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浆多肉植物的栽培养护管理技术探析

2016-03-24 12:23潘彩霞
现代园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养护栽培

潘彩霞

摘要:对多浆、多肉植物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今后多浆、多肉植物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浆、多肉植物;栽培;养护

1 春季管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所以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形成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从地理位置讲,华北地区的春季一般在4-5月,华东地区在3-4月;从节气上说,立春到谷雨都属于春季。此外,也可以说连续5天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lO℃就是春天了。

很多人看到春天来了,植物苏醒了,便开始对其进行正常养护。其实,冬季刚过,早晚温差很大,有时夜间温度还会低于O℃,做好防冻工作仍十分关键。最好不要长时间通风,更不能把植株放在空气对流处。

春季,在温室中的种植槽上,往往还会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只在中午时打开一会,这样栽培的植物个体饱满,体色鲜艳。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只要保证夜间温度不低于5℃,即可使大多数品种安然无恙。有加温条件的栽培场所那是再好不过了,无加温条件的要防止温度突然下降,可在气温骤降前做好保暖工作。

一般来说,附生类的品种如昙花等,大多数陆生类品种更经不起“春冻”;对于大多数番杏科的植物,如肉锥花、生石花和一些景天科的“冬型”种等,最好将温度控制在7℃以上。随着气温的回升,光照时间也将显著增加,大多数多浆花卉在这段时间不能少光,尤其是春季开花的品种。但某些品种对光照却非常敏感,就不需要长时间的强光照。

2月下旬已有了春的气息。气温较暖和的地方,可对幼苗进行换盆,这对于幼苗的成长有很大帮助,至于中小苗和大苗还是应该放在3~5月份换盆为宜。多肉植物2-3年移植1次即可。为了保持娇小可爱的外观,可以不用换花器(不用换更大的),只需要整理一下根部就可以了。但重点是土必须要换新的,这样才能保证未来2-3年之内的健康成长。

在水分供应上,应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浇水量,最好不要直接浇在植株上,对于一些有绒毛的品种更是如此。简单地说,未进入生长期的要酌情浇水,在生长期内要保持充足水分。在施肥环节上,春季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薄肥勤施。最好是等到气温稳定后再施,对于长江下游地区,到4月前后f也就是清明、谷雨左右)再施肥,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多浆花卉的“出棚”时间应控制在4月以后,华北地区更晚一些,过早“出棚”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繁殖方面,在春末进行叶插的多是一些莲花掌属植物,茎插也可以。春季一般不提倡嫁接。如果播种繁殖,仙人掌科的品种可以在此时进行,而肉质程度高的品种则不宜进行,以避免夏季的高温。总的来说,春季养护要做到酌情浇水,保证光照,慎重施肥,防止“春冻”。

2 夏季管理

炎热的夏季,不可以用喷壶往叶面上直接喷水。因为喷在叶面上的水滴会像放大镜一样聚集热量,进而灼伤叶面;叶插的时候,只需要把叶子放在土上,再放在半阴处就可以了,等发根后再浇水。另外用于叶插的叶子一定要从叶子和茎连接的根部拽下来,否则不会发根的;枝插的时候,从母株上剪下的小枝不要躺着放在土上。因为由于地球引力,芽的茎部一定会变弯曲,这样不利于再种植时的美观。正确的做法是把小枝竖直放在空的小玻璃瓶里,让它竖直发根,等发出根之后再种人土里。阳光不足会造成多浆、多肉植物徒长,即便是重新开始日光浴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样子。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留下底部4cm左右,剩下的全部剪悼。不久就会从切口处长出新的小芽。而剪下来的部分,放在土上,长出根之后就可以扦插了。

气根是为了支撑植株本身的重量而生长出来的。科学的说法是,空气湿度较高而基质中的湿度较低时容易长出气根,通常会出现在5-6月。有些多肉呈现干瘪茶色的茎部,这是多肉的“木质化”现象,多会出现在向上生长的品种里。为了支撑不断成长的加重的上半身,植株必须加固加强白己茎部的承受能力,所以茎部就会慢慢变得像树干一样,这也是健康成长的有力证明。有些多肉植物叶片会出现白粉状的东西,这些是多肉植物为了遮蔽原产地强烈的阳光而进化出的白我保护手段之一,所以尽量不要去破坏这些多肉植物的秘密武器。种植之前先预测一下它们将来的生长趋势,尽量留出空间。否则可能会出现随着多肉生长,不断地互相”打架”。

3 秋季管理

9月,大部分多肉植物进入了第二阶段生长期,盆土干透后应充分浇水。这时,夏型种可减少遮光及通风,但可追肥。至于冬型种仍应保持通风、浇水。当秋天的雨季来临时,一些怕湿的品种和原产地为热带地区的品种,一旦出现生长停滞的情形,就应避免植株直接淋雨。9月份无论是播种、嫁接、扦插等都很适宜。在冬季开花的品种,这时可进行换盆。此时换盆与春季所不同的是,不需要对植株进行大幅度的修剪根系。10月份阳光充足,早晚温差大,牡丹类及一些番杏科类植物进入开花期。景天科的植物叶片开始变红。

无论是夏型种或冬型种的品种,应尽可能地在午前充分浇水。冬型种的品种应注意通风,只有这样植株才能健康成长。当那些置于室外的夏季型块根种叶色变黄时,应将它移人温室。10月下旬由于气温下降,一些不耐寒冷的品种应避免霜害。此时生石花、肉锥花可进行播种。

4 冬季管理

到了11、12月,此时空气变得干燥,日照时间相对缩短,多肉植物管理应以防寒保温和增加光照为主。生长于温室的夏型种要注意浇水,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对于花期已结束的生石花和肉锥花来说,此时可进行分球。

12月份,代表着冬季来临。当温度降低到O℃以下时,那些耐寒性较差的品种应停止浇水,并做好保温工作。应尽可能地利用晴天给植株进行日照,并不定时地转动盆器,使植株能均匀接受日照。光线不足,可以依靠人工光源。1月份是一年中最冷的1个月。但1月下旬的日照较之12月份要稍强,此时冬型种的品种长得很旺盛,因此,不要不舍得浇水。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给植株解冻时,最好是将植株置于阴暗处使其徐徐解冻,这样要比摆在日光下来得好。1月下旬以后,温室如遇到高温,常会发生小苗烧伤的情形,对于生石花和肉锥花来说,可能会变黄甚至停止生长,因此晴天应开启温室的气窗或门,以保持空气的流通。

猜你喜欢
养护栽培
母 校
草莓的立体栽培
农村公路养护优化管理初探
试议公路养护中人材机管理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草坪的建设与养护的方法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