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与酒精的“百年战争”

2016-03-23 09:30阎滨
凤凰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禁酒令水兵威士忌

阎滨

前段时间有消息称,解放军陆军第26集团军军长张岩少将在军部与39集团军的两名老部下喝酒,导致一人死亡。事件发生后,有关人员受到了严肃查处,中国陆军最年轻的军长张岩被撤职,由正军降到副军免职。去年年底,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就这一事件做了官方回应。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说,“这是一起发生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事件的严肃处理,反映出中共近年来从严治军、从严治官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无独有偶,同一个月,美国海军也有一名少将因为贪杯而被解职。据美国《海军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2015年12月8日,美国海军正式公布了对海军少将戴维·鲍科姆(David Baucom)在2015年4月醉酒、行为不当事件的处理结果。鲍科姆少将被人看到喝醉酒后在一家酒店外裸体游荡,行为严重失检,“与军官和绅士的身份不符”,而受到申斥和解职的惩处。

少将丢官为“杜康”

美国海军军法署总检察长签署的报告显示,鲍科姆少将已有34年军龄,在美国军事运输司令部任负责战略运输物流主任。海军发言人威廉·马克中校告诉记者:“鲍科姆严重醉酒并造成恶劣影响,有损全体美国海军军人的形象。”据调查,鲍科姆是参加全美国防运输协会举办的关于军事运输问题的一个会议期间出事的。

调查报告称,鲍科姆在晚餐中喝了一些金汤力鸡尾酒和红葡萄酒后,又去了一家酒吧纵饮,在两小时内连喝了四杯苏格兰威士忌。随后,他拒绝了一同出席会议的其他官员送其回客房的好意,独自一人跑回下榻酒店。凌晨1:20左右,鲍科姆大闹自己的客房后,又到隔壁几个客房胡闹,后来,他发现自己被反锁到自己的客房外,闹得更加厉害。一位目睹了事件的酒店服务生的证词称,鲍科姆显然是严重醉酒后在撒酒疯,他甚至尿了裤子。四个小时后,两位下榻同一酒店的女住客投诉说鲍科姆裸体在酒店前台晃荡。直到最后,一位军中同事帮他找了一把新钥匙,并将他架回自己的房间,事件才结束。

事发后,鲍科姆试图掩盖自己的过失,他在电子邮件中向上级发出正式报告,解释说自己当时在睡梦中醒来后发现忘了带处方药,头晕的症状加剧,在昏昏沉沉中才离开了自己的客房。但是报告中没有说明处方药的名称、类型或数量。海军在随后展开的正式调查中发现,鲍科姆不是忘了服药,而是严重醉酒后撒酒疯滋事。被解职后,鲍科姆参加了美国空军预防和治疗酒精与药物滥用的项目,相关项目官员证实,经过测试,他并非严重酗酒的酒精依赖患者,否则他受到的处罚将更加严厉。

美军近年“禁酒令”纵览

鲍科姆不是第一个因为醉酒、行为不检而丢官的美国将军,未来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美军因为喝酒滋事的负面新闻一直络绎不绝。近年来,仅中国周边地区的美国驻军就频频闹出和酒精有关的负面新闻,美军也有针对地颁布了一系列禁酒令。

2012 年12月3日,驻日美军宣布,原本只在驻冲绳美军实施的禁酒令扩大至全部驻日基地。此前一周,驻冲绳美军刚宣布,禁止所有驻冲绳美国军事人员在基地外的场所饮酒,基地内酒类销售在每晚10时结束,驻日美军在基地内饮酒不受禁令限制。不过,离开基地的人员须接受酒精测试,以避免醉酒跑出去惹麻烦。

此前,驻日美军因为醉酒而麻烦频发。当年10月,两名美国海军水兵饮酒后在冲绳县强奸并致伤一名日本女子,激起冲绳民众众怒。此后驻冲绳美军下达宵禁令,每晚11时到次日凌晨5时禁止军人离开基地,但是宵禁效果不佳,顶风作案的军中败类仍不时露头。11月2日凌晨,驻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一名士兵再次醉酒滋事,闯入冲绳县一户居民家中,殴打一名13岁男孩并毁坏家具。11月23日,美国海军驻横须贺基地的一名水兵,违反宵禁令,酒后跑到横滨市一家咖啡店里裸体晃荡并随地小便。11月30日,一名美军士兵涉嫌酒驾被逮捕。

有趣的是,驻日美军刚颁布禁酒令两天,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一些餐饮业主因为店铺生意大受打击,就在12月5日集体向市长请愿,要求市长呼吁解除驻日美军禁酒令。这些饭馆、酒吧老板们告诉市长朝长则男,由于禁酒令,餐饮业销售业绩普遍下降三成,一些酒吧和饭馆因为客人骤减而被迫关门。还有些人说得比较委婉,“担心他们与驻日美兵的友好关系受损”。一位同时经营4家餐饮店的老板告诉共同社记者:“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两到三个月,佐世保市九成店铺将关门。”面对餐饮业主们的请愿,市长朝长则男答应将向佐世保美军基地和日本外交部反映这些情况。

驻日美军的这次禁酒令实行了刚半年,美军即宣布自2013年5月31日起,放宽“禁酒令”对基地外饮酒的限制,允许军人每天18时至22时在基地外餐馆等场所饮酒,但饮酒量“不得超过两杯啤酒”。同时,仍旧禁止在酒吧饮酒。直到2014年底,美军认为,鉴于禁酒令实施两年来,“驻日美军士兵的认识不断改善和提高”,正式决定从2014年12月开始,大幅放宽基地外禁酒令的限制。根据新规定,驻日美军除凌晨0时到5时外,在任意时间都可以在基地以外饮酒,并且不再限制饮酒量。同时,只有一定军衔以下的年轻士兵,原则上禁止凌晨0时到5时外出。

驻日美军不安分,驻韩美军也不断爆出酒后滋事的负面新闻。2013年3月17日凌晨3时,在韩国首都首尔弘益大学附近的一家啤酒屋,一名美国陆军第2步兵师的士兵在啤酒屋卫生间滋事,随后还殴打了接警后出动的巡警,韩国巡警的眼镜被打坏,衣服被撕破。次日,驻韩美军第2步兵师师长爱德华·卡顿少将正式发布声明,颁布“禁酒令”,同时取消了全体人员的周末外出许可。声明称:“对于驻韩美军第2师官兵所做不当行为而损害60多年来积累的韩美关系,军方不会坐视不管,美军将与韩国警察和法务部积极合作。”他说,为做好对韩国的防御工作,驻韩美军应获得韩国民众的信赖和尊重。在等待韩方根据韩国法律进行调查和处理的同时,美方也将启动惩戒滋事官兵的相关程序。

为预防少数行为不端的军中败类对韩美公共关系造成的损害,驻韩美军在2014年还公布了《韩国准备适应计划》,规定新到岗的美军士兵30天内不得饮酒。除了30天禁酒期外,还包括限时宵禁禁止离开基地、预防性骚扰等不良行为的防范训练。驻韩美军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向驻防韩国的军人传递明确信息,韩国不是美国兵醉酒买春的“欢乐场”。

酒精对军队的威胁

美国是历史上曾实施过极端禁酒令的少数国家之一。1920年1月16日,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正式生效,该修正案禁止在全美境内销售、生产或运输任何酒精饮料。

第十八修正案是禁酒主义的历史高峰。在全美禁酒的时代,美国庞大的酿酒业崩溃了,但巨大的市场需求却不是一纸法令能禁止的,禁酒时代只维持了十四年,期间,非法私人酿酒业因为利润丰厚,吸引来大批有组织犯罪团伙从事这一比传统的赌博、卖淫、贩卖人口、敲诈勒索更有利可图的行当。实施了十四年后,人们才意识到这样的法律其实没有多大用处,执法部门执法成本高昂,禁酒不但使有组织犯罪猖獗,而且外国的走私酒还使美国政府损失大笔税收收入,禁酒的目的却不明显,全国遭到的酒精危害并不比禁酒时代之前有所减缓。1933年,刚上台的小罗斯福总统签署宪法第二十一修正案,正式废止了第十八修正案。

虽然国家禁酒时代成为一段苦涩的历史,但在禁酒主义土壤浓厚的社会环境中,美国军队自然也受到了禁酒主义的巨大影响。美军从军事专业角度认为,与其他原因相比,因酗酒及其造成的后果而毁掉职业生涯的军官可能为数最多。美军对军官醉酒的惩罚要比士兵更重。军官在工作时间醉酒不但要受到军规的惩罚,而且可能严重影响其个人档案。下班时间醉酒,特别是因为喝醉酒而影响工作或任务的完成,也会给个人职业记录抹黑。《陆军军官手册》告诫道:“从只在中午喝一杯啤酒,会发展到喝马提尼酒(一种以杜松子酒和苦艾酒调制的烈性鸡尾酒)。请记住,养成一种坏习惯比改掉一种坏习惯容易得多,避免一件坏事比挽回一件坏事更容易。”

《美国统一军事司法法典》有三条涉及到了对醉酒行为的惩处。第111条规定了醉酒或者鲁莽驾驶罪,第112条规定了醉酒执勤罪。触犯这两条罪名的军人一律交由军事法庭审判惩处。第134条是“通用罚则”条款,规定了几十种轻微违纪行为及相应惩处标准。其中对因醉酒影响军队声誉、醉酒导致无能力执行任务、在舰艇上饮酒等情形,规定了从不名誉退役并罚没全部薪金到拘役、罚薪等轻重不一的惩罚措施。

美军不但颁布正式成文法典严惩醉酒、在军人职业教育中告诫酗酒的危害,各军种在历史上长期与酒精也进行了不懈斗争。

禁酒“百年战争”

英国皇家海军是全世界现代海军的鼻祖,皇家海军一直按大航海时代的传统惯例,向水兵每日供应朗姆酒,美国海军脱胎于皇家海军,将这一传统一并继承了过去。1794年,美国海军制定了第一份水兵口粮标准,规定每名水兵每天发半品脱(掺水前)朗姆酒以鼓舞士气。

1806年,当时的美国海军只有不到2000名官兵,每年供应的朗姆酒是4.5万加仑。海军经过对比试验后认为,威士忌更加有益于健康,据说,“水兵也更喜欢喝威士忌”。真实的原因是原产加勒比海地区、由甘蔗酿造的朗姆酒在当时运到美国本土后,军方付出的采购成本要比采购美国本土生产的威士忌更贵。此后,美国海军供应的烈酒改为威士忌为主,并向水兵鼓吹喝威士忌的好处。按规定每个水兵每天发两勺(再掺四倍的水)威士忌,不喝酒的水兵每天发3到6美分的伙食补贴代偿。

在海上生活极为艰苦的风帆时代,酗酒和鞭刑被视作海军中孪生的祸种,两者常常是恶性循环。水兵为了排解苦闷喝酒,这使得多数人都有酗酒恶习,结果就是招来鞭笞,而越是生活在鞭子下,就越是渴望从酗酒中寻找刺激。面对严重的酗酒问题,一些人道主义者主张把每天随口粮定额分配的酒类取消,认为这样就能遏止酗酒现象。为了遏制酗酒、应付禁酒主义团体的压力,1842年,海军将每日酒类供应削减到1吉尔(4盎司)。1862年,美国海军(北军)正式规定水兵在军舰上禁止饮酒,并永久废除酒类配给制度,代之以每人每天伙食增加5美分的补贴。

进入20世纪,美国海军迎来禁酒的高潮。根据1862年的禁令,虽然水兵被限制饮用烈酒,但军官们仍可以不受限制地自己买酒在舰上痛饮。1914年,出身南方小城市报纸编辑的美国海军部长约瑟夫·丹尼尔斯认为,在禁酒方面,不应给予军官特权。他在当年7月1日签署第99号通用命令,下令全体海军人员在舰艇上均禁酒。

在此后100年中,美国海军严厉的禁酒令没有多大变化。1933年,美国宪法第二十一修正案颁布,结束为期十四年的全国性禁酒后,海军高层经过认真讨论后,决定继续执行第99号通用命令,舰艇上严禁饮酒,只允许海军人员到岸上的酒馆或俱乐部中饮酒。

有趣的是,1980年,卡特总统时代的海军部长爱德华·伊达尔戈下令放宽了禁酒限制,允许指挥官可以给出海45天以上的海军官兵每人供应两瓶啤酒以鼓舞士气。据海军一位历史学家研究,这是因为部长大人二战期间曾在“企业”号航空母舰上服役期间,一架日本神风自杀飞机冲进航母的升降机,撞毁了舰上搭载的啤酒,年轻的伊达尔戈趁机和其他人偷喝了一点啤酒,有亲身经历的海军部长明白啤酒对经历长期远航后海军的慰藉。

与海军一百年来严格禁酒相比,陆军的禁酒努力却收效甚微。独立战争爆发后,1775年11月,大陆议会通过了美军第一份全军通行口粮标准,规定每人每天除了应供给1磅牛肉或3/4磅猪肉,或者1磅咸鱼,1磅面包或面粉外,饮料则是1品脱牛奶和1夸特苹果酒(当年殖民地民众喜爱的土酿烈酒)或云杉啤酒(今天加拿大仍流行的一种寒冷地区盛产的啤酒)。美国建国后,每天供应的酒类改为威士忌。

19世纪前期,美国陆军的驻军大多分布在西部边境,军营的日常生活艰苦沉闷、令人沮丧,士兵们军饷微薄还不时会遇到危险,每天的执勤、危险和厌烦之外,除了与每日随口粮下拨的威士忌为伴,就只能到军营附近的酒吧放松一下。在1832年以前,美国陆军给士兵们每天配给威士忌以取悦士兵,1830年的配给量达到72537加仑,耗资22132美元,但随着禁酒运动兴起,1832年,陆军口粮中掺水烈酒被暂时取消,代之以咖啡,到1838年,正式规定威士忌永久取消。

西点军校是那个时代美国陆军禁酒努力遭遇挫折的缩影。校方认为喝酒是比抽烟更不能容忍的违规行为,从1826年起,西点军校规定禁止学员任何时间喝酒。但非法饮酒的事件屡禁不绝。当年西点军校外面有些酒馆,其中最受欢迎的酒馆因店主而得名“本尼·海文斯酒馆”。本尼·海文斯本是一个随军小贩,因为被发现向学员卖酒而被解雇。此后,从1824年起,他在西点校外开了一家酒馆,并一直开到美国内战结束以后。这家酒馆因为能喝酒、讲故事,而引来不计其数军校学员的光顾,成为西点军校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地方。老板夫妇擅长侃侃而谈,对学员们苦闷生活中的遭遇充满同情,不但慷慨地接受手头拮据的学员们的赊账,也接受学员们偷来的毛毯之类的军用物资顶账。因为被校方发现向学员们售酒且“屡教不改”,本尼夫妇享有全美国独一无二的荣誉——被军方明确禁止踏入西点军校半步。

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本尼酒馆的顾客名册就是一本美国将军们的花名册,后来在南北战争中赫赫有名的双方将领,大都名列其中。南部联邦的总统杰斐逊·戴维斯就是其中的一个,1825年,戴维斯因为被发现在本尼酒馆中偷偷喝酒还曾被送上军事法庭。

接受最严格管理和训练的陆军军官们尚且不能禁酒,普通士兵好酒的积习就更难遏制了。美国陆军此后再也没有试图推行严厉的禁酒措施。与严格禁酒的美国海军不同,直到20世纪,美国陆军的喝酒文化仍是军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在50年代末参军服役时回忆道,如果一个年轻军官没有在每周五下午军官俱乐部半价优惠时到俱乐部露面,会被别人认为是弱不禁风的娘炮。当年喝杯烈酒只需25美分,军官们每周五下午3点后就跑到军官俱乐部猛灌烈酒,晚上7点后,在乐队的演奏下,军官们开始拥着太太们跳舞,上级军官尤其爱找下级军官确实长得漂亮的太太跳舞,这常常引起争执,经常会遇到校官们在俱乐部外和他们的下属吵架的场面。

脱胎于美国陆军的空军,在酒文化上也继承了陆军的传统,除了空勤人员执行飞行任务时禁酒外,美国空军也没有类似海军那样严厉的禁酒令。

西点军校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祝酒歌》传唱至今,反映了美国陆军对酒精的真实态度,这首歌由一个中尉写于1838年,歌颂当年那家传奇般的本尼·海文斯酒馆:

“来吧,伙计,排成队,给你倒满杯,

我们要尽情歌唱,

部队里不准喝酒,晋升太慢,

所以我们将与本尼·海文斯一起追忆往事。”

猜你喜欢
禁酒令水兵威士忌
Never Give Up Dreams
“罗斯福”号有水兵染疫亡故
一瓶1920年威士忌拍出150万英镑
“禁酒令”正当其时
越来越严的“禁酒令”
美国禁酒令入宪与废止的历史
这水太难喝了,我得兑点威士忌
调配威士忌就像一支交响乐
轰动英国的大象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