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儿童绘画中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表征

2016-03-25 18:44吴念阳陈纤纤吴燕钱海燕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地位

吴念阳++陈纤纤+吴燕+钱海燕

摘要 “大/小”隐喻是空间隐喻的一种。本研究设置了两项绘画主题, “警察抓小偷”和“园长和老师”,考察了5-7岁儿童在两项绘画任务中对“社会地位”这一抽象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结果发现:(1)儿童将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画得较大,将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物画得较小,表明5-7岁儿童的概念体系中已经建立了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 (2)不同绘画主题下,儿童绘画中的“高社会地位”与“低社会地位”人物大小差异的年龄变化趋势不同, “警察抓小偷”主题绘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警察”和“小偷”二者的大小差异逐渐缩小,但“园长和老师”主题绘画中却未发现这种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儿童的社会地位概念隐喻系统还不稳定。

关键词 空间隐喻,儿童绘画,社会地位,面积比例。

分类号 B844.12

1 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隐喻被学界认为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格。然而,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是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范畴概念向抽象范畴概念映射.进而获得抽象概念的认知过程(Lakoff&Johnson.1980)。例如,在“爱情是旅行”这个隐喻中,将“旅行是非常美妙的经历”这一特征映射到“爱情”这一概念上,帮助人们形成“爱情能给人带来愉悦体验”的认识。空间隐喻(spatial m,etaphor)就是用表示空间方位和空间维度的词,如: “上/下”、“大/小”、“高/低”等,来表达其它非空间概念的语言(吴念阳,2009),比如上级、下属、大度、小气、高尚、低贱等。人们通过直接的身体经验,获得“上/下”、 “前/后”、 “大/小”等各种空间方位概念,并将这些空间关系投射到时间、道德、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领域。近期有学者发现,汉语中使用的“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与人的心理表征具有一致性(王锃,鲁忠义,2013)。又如人们通常认为社会地位较高为“上”.社会地位较低为“下”(蓝纯,1999)。空间经验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最容易、最先掌握的身体经验,因此,空间概念是人们获得的最重要且最基本的一个认知域.是建构和理解其它概念的基础。

为什么一些抽象概念总是倾向于和某个或某些特定的具体概念相联系?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这种感知——概念性联结做出了解释。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始于感知运动阶段的经验.幼儿进行思考和推理的事物都来自他们感官能够直接感知的事物,其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早期感知运动阶段所获得的感觉经验的基础上。比如,当我们吃香甜可口的食物时会产生良好的味觉和嗅觉体验.并有愉快的情绪状态。按照并存理论(Lakoff&Johnson,1980),对儿童来说,在经验的获得过程中主观体验和判断与感知运动经验都是并存且不加区分的。在并存时期,儿童会自动建立起两个领域间的联系,这就是概念隐喻的映射。通过感知运动而获得的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同时映射到抽象概念上,用空间方位关系来建构抽象领域,完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对儿童隐喻的发展研究有两个角度:第一,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吴念阳、杨艳芳和李海荣(2007)搜集了大量中小学生的书面语料进行分析,发现儿童从三年级开始用“大/小”来映射社会地位,用“大”来形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比如“大将”、“大老板”:用“小”来形容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比如“小角色”、“小配角”。第二,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运用实验法、行为分析法等进行实证研究。无论是对语料的收集,还是运用相应的实验范式(如:混合映射实验范式、句图匹配实验),它们都以语言为媒介来探究儿童隐喻思维的发展。但是针对语言发展还不成熟的学龄前儿童.研究者很难从语言的视角来了解其隐喻思维的发展。另外,反应时实验对注意力的要求较高.同样无法在学龄前儿童中实施。因此.已有的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研究,大多数通过行为观察来实现。吴念阳、李艳和徐凝婷(2008)通过研究实物摆放位置上的差异,考察儿童抽象概念的方位隐喻表征,发现绝大多数儿童会无意识地将积极属性物品摆在上方.将消极属性物品摆在下方:张丽娜(2008)设计的在儿童不同位置摆放物体的实验,依据儿童对物体与自身位置的陈述来考察儿童对“前/后”的语义认知规律。

儿童画是一面反映儿童认知发展的镜子(Cherney, Seiwert, Dickey,&Flichtbeil, 2006),是儿童认识外界及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是儿童本能的需求和经验的呈现方式.可以再现儿童的概念理解过程(Golomb,2007)。Lowenfeld和Brittain (1987)认为4-7岁的儿童处于”样式化前期”。在这期间,艺术成为自我沟通的渠道,对事物的情感会影响其画面上的空间关系。而且此阶段是儿童建立不同概念的重要时期,其概念的发展会反映在绘画中(陆雅青,2009)。绘画和语言一样,是一个独立的符号表征系统,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则,同样绘画中也有隐喻的存在(谢双双.2006)。在某种意义上,绘画有其不可比拟的表达优势。儿童绘画所反映的信息是儿童自我报告出来的,这要比通过提问或访谈收集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 Pianta,Longmaid,&Ferguson,1999)。所以,绘画成为一项研究儿童隐喻发展的新方式。

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综合性价值评价(李春玲,2005)。本研究中.社会地位指主题绘画中的两个人物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在儿童的世界里,警察会抓小偷,警察比小偷地位高:园长“管着”老师,园长比老师地位高。本研究通过“警察抓小偷”、 “园长和老师”两个主题绘画.分析5-7岁儿童绘画中对抽象概念“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表征。本研究假设:儿童会把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警察和园长的面积画得较大.而把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小偷和老师的面积画得较小。

2 实验一 陌生情境中不同社会地位人物的绘画隐喻

2.1 被试

341名5-7岁儿童参加本实验(男154,女187)。删除10名绘画内容与主题要求不符的儿童和7名未完成绘画的儿童,有效被试为324名.其中5岁组98名(男53,女45),M=55个月;6岁组106名(男50,女56),M=68个月;7岁组120名(男41,女79),M=78个月。其中接受过绘画训练的儿童101名,未接受过绘画训练的儿童223名。

2.2 实验材料

16K (19.5cmx27.5cm)铅画纸,2B铅笔。

2.3 实验过程

本实验的任务是要求每个儿童画一幅以“警察抓小偷”为主题的绘画,指导语如下: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画画。画什么呢?画一幅‘警察抓小偷。每个小朋友把纸摆好,用老师发的铅笔画,只要用铅笔画好就可以了.不用涂颜色。看哪个小朋友画得又快又好。”

每名儿童独立完成绘画,绘画时间不作限制。绘画完成后举手示意主试,主试逐一询问画中的人物代表谁,并作标识以备后期提取数据。同时,主试还要询问并记录每位儿童接受绘画训练的情况.

2.4 数据提取

首先将画依照原始大小扫描进电脑.然后运用制图软件ZWCAD2010标准版对绘画中警察和小偷形象的面积(cm2)进行计算,绘画中出现的其它人物不作考虑。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

2.5 结果

各年龄组警察与小偷人物面积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各年龄组警察与小偷的人物面积比例均大于1.警察人物面积均大于小偷人物面积。

为了了解警察和小偷人物面积的差异,以人物(警察一小偷)为自变量,以人物面积为因变量.进行配对样本£检验,结果显示.警察的面积显著大于小偷的面积,t=8.45,df=323,P<0.001。

为了了解儿童绘画中人物相对大小的年龄差异,以年龄为自变量,以面积比例为因变量.进行等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X2=6.65,df=2,p<0.05.即面积比例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5岁组面积比例最大.7岁组面积比例最小.参见图1。

为了了解儿童绘画中人物相对大小的性别差异,以面积比例为因变量进行曼一惠特尼U检验,结果发现面积比例不存在性别差异,2=-1.05,p>0.05。

为了了解是否接受过绘画训练对人物相对大小有影响,以面积比例为因变量进行曼一惠特尼U检验.结果发现两组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Z=-0.70,p>0.05。

3 实验二熟悉情境中不同社会地位人物的绘画隐喻

3.1 被试

302名5-7岁儿童参加本实验(男136,女166)。删除6名绘画内容与主题要求不符的儿童和5名未完成绘画的儿童,有效被试为291名,其中5岁组78名(男40,女38),M=54个月;6岁组93名(男45,女48),M=67个月;7岁组120名(男40,女80),M=78个月。其中接受过绘画训练的儿童109名,未接受过绘画训练的儿童182名。

3.2 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为“园长与老师”主题绘画。指导语、实验材料以及数据处理工具同实验一。

3.3 结果

园长与老师的人物面积描述统计见表2。

由表2可知,各年龄组园长与老师的人物面积比例均大于1.园长人物面积均大于老师人物面积。

为了了解园长和老师人物面积的差异.以人物(园长一老师)为白变量,以人物面积为因变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园长的面积显著大于老师的面积,t=4.34,df=290,p<0.001。

为了了解儿童绘画中人物相对大小的年龄差异,以年龄为自变量,以面积比例为因变量,进行等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X2=26.02,df=2,p<0.001.即面积比例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5岁组的面积比例最大,6岁组的最小,参见图2。

为了了解儿童绘画中人物相对大小的性别差异.以面积比例为因变量进行曼一惠特尼U检验.结果发现,面积比例不存在性别差异,2=-0.16,p>0.05。

为了了解是否接受过绘画训练对人物相对大小有影响,以面积比例为因变量进行曼一惠特尼U检验,结果发现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Z=-2.18,p<0.05,未接受过绘画训练儿童的绘画面积比例显著大于接受过绘画训练儿童。

4 讨论

4.1 绘画中人物的大小差异

研究结果中,“警察抓小偷”和“园长和老师”两个主题绘画中,无论年龄、性别相同与否,也不管是否接受过绘画训练,“警察”和“园长”的面积都显著大于“小偷”和“老师”的面积。这与我们之前的假设一致.即5-7岁的儿童绘画中存在对抽象概念“社会地位”的“大/小”空间隐喻表征。具体来说,儿童在主题绘画中会将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画得较大.而将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物画得较小。这和以往国外的研究一致,大的往往和好的相联系.小的往往和不好的相联系(Crawford, 2009; Meier, Robbison,&Caven, 2008)。同时两个绘画主题下的人物面积比例存在年龄差异,但人物面积比例的变化情况略有不同:在“警察抓小偷”主题绘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物面积比例逐渐缩小.5岁组的人物面积比例最大.7岁组的人物面积比例最小:而在“同长和老师”主题绘画中,人物面积比例最大的是5岁组,最小的是6岁组。

研究发现.在“警察抓小偷”主题绘画中,人物面积比例存在年龄差异.5岁组的人物面积比例最大.7岁组的人物面积比例最小.人物的面积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缩小。一方面,这可能与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有关。儿童的运动技能和手眼合作是影响绘画表现的因素。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运动技能逐步发展.在绘画中表现为从简单的涂鸦到能够画出复杂的人物:其对手臂、手腕的运用以及画笔的掌握逐渐熟练.加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练习,儿童绘画中的人物逐渐变小。另一方面,这与儿童对人物的情感因素也有关系。曾有研究者发现通常儿童会缩小消极的人物形象(Burkitt, Barrett, & Davis,2004),而把积极的人物形象画得相对较大(Fox&Thomas,1990)。越是年幼的儿童,越是喜欢夸大某种情感。比如,孩子们通常崇拜英勇的警察。年幼儿童尤其如此,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虽然仍会崇拜警察,情感却没有幼时强烈。这在绘画中的表现是.警察的人物面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小。

影响儿童绘画的因素有很多,年龄、性别、文化、当时的情绪以及绘画任务的不同等都会影响儿童的绘画表现。有研究者认为儿童画中的人物大小会因其对所画主题理解的不同而不同(Joiner,Schmidt,&Barnett,1996)。儿童绘画是心理表征的镜子,也是其情感表达的媒介。对社会地位的认知影响绘画表征,儿童对绘画人物的情感因素也会影响其绘画表现。 “园长和老师”主题绘画中,人物面积比例最大的是5岁组,最小的是6岁组。在孩子刚入幼儿园时,他们认为园长高高在上。但在日常生活中,带班老师与幼儿接触的时间最多,丰富的互动经验使幼儿与老师之间建立了较亲密的感情,而幼儿与园长的接触机会则少很多.缺乏情感上的沟通。这种对园长和老师的个人喜好会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4.2 绘画内容的性别差异

有研究发现,女生更加关注家庭关系.而男生更关注空间任务(Cherney et a1.,2006)。在本研究中,虽然在儿童绘画中的人物相对大小没有性别差异,但男生和女生在绘画的细节上却有各自明显的特点。如图3左,男孩将警察的手枪和右手掌画得很大,并将手指一一画出。图3右,男孩除了将警察画大以外,还将手枪全部描黑,整张画面手枪特别突出。而女孩比男孩更喜欢画人物的细节(如:头发、鞋子),人物的比例也比男孩画得更加合适。很多女孩将警察画成女警察:女警察有长长的头发,其帽子和衣服上均有装饰物(如图4)。男女生绘画细节上的差异在“园长和老师”主题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在一名女孩的画中(图5),画面上还有房子、太阳和小花.园长和老师手上还多了书、工具箱等物品。女孩与男孩在观察力和思维习惯上都有很大差异,因而他们有不同的观察事物的方式,在绘画时有不同的感觉。

4.3 不同训练情况下儿童的绘画差异

是否接受过绘画训练对“警察和小偷”主题绘画中的人物面积比例没有影响,但是对“园长和老师”主题绘画有影响。这一结果可能是与两组样本数据量相差较大有关。Case和Okamoto (1996)证实对绘画技能进行训练会影响绘画的复杂程度。本研究中,接受训练是指接受兴趣班的专业绘画训练,不包括在幼儿园中老师对幼儿的基本绘画技巧的教授。绘画训练强调线条、构图、人物比例、远近关系等。如图6.作者是一名学习了三年绘画的女孩,从其画中人物的体态、比例上都能看到训练的痕迹。绘画技能上的熟练会掩盖绘画中的认知表征,使得研究者很难从图画中发现儿童对事物的原有认知。绘画这一符号系统经过加工,具有了审美功能,却弱化了反映认知的朴素功能。

对于未接受过绘画训练的儿童,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社会地位差异。比如:在图7的两幅画中,由于受技能的限制,儿童无法直接表现出奔跑、抓人等状态,但他们用弯曲的腿代表奔跑状态,用伸长的手臂代表警察“抓住”小偷。孩子的绘画可以反映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周围环境文化对他的影响。如图8.孩子用猫代表警察,用鹅代表小偷,这也许是儿童受到某些动画片的影响。这看上去与现实情况相去甚远,却充满童趣。图画中的线条、构图都能体现儿童的认知及情绪状态。所以说符号不仅仅只代表具体的所指物,通过这些符号.我们可以传达、概括、简化、抽象事物,还可以操作和转换信息等等(Liben,&Downs, 1993)。

4.4 绘画中的其它隐喻现象

研究中还存在“社会地位”的其它空间隐喻表征,如“高/低”隐喻和“中心/边缘”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地位常常与“高/低”相联系.比如高高在上的帝王、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冠军。在儿童绘画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有的儿童并没有把警察或园长画得很大,而是画得很高(如图9左);有的儿童索性将社会地位较高的园长画在较高的台阶上,而老师则在较低的台阶上(如图9右)。生活中我们常说“众星捧月”、“中坚力量”,中间位置代表着好的、重要的、社会地位高的,边缘则是相对不重要的,这就是“中心/边缘”空间隐喻。在图10中,儿童将警察画在画纸的正中位置,而将小偷画在画纸的边缘,人物的表情也有细微的差别。

用儿童绘画作为研究工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绘画,研究者不仅可以了解儿童抽象概念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儿童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抽象概念(如道德、情感等),而且可以将其应用于对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中。但通过主题绘画来考察儿童对概念的隐喻理解的研究在国内尚不成熟,本研究也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绘画研究受绘画的形式(线画或彩绘等)、环境、儿童绘画时的情绪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如何更精细地利用绘画来探究儿童隐喻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

5 结论

本研究发现,儿童将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画得较大,将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物画得较小.这说明5-7岁儿童的主题绘画中存在对社会地位的“大/小”空间隐喻表征;不同绘画主题下,儿童绘画中的“高社会地位”与“低社会地位”人物大小差异的年龄变化趋势不同,“警察抓小偷”主题绘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警察”和“小偷”二者的大小差异逐渐缩小,但“园长和老师”主题绘画中却未发现这种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儿童的社会地位概念隐喻系统还不稳定。

猜你喜欢
社会地位
西方美术史中艺术家地位的提升研究
浅析简·爱和于连人生变化轨迹
从隋代元氏家族人物参政与任职情况看其社会地位
从《无性别的神》看藏区女性的社会地位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爱情
浅析《千只鹤》中女性人物的敬语使用
农民工社会地位变迁影响因素及成因解析
唐代胡商的社会地位考察
从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解读当代女性社会地位
从爱情故事的处理看唐、元儒生女子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