土资源导刊.2006(03)

P5[文献码]B

1000-405X(2016)-6-65-2

黄蔚阁(),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地环。

猜你喜欢
遗迹公园旅游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在公园里玩
方外观遗迹旧照
沉船遗迹(外一首)
旅游
一见如故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