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4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科研现状分析

2016-03-21 08:21李伟张振伟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传统武术学报

李伟 张振伟

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二级学科后,其无论是理论体系的建设还是实践活动的拓展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国际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活动内容。尽管形势喜人,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1],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更全面、健康的发展、为其的发展提供更具可行的政策和法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必要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科研的现状做深入的了解[2]。本文拟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2010~2014年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科研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试图了解和把握这一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科研的基本现状,为相关的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以便更好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平稳的发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科研现状为研究对象,查阅了2010~2014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通过筛选共得到82篇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论文。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以“民族传统体育”为题名查阅了2010~201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13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体育学刊》)。将这些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论文进行分类、分析研究。

2.2 数理统计法

用SPSS软件包,对检索到的论文加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民族传统体育论文的发表量

经统计,2010~2014年题目中含有民族传统体育的论文82篇,年平均发表量16.4篇。2012年14篇,2011年17篇,2010年15篇,2009年17篇,2008年19篇,从发表的数量看,这些年民族传统体育的论文发表量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水平。

3.2 核心期刊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分布状况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各期刊上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的分布情况,其中,居第1位的是《体育文化导刊》共16篇占总数的19.5%,居第2位的是《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共9篇占11%,位于第3和第4位的分别是《武汉体育学院学报》8篇和《广州体育学院学报》7篇,占9.8%和8.5%,居第5位的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共6篇占7.3%。在这5种期刊上发表的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占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总发表量的56.1%。

5年间发表的82篇民族传统体育论文中,采用1种研究方法的论文占34.1%,采用2种方法的论文占41.5%,采用3种方法的论文占23.2%,采用4种方法的论文占1.2%。从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法的定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法虽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科学研究方法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采用这些研究方法,致使大部分论文的研究停留在肤浅的定性描述上,而缺乏更具说服力的定量研究,使研究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上、总体研究价值不高。

3.4 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合撰程度

合著程度(DC)指标是指论文总样本中合著论文的比率,合著指数(CI)指标是指论文总样本中论文作者数的比率,即论文平均作者数。在研究论文中合著程度、合著指数越高,说明论文研究分工协作的科学特征越充分,这是由问题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决定的[3]。

从表2可以看到,5年间民族传统体育科研合撰论文总数为63篇,合著人数达132人次,平均合撰程度为76.8%,合撰指数为1.72;除2011年和2012年的合撰程度低于平均合撰程度外,其它3年的合撰程度均高于平均合撰程度,尤其是2013年和2014年。这表明,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正从个体的研究方式向合作化级集体化的研究方式过渡[4],其分工和协作的程度在不断提高,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深入和扩大。这一点也符合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特征,即横向联合、优势互补。

3.5 研究成内容果分析

82篇学术论文研究的内容涉及民族传统体育的多个方面,但占前三位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研究有42篇,占比达51.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的研究有28篇,占比达34%;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研究有6篇,占比达0.7%。以下就研究内容做一剖析。

第一,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内容分为不可变易的基本部分和可进化的发展部分;传承途径包括口传心授、身体示范、观念影响等;传承方式包括群体传承、家庭(师徒)传承、学校传承等;传承人涉及到遴选、评价、管理等诸方面[5]。笔者认为,应该制定明确具体的法规,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时代性与民族性共存,人文精神的体现成为其适应现代化社会,进行价值选择的标准[6]。民族传统体育以阴阳辩证来把握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是基于“传统身心观”的“身体实践行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最高境界的自我实现[7]。儒家“礼”思想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有其产生、发展、演变的社会历史因由,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教育也因此烙上深深的印痕,从拜师择徒到德化教育无不彰显出儒家思想的印记,呈现出民族礼仪文化的多样性[8]。

第三,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研究发现,期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9]:1)技击及攻防价值,这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价值,研究的文章较多。2)健身娱乐价值,这是近年来研究的主要热点,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传承发展的重要原因。3)竞技价值,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是民族传统体育得以提高、扩大影响的重要途径。5)军事价值,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训练手段。

4 结论

4.1.1 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方法单一,大部分论文采用文献和逻辑法的定性研究。

4.1.2 合撰论文总数为63篇,合著人数达132人次,平均合撰程度为76.8%,合撰指数为1.72。

4.1.3研究内容不均衡,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及武术文化理论研究等方面,占比分别达到51.2%和34%。

参考文献

[1] 周伟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868~870. [2] 杨俊林等.1987~1997年《体育科学》论文著引统计分析[J].体育科学,1998,18(4):17~21.

[3]田学建,邱丕相.全球化视野中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49~52.

[4] 李凤成.中华传统武术的健身文化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62~63.

[5]毛海涛,黄利华,蔡清顺.析中华传统武术的礼仪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628~629.

[6] 叶鹏,蔡宝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审视传统武术的保护问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1):51~54.

[7] 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51~57.

[8] 肖红征,曾于久.武术理论研究若干文体的讨论[J].体育科学,2004,24(8):70~73.

[9] 李凤成.中华传统武术的健身文化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62~63.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传统武术学报
传统武术怎么了?
致敬学报40年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北京体育大学推进综合改革 成立马术等独立学院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深空探测学报》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