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趋势延伸思考

2016-03-21 08:21张戌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西北就业大学生

张戌

摘 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对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与其他劳动力群体相比,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可能会给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带来许多的负而影响及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的各有关方而必须共同努力,寻找出针对性强的对策与措施,才能使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管理;西北

1 大学生就业的特点

大学生就业是指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即将结束学业完全进入社会之际实现同一定的生产资料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般就业的特点,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性。大学生的学习经历使其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这一特点决定了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目标选择、择业就业观念、择业心理和择业过程等。

(二)群体性。大学生就业不是个别现象,它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目前,我国每年有几百万名大学生第一次进入社会就业。成批的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社会,这既是社会的巨大财富,同时,对他们就业的合理安置又成为一项i一分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精心组织安排,需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

(三)时效性。大学生就业有一个时效期,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在毕业离校之前应落实工作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时效期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择业的时问延长,甚至可以到毕业后两年之内。

2 西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问题

据统计,仅2013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同时,2014年西北地区高校毕业生超过20万,近两年累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10万人,2016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近千万人。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一边却是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的现状。如何能在这场就业危机中杀出重围,找到一方立足之地,成为2016年政府、高校和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

在过去八个月期问,西北地区亏损企业过万,有的已经倒闭或者濒临倒闭。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已经明确表明取消招聘计划。

3 西北地区大学生就业不畅的原因

2014年中期至现在,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利润空间加剧下滑。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成为了企业方最常用也是最优先考虑的方法。如果说全球范围的“裁员潮”已至,相信不少人会有所感受。早在2008年6月,戴尔大裁员就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可还没等其尘埃落定,微软、惠普NVIDIA等也相继公布了裁员计划。而这股“裁员潮”,随着雷曼兄弟的倒下,刮到了最高峰。而国内,裁员狂潮也在地产、金融等企业的带领下迅猛袭来。据2009年初国际劳工组织的专家统计,2008年全球失业人数再创记录,达1.95亿人,这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巨大影响。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集中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种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根本要求,在本质上应是专业结构与就业的对应关系。但“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方而,有些专业己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或本专业人才己经饱和,而考虑到专业转换成本,一些高校仍然维持这些专业的招生规模,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还没毕业就己经注定是就业上的“特困生”了;另一方而,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专业虽然社会上急需,但由于人力、物力等条件限制,这一问题在高校扩招后表现更为突出。

4 解决西北地区大学生就业不畅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全社会都应尽心尽力,相互配合与协调,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一)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相关政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本上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要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就业提供更大的空问。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振兴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减小城乡差距,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人才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流动,以缓解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

另外,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好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一方面要完善目前实施的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以及落后地区志愿服务的政策与措施,借鉴国际惯例,对自愿到艰苦地区或特殊部门就业的大学生,实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比如对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政府应实施带有公益性质的“一对一,推荐帮助其就业的措施。另一方面,应依据大学生的特点尽快制定出真正适合这个群体创业的政策,加大对其创业的支持和帮助力度,真正把他们培育成为带动全民创业的领头羊和标杆。

(二)高校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结构

高校作为独立办学实体,人才就是产品,只有“适销对路”,学校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要根据整个经济环境,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制定课程规划,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突出特色。不断深化教学、教材改革,更新知识内容,保证课程和教学安排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加大实习实训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能力。要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机制,逐步由偏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转向注重能力。鼓励毕业生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

大学生应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降低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网络、招聘会、报纸、学校推荐等,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就业。大学生也可选择继续深造的道路来应对金融危机,如专升本、继续攻读研究生,一方面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避过劳动力市场不景气时期,期望在两三年之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

(四)企业用人单位要调整用人政策与机制

一是各企业与用人单位,应真正承担起社会分工赋予其在人才成长中必须履行的责任,积极配合各个学校,搞好大学生的实习基地建设,以实现整个社会人才教育培训在不同阶段、不同部门培训功能上的互补性。二是各用人单位都应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减少用人中的歧视行为。三是企业应对一些高技术工种的薪酬幅度进行调整,以增加这些岗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目前企业最需要的中高级工程师和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工岗位,在薪酬分配上,与同层级的其他部门的岗位薪酬差异很小,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愿意进入机械制造行业。因此,企业应尽量拉开各技术工种薪酬的档次,以增强企业对大学生进入这些岗位就业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谢平.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王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3]夏民.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陆佳.大学生村官政策评估[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西北就业大学生
一座西北小城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西北不惑
大学生之歌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西北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