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2016-03-24 08:08张丽萍
护理与康复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研究生护理

吕 慧,张丽萍

(1.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妇幼保健院,浙江嘉兴 3140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



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吕慧1,张丽萍2

(1.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妇幼保健院,浙江嘉兴3140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浙江、安徽、河北、江西、山东、陕西、山西8省12市的71名护理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选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期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较高,其中内在价值维度分值最高,其次为声望地位及稳定性因素维度,而外在价值维度的分值相对较低。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各维度按分值高低依次为讥诮态度维度、情感枯竭维度、降低自我效能感维度。职业期望各维度直接负向作用于职业倦怠各维度,即:职业期望越大,职业倦怠的现象越严重。结论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较高,职业倦怠现象严重。

关键词: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职业倦怠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3.008

护理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护理硕士点已从1992年的3个增至2011年的65个[1],随着护理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这一群体的职业期望普遍较高,因此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严重危害心身健康[2]。研究[3]显示,护理是医疗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职业倦怠的现象颇为严重,而护理研究生作为护理领域的新兴群体,是否存在职业倦怠、其职业倦怠与职业期望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研究报道较少。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笔者对71名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为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管理中预防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的发生提供干预方向。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浙江、安徽、河北、江西、山东、陕西、山西8省12市的71名护理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研究生类型、学位类型、单位性质、目前职位、工作年限及月收入等11项指标。

1.2.1.2职业期望量表采用吴谅谅等[4]制定的职业期望量表。该量表以凌文辁等人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为基础[5],由声望地位及稳定性因素、内在价值因素、外在价值因素3维度21条目构成,各条目采用Linkert 5分法赋值,依照对职业期望因素的重视程度,按完全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别记1~5分。声望地位及稳定性维度8条目8~40分,内在价值维度8条目8~40分,外在价值维度5条目5~25分,由于各项目所包含条目数不同,采用因子分来进行各维度间的比较,因子分=各条目均分/条目数[6]。分值越高,说明期望越大。该量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其3个维度的R2模型解释分别达到0.309、0.305和0.279,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1.3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MBI是目前工作倦怠研究领域广泛应用的研究工具[7]。该量表[8]由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on于1986年制成,并于1996年经Schaufeli和Maslach等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Maslach职业倦怠感量表通用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使该量表的职业适用领域更为广泛[9]。本研究采用李媛[9]对MBI-GS进行本土化修订和测试后形成的职业倦怠量表,由情感枯竭、讥诮态度和降低自我效能感3维度30条目构成,其中正向条目8个、反向条目22个,每条目均采用Linkert 5分法赋值,按照“完全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别计5~1分或1~5分,每个维度得分为10~50分,单维度得分≥30分提示在该维度上出现倦怠。量表的总信度α为0.9342,3个维度的信度α分别为0.9091、0.8739、0.7857,总量表与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0.916、0.740,关联准则效度为0.75,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邮寄或E-mail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填写完整后寄回。

2结果

2.1问卷回收情况发放问卷80份,回收74份,回收率为92.5%,剔除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71份,有效回收率95.9%。

2.2一般资料情况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5~32岁,平均(27.3±2.9)岁;硕士生69人,博士生2人;初级职称58人,中级及以上职称8人,职称未评定5人;已婚29人,未婚42人;医院临床护士34人,高校教师或辅导员28人,科研机构1人,医院行政部门6人,转行2人;工作年限≤1年26人,>1~3年32人,>3~5年7人,>5年6人;月收入2 001~3 000元24人,3 001~5 000元41人,5 001~10 000元6人;均为全日制、学术型护理研究生。

2.3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

表1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量表得分情况

2.4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量表得分情况71名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得分情况见表2,不同单位性质的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量表得分情况见表3。

注:经LSD检验,1)与高校组及科研机构及其他组比较,P<0.001

2.5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见表4。

表4 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

注:1)P<0.01,2)P<0.05

3讨论

3.1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现状

3.1.1职业期望职业期望是个体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4]。声望地位及稳定性因素包括职业稳定、提供五险一金、较高的社会地位、容易成家、单位规模、知名度、级别等,内在价值因素包括能发挥自己才能、符合兴趣爱好、能学以致用、工作有挑战性等,外在价值因素则包括收入高、福利好、晋升机会多等。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研究生内在价值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声望地位及稳定性维度,而外在价值维度得分相对较低,表明护理研究生普遍较关注是否能在工作中发挥自我才能、实现自我。这一调查结果与俞宗火等[10]研究的结果之一当代硕士研究生最看重自我实现因素相似,但与其另一研究结果最看淡声望地位及稳定性因素明显不同。究其原因,首先,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年龄在25岁以上的女性,这一群体的特质是相对希望选择风险小、稳定性好、容易成家的单位就业;其次,本次调查研究突出了护理研究生的功利主义倾向,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社会对护士职业的普遍曲解,导致护士的社会地位不高,大多数护理研究生考研的初衷就是为了摆脱临床,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11],因此,对于声望地位及稳定性因素较看重,对于外在价值因素的要求则相对低。提示管理者不能只注重待遇因素,而应该在工作中尽可能地为这一群体创造平台、提供机会,做好职业道德教育,使护理研究生在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得较好的职业归属感。

3.1.2职业倦怠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12]于1974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概念,认为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冲突而导致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随后,Maslach等人[8]提出了职业倦怠的3维度概念,即情感枯竭、讥诮态度、降低自我效能感。情感枯竭表示因为工作感到倦怠、沮丧并出现抑郁的特征;讥诮态度指对工作的意义持消极和否定的态度,认为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及他人无意义;降低自我效能感表示对于工作的完成常常抱有一种无助的态度,认为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或对新任务持惶恐的态度,因而降低了工作效能[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量表得分(105.52±17.69)分,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按得分高低排序依次为讥诮态度维度、情感枯竭维度和降低自我效能感维度。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护理硕士生情绪低落,压力较大,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和乐趣,不能很好调动自身积极性去面对繁重的工作,从而降低了实际生活中的工作效率。研究还显示,毕业后任职于医院的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总均分最高(117.43±18.37)分,其次为在高校工作的护理研究生(97.8±12.21)分,最后为在科研机构及其他任职的护理研究生(96.33±14.43)分,不同单位性质的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现象不同(F=31.241,P<0.001),经LSD检验结果显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比,任职于医院的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最高(P<0.001),表明从事临床护士这一群体的职业倦怠现象最严重,应该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3.1.3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之间关系本研究表明,职业期望各维度直接负向作用于职业倦怠各维度,即:职业期望越大,职业倦怠的现象越严重。内在价值维度与职业倦怠各维度的负相关性最大,表明护理研究生越关注是否能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近年来,随着护理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往研究生要从事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就业方式已经改变,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3],但护理研究生的就业观念未能及时做出调整,这一群体的职业期望仍较高。大量调查均提示,毕业后择校任教仍为护理研究生就业首选[14-15]。因此,就职于医院的护理研究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加重了职业倦怠的产生,然而本次调查发现,任职于高校的护理研究生群体因其科研及教学的任务较重,压力诱发的职业倦怠现象也较普遍。

3.2对策护理研究生作为未来护理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其职业态度至关重要,各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尽可能帮助其减少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忱,从而实现护理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教育部门,应将护理职业价值观指导贯穿于护理教育全过程,有的放矢的为护理研究生分析当下的就业形势,使其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对于工作机构的管理部门,应当为护理研究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注重其管理能力的培养,并予以鼓励和肯定。研究表明,提高心理一致感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8]。因此,管理部门在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应该关注这一群体的情绪变化,采取多种形式与其沟通、交流,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对于护理研究生个人,首先应该明确目标,在美国,护理学硕士的专业研究方向突出职业化、实用化、专业化的特点[16],以定位于培养临床护理专家的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而博士生则定位在科研型人才的培养。这也势必成为未来我国护理研究生培养的趋势。因此,护理研究生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目标,在读博和择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其次应该树立客观、正确的职业观,学会在工作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认知,摆正自我期望值,同时,要善于寻求领导、同事等外界资源的帮助,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

3.3本研究的不足由于诸多方面的限制,该调查研究对象均为女性,而且缺乏对在职研究生群体的调查,不能反映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及职业倦怠问题的普遍规律。鉴于此,下一步应该针对上述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韩剑童,王燕,李燕,等.天津市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985-987.

[2] 尚彦彦,钟玉杰,王敏.护理研究生的职业期望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654-1656.

[3] 唐颖,Garrosa E,雷玲,等.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简介[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2):151-153.

[4] 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3):18-22.

[5] 凌文辁.我国青年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1997,25(2):11-15.

[6] 张维娜,姜亚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符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16-1019.

[7] 朱敏,薛小玲,陈小芳,等.护士心理一致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32-435.

[8] Maslach C,Jackson SE.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anual[M].Palo Alto: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6:2-3.

[9] 李媛.MBI量表的本土化修订及上海市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5.

[10] 俞宗火,滕洪昌,戴海崎,等.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4,10(3):37-40.

[11] 娄方丽.晋京两地148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7.

[12] Freudenberger HJ.Staff burnout[J].J Soc Issues,1974,30(1):159-165.

[13] 尤黎明,颜君,徐俊梅,等.两年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402-404.

[14] 王磊,成翼娟,刘素珍.护理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分析[J].护理研究,2012,24(8C):2192-2194.

[15] 侯睿,朱秀,陈华,等.护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38-39.

[16] 张艳,姜安丽.中美护理学硕士专业研究方向设置比较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85-187.

Survey and analysis on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 and job burnout for nurs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Lv Hui1, Zhang Liping2

1.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Jiaxing Zhejiang 314000, China; 2.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 and job burnout for nurs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MethodChoose 71 nurs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from 12 cities, 8 provinces of Shanghai, Zhejiang, Anhui, Hebei, Jiangxi, Shandong, Shaanxi and Shanxi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Investigate them by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scale on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 and scale on job burnout. ResultNurs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have high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 in which score on demension of intrinsic value is the highest and score on demension of prestige-status and stability factors are the second. Score on demension of external value is low. Status of job burnout is severe for nurs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Scores on demensions of gird attitude, emotion exhaustion and self-efficacy reduction are from high to low. Demensions of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 have direct negative effect on demensions of job burnout, which means the higher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 is, the more severe job burnout is. ConclusionNurs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have high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 and severe job burnout.

Key words:nursing care; postgraduate student;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 job burnout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6)03-0225-04

通信作者:张丽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收稿日期:2015-10-14

作者简介:吕慧(1985-),女,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 陈晓宇(1982-),女,本科,硕士在读,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研究生护理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