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教我们的那些事儿

2016-03-22 17:28
都市丽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整容网红

网红,网络红人,这个被发明没有超过10年的词,在百度百科的解释既有科学意味的措辞,连偏见也显露得毫无顾忌。

词条上说,“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

社交网站上的网民在说:“网红都是整容脸”、“网红逼格低”,甚至还直接大呼:“网红不要脸”、“网红都是外围女”……

到底是他们带着原罪,还是我们戴着有色眼镜?到底是他们破绽百出,还是我们挑剔过分?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只要你付出努力,不管努力在什么地方,只要做到极致,都能名利双收。这也是个奇怪的时代,不管你做什么都有人误会、质疑甚至毫无原因地指责。

网红,一群被这个复杂时代和互联网推向舆论中心的人,当他们被质疑、被评论、被羡慕、被吹捧以外,我们还能从他们身上看出点什么、学到些什么呢?

Part1

关于网红你了解多少?

提到网红,很多人脑子里出现的都是把脸P成蛇精、胸挤到下巴的姑娘,但不偏颇地讲,网红的队伍比你想象中要人才济济得多。

第一批网红 混论坛、拼才华,灌水灌出大作家

十几年前,最早的网红,恐怕并不是少女与鲜肉,而是一群从来不露脸甚至没人知道真名实姓的“文字”。痞子蔡的“轻舞飞扬”也许并非是共同记忆,但是一个打出了“网络文学”四个大字的开端。

当还有人讨论网络文学有没有文学价值的时候,躲在屏幕后面敲键盘的人,已经开始默默生长出力量。《盗墓笔记》的南派三叔、《双面胶》、《心术》的六六、《步步惊心》的桐华、《甄嬛传》的流潋紫……这些作品被印成书、搬上荧幕,甚至进了作协的人,曾经也都是普通网友心目中的“网红”。

他们曾经被质疑,而十几年后的今天,他们的作品已经成为当代文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你说他们低俗?恐怕就算说他们通俗,也无法否认他们的作品带来的趣味。

第二批网红 拼脸蛋、拼身材,态度专业出作品

网络的发达、普及,比风吹草还要滚动得更快。一开始看看新闻就了不得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全文字的论坛很快就开始可以贴图了。而从可以上传照片的那一天起,漂亮姑娘就开始在网上红了一批又一批。

有人给他们命名为“草根”,但终究还是能拿出成绩的一批人。当年的红楼梦中人,很多姑娘就是从上传一张照片开始,变成了现在的明星,大银幕上、电视剧里都有她们的身影。一批人从各大知名网站红起来,有的当了模特,时装周都溜达好多固儿,那姑娘真名叫张辛苑;有的创业做了老板,还被很多顶尖企业请去讲概念,那姑娘网名叫马佳佳。她们不仅成功了,她们也进入了主流,甚至推动了现在年轻人的审美与态度,谁也不能说她们只是网红。

第三批网红 放厥词、秀下限,鱼龙混杂乱视线

有人审美,就有人审丑,有人爱葫芦娃,就有人爱蛇精。网络的自由与宽泛也容纳了很多不美好的东西。有人用露点来炒作,有人装成明星去卖淫,有人拿着无耻当好笑。炫富的,乱花钱欲迷人眼;秀恩爱的,浅草才能没节操……奇葩这个词儿被越来越广泛地形容他们,网红也不再只是年轻人关注的对象,而成为社会现象,甚至社会新闻。

先捧红后捧杀,网红们也不全是名利双收,也要“付出代价”。被骂到狗血淋头都是好的,还有被人肉的、被搞臭的,被闹到单位开除、家人反目的……

Part2

网红也需要你重新认识

世界并不只有黑白,网红也并不只有一种,就算有一部分人是哗众取宠,也还有另外一部分人是依赖自己的专业和美貌闯出了一片天地。

你可能没想到,他们都是网红!

我们概念中的网红,似乎都是引人瞩目的大美女,却忽略了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出现过的人,也都应该被归纳到“网红”范畴中。

被同学随便上传一张照片就红了的“奶茶妹妹”现在都快当妈妈了,她还能算是“无心意外走红”。而当年“曲别针换别墅”的小白领、少数民族“天仙妹妹”都是炒作派网红,她们背后有团队、有策划、有推手、有助攻,是有计划、有预谋要红起来的。

芙蓉姐姐、凤姐,还有那个把农用工具放在身上头上做服装创作的“仙女”王守英,都是典型的话题网红,她们言论奇特、行为张扬,有人曾总结这是“审丑”心态造就的。

南笙、张辛苑一开始是上传美照当女神,后来算是模特出道。呛口小辣椒、韩火火、雌和尚,走的是时尚博主的路子。《老鼠爱大米》的杨臣刚,《香水有毒》的胡杨林,让网络歌曲充斥大街小巷。

美食圈的文怡从搜狐论坛起家,到走上央视,这活脱脱就是职业偶像。鸡汤界的苏芩,也是从网络走到了各大电视台的调解栏目。这种类型被叫做KOL,翻译过来就是“意见领袖”。韩寒、高晓松他们虽然是著书立说在前,也算是网红KOL在后。

关于网红大家到底怎么看?

30+

●有的值得尊重,有的不值得。值得尊重的是,他们不偷不抢,还有好多是很有创意的,我甚至觉得他们是艺术家,但不值得尊重就是那些整容整得很可怕还宣扬一定要整容的,这会给年轻人“脸就是一切”的暗示,非常不好。

白赞赞 女 37岁 服装设计师

●卖化妆品卖得好的,卖衣服卖得好的,卖言论卖得好的,卖段子卖得好的,都是网红吧?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买卖也是这样,有买有卖有褒贬,这才是对的。这样挺好。网红我最喜欢卖段子的。

浅浅的酒窝 女 34岁 企业高管

●没什么时间看各种娱乐新闻、网红什么的,但有时候刷刷微博,觉得美人多也养眼啊!

小sa 女 32岁 广告设计

●好看的人能坏到哪儿去呢?好多人爱歪曲,其实我看小姑娘既然脸能收拾漂亮,心灵美不美不说,肯定不能太丑,就算她们嫁给有钱人,那也是有钱人乐意,被骂有点委屈。

张先生 男 36岁 摄影师

25+

●没什么感觉。并不是所有人都注意这个群体。

报报 男 25岁 在读博士生

●从哪儿红的没什么重要,重要的是红。受欢迎就行了。英雄不问出处,成名不问岁数。

月琳 女 26岁 品牌PR

●就拿Chrome看啊。(笑)我喜欢看国外的网红,我还经常看那个最昂贵的脱衣舞娘Dita。一开始我也是想去看看性感的照片,后来发现她是个特别棒的女人,很优雅很从容,也很有生活情趣,她自己插花、做饭宴客,甚至还会调酒,她可能在国内不红,但是我心目中她是个特别棒的女人!对了,我在设计一个游戏,一个角色原型就是以她为灵感的。

黄晓亮 男 28岁 游戏程序员

●大鹏也算网红吧?人家电影拍得多励志。

穆新 女 29岁 投资行业

20+

●我想努力成为一个网红。鲍鲸鲸是我偶像。

妹妹头少女 22岁 网络写手

●是一份工作,也算创业者。

孙同学 男 19岁 高三学生

●好多人都觉得,网红就等于整容女。但作为一个刚刚经历了微整容的人,我想说,你们就简简单单说个整容,就轻蔑了、就瞧不起了,那你们知道整容多疼吗?为了美愿意付出那么多,你们一般人做得到吗?

昨天还是小平凡 21岁 舞蹈演员

●对于我们这帮90后来说,网红们也许就是我们以后怀旧的共同记忆吧?就像80后那帮人怀旧《新白娘子传奇》一样。

小榴莲 20岁 自行车运动员

网红到底是怎么红起来的?

前段时间轰轰烈烈宣布退出社交网络的澳大利亚美少女博主Essena ONeill,在讲述自己鸡汤的时候也顺便揭秘了一下网红背后的生活。

为了拍一张完美的照片,她需要饿上一周,好让小腹完美平坦。为了良好形象,她一个18岁的姑娘要每天画上很成熟的妆容让自己看起来性感。为了拍一张在瀑布下无比美丽舒服的照片,她享受了几个小时的“冷水浇头”。这是个外国网红的经历,中国网红也许比这轻松点儿,但是不是也得化妆倒立劈叉ps全套都用上呢?还真都得用上。

网红的手段有几个,大致总结下来就是:

●好看。美容博主是一大块,时装搭配博主也大受欢迎,特立独行的汉服款、COS款也有,就算都不会,纯好看的也行。

●才华。能把一张废纸做成艺术品,能把一把面粉揉成蛋糕,颜值不够,你有手艺也能红。

●段子。面对生活、面对新闻,你能嬉笑怒骂,也是本事,也能红。

●经历。你去过的所有旅行地,都能成为你红起来的资本。猫力你认识吗?不认识的话去补补课吧!

●猫狗。去看看微博最红的“回忆专用小马甲”就知道世界给你一只猫、一只狗的重要性了。

●包装。会拍照、会策划、会修片、会写文案。一个人顶一个策划公司,外加一个设计团队,还得给自己当经纪人,会计、出纳都是你自己就对了。

Part3

网红背后藏着的是“美丽经济学”

网上那么多人,为什么红起来的是那几个人呢?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努力去做了。

指指点点,真的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而真的去做,就算是对一些小事的事必躬亲,也得累弯了腰。大多数网红真的不是来自幸运,他们所做的事情,的确动了脑子、费了心思,做了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不能做的努力。

爱美有错吗?

人的本性渴望美,虽然审美观不尽相同,但审美意识和方向总是相似的。网红的女孩似乎特别理解这个命题。她们打扮,有的高雅,有的平庸,但她们都在尽量展示自己脑海中能想到的“最美好的样子”。网上网下总有人跳着脚骂她们是“狐狸精”,但你想想,把美丽视为勾引,把打扮视为勾引手段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难道女孩不该干净漂亮,非要灰头土脸才好吗?那和阿Q觉得小尼姑一定被和尚摸头皮有什么区别?

赏心悦目,这是网红做到的第一步,但肤浅的美丽并不能带来更多。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做着更多意义的奋斗。淘宝店主是一大片,也有做了实业的,不管是售卖什么,只要没有违法,就算是以自己的脸做了吸引人的点也没有什么不对啊?中国人古老的故事里有“豆腐西施”的概念,人长得漂亮、豆腐卖得好,而今看来这就是“美丽经济学”,拿自己做“活招牌”也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用正当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这难道不是人人都在做的事情吗?凭双手去做事的人被尊重,那么网红就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网红所做的努力,你试过了吗?

有一天,你的孩子想做网红,甚至成为网红的时候,你会为他骄傲吗?也许你现在还摇摇头,明天可能就不这么想了。

人能出人头地,能取得瞩目,必须付出努力。不管是什么样的努力,能被人看到过人之处的,一定是付出了你想象不到的艰辛的。

1.对容貌和体重的控制

郭富城的女朋友在微博晒倒立照,下面好几千人大赞“加分”。罗志祥的女朋友被扒出来曾经是个肥妹,对比照一出,广大网友也毫不吝惜地夸她“励志”。靠网剧“太子妃”红起来的张天爱,为减肥吃过三年的番茄、黄瓜。

并不是说非要宣扬瘦成竹竿就是美,这些网红的体重自我管理能力都是一流的,你却不得不承认。心理学认为,人的生活分为四个领域,第一位的永远是身体,后面才是关系、成就和幻想(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价值观而列队排序不同)。一个能掌握自己身体的人,对后者的掌控能力也比一般人更强,因此就有句话说“减肥能成功的女人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就是这个道理。

而对容貌,更是如此,有多少女孩连每天洗头都做不到,而网红拍一天照可能要换十套衣服、改四个妆容。拍过艺术照的姑娘都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体验,说是真正的体力活也不算夸张。

至于整容,说起来有人斥责不是天然美,但其实你想想看,不天然的美来得比天然的更加难得,那是经历多少疼痛和冒险才得来的。在美这件事情上,从来没有评价真假,美就是美,丑再真实还是丑。为了对得起镜头、为了出名整容,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是不择手段,但实际那是一个成年人的自我抉择,凭什么被指责呢?

2.面对一切的勇气

抛头露面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本来是你自己的事情,却一下子要被一群毫不相干的人指指点点。说什么都可能被歪曲,穿什么都可能被指责,没点儿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就算红了也会得抑郁症。不能说每个网红的内心都无比强大,但没个高情商和高抗压力还真当不了网红。

3.创业的规划

彩票是一夜暴富,网红却很少是一夜成名。包装需要费一番心力,事件营销、长期做内容、不断产出作品、稳定好评度……怎么看都是有职业经理人脑子的人才能做出来的。曾经有人卧底某文化公司,发现包装一个网红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不一定百分百成功。而那些能靠一己之力红起来的姑娘,必然都是心里揣着一本几万字的详细计划书的。

心理专家解读,为什么网友对网红带有深深恶意?

前一段时间看了个纪录片,是关于著名图片社交应用Instagram上的炫富网红的,里面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跟拍、采访。珠宝、私人飞机、豪宅、和名人的合影与绯闻,所有有面子的事儿都被他们独揽了。下面的网友评论分成忠粉和黑子两派,英语里还专门给这些不取消关注的黑子造了个词(Hater),意为专门发泄嫉妒的人。

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文化里,成就都是获得大家喜爱的最佳方式,人们都羡慕厉害的人。可以说在爱的世界里,成就是世界通行的货币,无论是一个性感的身材,还是财务自由的经济舒适性,抑或是一个学位,都是试图通过人们无意识,希望通过成就来获得更多赞美和喜爱的方式。问题是到了网红,为什么“成就一爱”的模式怎么就变味了呢?

当人们处于社会底层的时候,都呼吁社会公正,但当自己爬到了金字塔的上层时,又会想尽各种办法和屌丝区分开来,奢侈品和复杂的礼仪最开始就是这个作用,无论是豪车还是包包,都作为视觉标志,让人一眼知道你的地位。这时,当厉害的人开始向下炫耀的时候,下方的人们就会体验到一种自己还混得很差的屈辱感,有的人会利用这个能量督促自己努力,以获得真正的公平,但这很累,于是有了一种更不累的方法,那就是黑他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嫉妒是在幻想中得到公正的最经济的方法。于是,“成就一爱”就成了“成就一嫉妒”。

猜你喜欢
整容网红
整容之前先“整心”
不要上“网红”的当
整容之前先“整心”
以“微更新”实现城市治理的“微整容”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
那些年悄悄整容的“二次元网红”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老叔整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