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2016-03-23 00:02胡有川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3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原则标准

胡有川

[摘 要]主题班会,原身是班会,是班级全体学生共同参加的会议或活动。这种组织集体、教育集体的形式最初由苏联教育界提出并实施。50年代初,班会被引入我国,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和借鉴中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近60年来,逐渐发展出更多的形式——晨会、班委会、生活会、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等。主题班会逐渐成为班级和学校德育的主渠道。

[关键词]主题班会 目标 过程 标准 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79

班级作为学校德育的基本单位,其管理及运作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主题班会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

一、开展主题班会的意义

德育渗透在每一门学科之中,但却通过主题班会明确而集中地反映出来。主题班会是整个社会的大德育课题下的子课题,也是德育的末端触角,它所产生的教育效能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①它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主题班会有时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但育人是它的综合特征和唯一指向。②它能够挖掘多方资源,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教育功能。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是被教育者,也是身边教育资源的开发者。③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知、情、意、行达成统一。④它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和学校德育的主要载体之一。

二、班会主题的确定及目标定位

1.怎样选择主题

德育工作是有详细计划和明确目标的工作,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在实施过程中可分为“系列主题”和“随机主题”两大类。

①根据学校工作选择主题。学校德育一般是主题化或系列化的,因而,在开学之初就要根据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制定好相应的班级系列计划,做到班级德育与学校德育并行不悖。

②根据班级情况选择主题。每个学生都是别具个性的生命主体,他们在言行举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单一而不可复制的,但在某一时间段内,多数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当班级中发生违背学生德育发展目标的“事件”时,可随机选择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

③根据时间段选择主题。由时间段的不同来组织主题班会,也是根据班级实际需要来定的。例如,开学初的学习态度教育,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的针对性激励教育,都是形成良好班风的最佳契机。

④根据身边事选择主题。新时代的学生绝对不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班主任老师应当具备经常引导学生了解身边事、国家事的意识。当有人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时,当他人因不守规则出现意外时,当自然灾害袭击我们的同胞时,当藏独、新疆独危害国家安全时……都是主题班会正当时。

⑤根据特定时期选择主题。“根据特定时期选择主题”只适合于特定时间内的特定对象。小学高年级孩子正值青春期、中学生情窦初开、大学生恋爱同居……在这些期间内,在班级管理上,除了运用生理或物理手段,还是要重视并组织有效的班会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2.怎样定位目标

德育活动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即可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逐层设计、推进。在制定目标时,这四个方面并非完全割裂开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由此,主题班会的目标确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并掌握具体的道德规范,并形成正确的判断标准和辨别能力。②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调节道德认知水平,激励道德行为,正确分辨善恶美丑,形成道德价值观。③解决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开展的主题班会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④行动目标:在主题班会的教育过程中所培养的学生的道德目标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三、主题班会的组织过程

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学生来说,主题班会一般由班主任或班干部负责策划,由学生自主完成活动。操作过程简述如下:

第一,确定主题。根据不同教育需要确定活动主题。

第二,确定参加对象。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选择参加对象。如特定时期的主题班会就要对参加对象进行选择,另外还包括对嘉宾的邀请。

第三,选择形式。主题班会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活动型、文艺型、访谈型、演讲型、竞赛型等,应根据主题内容和参加对象的特征进行选择。在一个时间段内,形式尽可能丰富多彩。

第四,充分准备。活动前的准备关系到活动过程的实际效果。一般需精心做好以下准备:①撰写活动方案。②配备主持人。③资料的搜集和资源的开发(包括调查访问,数据积累)。④布置环境和准备道具。⑤邀请嘉宾。⑥复杂的主题班会应事先彩排。

第五,贯彻意图。通过活动,贯彻落实教育目标。意图贯彻得是否到位,与事前的准备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撰写活动方案时就要有活动预设及解决生成性问题的针对性方法。

第六,班主任总结。班主任总结是对活动主题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具有评价和导向功能。在总结中,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本次活动的意义的进一步阐述。②对活动准备阶段各项工作的肯定及对先进事迹的赞扬。③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指导、激励,对偏颇的道德观进行纠正。④归纳活动的主要思想,延伸拓展至班会课以外,启迪心灵,引领道德行为。

第七,活动反馈。主题班会的教育意义具有延展性,活动结束以后应注重活动效果的调查和反馈,总结得失,作为下一次教育活动的依据。这样,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才能不断延伸,主题班会才能真正成为德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四、主题班会的设计要求和原则

纯粹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班会不能称作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设计应当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可从“目标”“主题”“内容”“形式”“过程”“总结”等方面来分类统筹:①目标明确具体,目标设定符合学生实际。②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切合班级实际及学生思想实际。③内容围绕主题,结合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丰富充实、重点突出、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体现育人功能。④形式新颖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新意;面向全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并有一定的示范性。⑤过程设计科学,运作完整,节奏紧凑,能做到主次分明、衔接自然、连环有序,时间恰当。在环境布置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应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和良好的渲染作用。⑥班主任总结语言流畅、主题突出、简明扼要、层次清楚,并起到寓意升华的效果。

五、主题班会的开展原则

主题班会,自上世纪50年代初被我国教育界引进、学习、借鉴,经过近60多年的实践、发展,已成为班级管理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教育原则:①教育性。主题班会的主旨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非单纯的娱乐活动。因此,不管何种形式的主题班会都要明确体现教育性的原则。②自主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身边教育资源,搜集活动素材,组织活动过程。③过程性。强调过程体验。在组织过程中,应关注预设与结果的差距,及时做好反馈和总结。主题班会的意义不仅在一节课之内收获了多少,更重要的是活动结果对学生的引导价值有多高。④趣味性。寓教于乐,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活动,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效率。⑤创造性。把握学生实际和时代气息,力求形式创新,内容新颖,主题先进,过程巧妙。一成不变的思路只能逐渐脱离学生实际,这种远离正是与教育的背道而驰。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的教育认识水平和教育管理艺术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不断观察、思索,不断创新、追求,才能真正把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充分展现出来,推动德育工作的深入和提高。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原则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