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2016-03-25 01:53高维全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型

高维全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0652)



辽宁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高维全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110652)

摘要: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运用yaahp v7.5软件,对辽宁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体系进行层次分析,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各层次地位与作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并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体系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在实际生产、生活情境中,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应用型、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合理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国内众多学者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进行研究。王凤霞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应从学生、教师、过程管理、实践场所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价,让实践教学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邓晓娟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由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管理三大体系构成,并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措施。[2]孙艳红构建“模块化、层级式”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大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3]

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推进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一辽宁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天然的实践属性,应用型特点很强。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所有专业建设成果录入系统,包括实践基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精品课程等诸多内容。从系统中各高校可以根据综合情况评价自身的教学质量状况。但是这个系统对应用型并没有进行细分,或者说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属性进行定性分析更为恰当。因此,在现有的评价系统并不能完全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状况。

第二,各高校自己制定评价体系和方法,达到科学评价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一是加大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二是对学生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主要是通过教师或实践单位评语进行评价。三是通过用人单位评价实践教学质量。

当然,也有的高校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一种形式,缺乏质量评价体系。因此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不完整,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体现出应用型、职业性的特点。根据辽宁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结合当前研究的热点,构架如下体系(表1)。

表1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分析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旅游企业、宾客、学生等参与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建立判断矩阵。利用yaahp v7.5软件进行层次分析,得出权重向量。对于未通过一致性检验的矩阵数据进行微调,直至通过。yaahp v7.5软件分析结果如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实践教学效果权重最大,实践教学内容权重排在第二位。接下来依次是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实践教学管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最主要的因素是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效果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质量的内涵,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质量的发展方向,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是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实践教学管理的权重虽然最低,但是对实践教学质量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

表2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判断矩阵

表3 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判断矩阵

从表3可以看出,实践教学硬件占实践教学支撑体系的权重最大。实践教学硬件包括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等两大部分。实践教学硬件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最大支撑条件。实践教学文件权重排在第二位,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任务书、指导书、实践教学计划等内容,实践教学文件的完善程度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权重最小,却是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

表4 实践教学目标判断矩阵

从表4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与实践吻合程度所占比重最大,是实践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大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对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实践教学的主旨,是实践教学目标的最终体现。课程设置与实践吻合度、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

表5 实践教学管理判断矩阵

从表5可以看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是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实践教学安排、组织、实施、指导、监督要形成闭环,各环节要严密协调。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是实践教学管理的依据和基础,严格遵守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表6 实践教学内容判断矩阵

从表6可以看出,校外实习的比重远大于校内实训的比重。校内实训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组成部分,校外实习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化。校外实习能够为学生提供完全真实的实践环境,对旅游管理专业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表7 实践教学效果判断矩阵

从表7可以看出,指导教师评价是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因素,权重最大。指导教师负责实践教学实施全过程的指导,能够充分了解到学生在实践岗位上的表现、用人单位的反应情况及宾客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是多方面评价的综合体现。用人单位评价所占比重排在第二位,说明用人单位是实践教学效果的直接检验,对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影响较大。社会评价也是综合性的评价,包含宾客评价及相关单位的评价,是实践教学效果的直观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所占比重最小,学生作为实践教学效果的载体,主要在于执行实践教学文件、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说明实践教学效果更多来自外部的评价。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举措

1.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旅游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是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突出人才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在评价指标选择上要有针对性,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的特点。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要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宗旨,满足旅游产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突出实践环节建设,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支撑体系,加强实践过程管理,促进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协调性。

2. 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实践教学能够持续进行的必要保障,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能够使实践教学管理、监督、指导、考核、评价过程更加规范,管理更加科学。教学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制度,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形成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从教学管理方面来看,教师要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活动,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达到实践教学管理无死角。从学生管理角度来看,要加强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的连续性,防止学生因主观因素脱离实践教学环节。从校企合作角度来看,要建立合适的校企合作机制,约定校企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旅游人才。

3.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可以从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内部评价主要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从实践教学支撑体系着手,完善实践教学文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外部评价主要由用人单位及社会评价组成,外部评价是实践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是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评价因素。内部评价是外部评价的基础,外部评价是内部评价的深化。建立完善的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长效机制,能够全方位进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4.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平台是实践教学资源。从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来看,主要由导游、客房、餐厅、规划、电子商务等实训室构成。加强校内实训资源开发与建设,为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有利于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从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来看,主要由旅游酒店、旅行社、景区等实践基地构成。校外实践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实践参与性更强,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推进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协调发展,为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塑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推动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凤霞.海南旅游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及保障机制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0):337-339.

[2]邓小娟.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35):169-170.

[3]孙艳红,王丽.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模块化、层级式”教学体系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7):123-125.

Class No.:G642.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i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

Gao Weiqua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52,China)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can promote the level of talent training for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system i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 with yaahp v7.5 software. The role of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s defined and it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for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Key words: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tourism management major;practice teaching;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3-0022-4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一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编号:PJHYYB15304);2014年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编号:2014XJJGYBXM07)。

作者简介:高维全,博士,副教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经济。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