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2016:出版人的坚守与变革

2016-03-21 15:16吴培华
出版广角 2016年1期
关键词:双赢共生手段

吴培华

互联网时代,在我们身边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无动于衷、漠然置之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迎接互联网,拥抱互联网。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迎接互联网的,是我,是我们,因为是我们需要它;拥抱互联网的,是我,是我们,因为是我们运用它。我们,是主体,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然而,我们还需要记住的是,互联网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而且已经颠覆了传统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传播手段从树皮竹简、金石刻字、木刻活字印刷发展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变革与进步。互联网只是传播技术在今天的表现形态,它还会变,它还要变,这是必然的。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传播的过程中,互联网所做的是信息集成、传播的工作,它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而出版所要做的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部分,并将其整理、记录、表达、呈现、传递和传播。因此,它是一种兼具信息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内容生产活动,传播的是经过筛选的有用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就是选择——选择作者、选择内容、选择精品;从产业进步的角度来说,互联网与出版是相互依附、相辅相成的,融合、共生、双赢是它们的必然出路。

我们也应该看到,互联网还是一个高效而又巨大的平台,它不仅具有史无前例的传递功能,而且具有强大的整合力量,当它与其他产业联结时,它的巨大功效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它可以联结一切,这就是“互联网+”。出版的优势恰恰是被互联网“+”的部分,对出版来说就是内容的部分。区别于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出版要提供的是知识服务。因此,出版人应该凸显自己的优势,去做我们擅长的事情,并为其寻找最合适、便捷的工具与平台,这样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才能使出版如虎添翼。

我们不是被“+”,不是跟随,而是应该采取主动。在出版业提倡专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跟随,就永远慢一步;跟随,就永远没有话语权。出版传播的对象永远是内容,只有内容才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唯有守住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捷,才可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大展身手,游刃有余。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更新自己的传播手段。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占据主动,去“+”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来帮助我们转型,创造传播价值,因为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今天我们是在“+互联网”时代,明天也许就进入“+智能化”时代,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也不可忘记自己作为主体的身份。

出版人在“+互联网”时代,坚守是必要的,变革是必需的。传统出版与互联网之间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斗争,它们可以在各自的优势领域里取长补短,长期共存,共生双赢,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成为出版人思考问题的根基,而不是人云亦云,陷入对“互联网+”的恐慌性崇拜中,从而迷失自己。

猜你喜欢
双赢共生手段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德资双助 老少双赢
老少同住 双赢选择
谋划双赢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