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2016-03-24 12:23罗小红
现代园艺 2016年4期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罗小红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耗费了大量林业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改善生态环境。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林业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以往常用人工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尽管起到消灭病虫的作用,但导致生态失去平衡,因此,建立无公害防治措施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无公害防治的作用,分析了造成林业病虫害的原因,并提出了无公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病虫害问题的出现,增加了培育及保护森林的难度,既给树木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又导致森林大面积死亡。近几年来,常用化学制剂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尽管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造成一定的不良隐患,影响了我国林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无公害防治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还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对保护我国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无公害防治的作用

无公害防治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其以林业培育技术为前提,以控制生物平衡为中心,以保障经济利益为重点。通过无公害防治,既可有效地防治林业病虫害,又能维持生态平衡。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本低、投入资金少;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实现长期防治病虫害,且不会伤害病虫害的天敌物。另外,通过开展无公害防治,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维持生态平衡,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此同时,不仅可以促进林业收入的提升,还可以提高林业作物的收入,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由此可见,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对我国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造成林业病虫害的原因

2.1 人工林逐渐增多,导致生态系统单一

建国初期,我国大力提倡并开展人工林栽培工作,人工林逐渐增多。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人工林约占森林总面积的35%。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上升,也增加了林业病虫害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给林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工林的树种以单纯树种为主,造成生态系统单一,从而导致生态系统较弱。如果出现病虫害问题,造成大面积森林受到损害。

2.2 大面积砍伐天然树木,影响了整个林业生态系统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导致大面积的天然树木被砍伐,减少了天然树木的数量,破坏了整个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引发林业病虫害问题。

2.3 人为因素,造成生态系统受到损害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越来越频繁,我国从多个国家引进树木品种,引进树种的同时,也把危险性病虫引入国内。在没有天敌的条件下,给病虫害提供了有利的生活环境,导致病虫害肆意生长,迅速蔓延,增加了病虫害区域面积,造成生态系统受到损害。

2.4 常用化学制剂防治病虫害,增加害虫抗药性

以往防治林业病虫害多采用化学制剂。由于依赖化学制剂,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而我国病虫害药物研发速度相对缓慢,增加了林业病虫害治理的难度,近期内如果无法解决病虫害问题,将造成大面积树木死亡。使用化学制剂治理过程中,未充分考虑森林情况,选用不适宜的化学制剂或者私自加大制剂剂量。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增加,还给林业原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 无公害防治措施分析

随着我国林业病虫害问题的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林业系统,还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传统防治林业病虫害多以施用化学药剂为主,造成我国整个林业系统受到损害,失去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加剧病虫害问题的发生。由此可见,建立林业无公害防治措施,显得极为重要。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封山育林措施

为了实现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目标,要恢复原有的林业系统。开展林业工作过程中,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树种,采取混交培育。为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群落,可配置灌、乔、草等植物,促进生态系统抵抗力和稳定力的提升,确保多种生物可以存活。育林过程中,要对育苗做消毒处理,在合适区域设置苗圃,禁止设置在低湿区域,防止出现苗枯病。通过建立完整的生态群落,为病虫害天敌提供有利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保护林业系统的目标。同时,做好封山育林工作,防止病虫害蔓延,及时除去部分病枝,做好修剪枝叶、施肥和除草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封山育林措施,防止牲畜破坏林业系统,禁止私自砍伐林木,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3.2 使用天然生物,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

过于依赖化学制剂,严重破坏了我国林业生态系统,致使病虫害肆意生长,所以,要对现阶段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改革。借鉴以往经验,使用天然生物,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其一,使用微生物,防治林业病虫害。利用常见的病毒、细菌和真菌等,通过其分泌物质抗生菌,消灭有害昆虫,实现无公害防治。其二,引入病虫害天敌,构建完整生态食物链。通过引入病虫害天敌,可抑制病虫害的肆意生长,维持生态平衡。通过引入病虫害天敌,构建完整生态食物链,在一定程度上,可恢复原始林业系统,从而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其三,引入益鸟,通过筑造鸟巢等方法,引入山雀、灰喜鹊及啄木鸟等,实现鸟类防治病虫害。其四,加强生物农药的使用。对于生物农药使用而言,相关单位要加强农药的管理,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制剂,做好生物农药的宣传工作,让人们了解该药物的优点,避免破坏生态平衡,从而起到无公害防治效果。与此同时,加强科技投入,做好新技术推广工作,采用生物物理等多种措施,实现无公害防治,从而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

3.3 加大国外引入树种的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条件下,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贸易交流日益增多。我国也时常从国外引进树种,但在引入的树种中伴有病虫害,给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增加了难度,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引入树种过程中,加大管理力度,做好树种进口的检疫检查工作,以检疫工作为重点,全方面检查树种,从而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4 加强林业工作人员无公害防治意识

林业工作人员的意识,决定着无公害防治的效果,因此,要加强林业工作人员无公害防治意识。首先,林业人员要意识到,传统化学制剂防治病虫害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无公害防治意识。其次,林业工作人员要关注无公害防治,做好相关宣传工作,以便于实现无公害防治。

3.5 建立林业病虫害监测机制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林业工作人员要做好林业病虫害监测工作,建立健全林业病虫害监测机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病虫害特点,做好监控工作,确保监测预报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4 总结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传统防治措施以喷洒化学药剂为主,但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给林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无公害病虫防治,是现阶段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点。该防治措施,既可以保护病虫害天敌,又可以消灭病虫害,还可以维持林业生态系统平衡,是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最有效的措施。

猜你喜欢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林业中病虫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